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半数黑龙江粮食需要全国调拨 急需大量冷链企业进入

冷链物流

冷链物流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记者 宋雪莲)记者从中物联冷链委和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获悉,2016第四届中国(镜泊湖)国际农产品(000061,股吧)冷链物流峰会将于8月25日在牡丹江市召开。

本届峰会将围绕“解决冷链物流软肋,打破农产品贸易壁垒”为主题,深刻讨论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状况、农产品冷链物流“最初一公里”以及中、俄、韩跨境农产品电商趋势等行业热点。

据悉,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已经连续召开三届,有力推动了牡丹江市乃至黑龙江省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的发展,有效促进了当地农产品企业与国内外知名流通企业、电商企业、零售企业的合作对接,当地很多优质农产品“走了出去”,会议成果非常显著。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在会上表示,2015年我国冷链物流潜在收入达1800亿元,全国冷库总保有量为3710万吨,折合9275万立方米,冷藏车保有量达到9.34万辆,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总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16.1%。但我国冷链物流基础薄弱,冷藏设备等不完善。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与国外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虽然全国冷库总保有量与美国基本持平,但人均冷库保有量不到美国的1/5;冷藏车保有量与欧洲每年的冷藏车增长量差不多,人均冷藏车保有量不足美国的1/10。”崔忠付指出,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行业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比如,农产品“最初一公里”冷链基础设施不完善,产地冷库和批发市场缺乏,农产品采摘后无法在第一时间预冷、分级、包装、标准化,导致农产品损耗高(每年损耗超过3000亿元)、附加值比较低、卖不上价,而且无法远销;再比如,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落实不到位,没有做到彻底通畅。各地高速部门对政策执行不统一,存在对绿色通道范围规定不明确、对车辆不放行、乱收费现象。这导致了农产品冷链车辆运输效率低、成本高,影响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崔忠付告诉记者,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冷链基础设施落后;二是冷链观念落后,西餐冷食多,因此其冷链物流发展水平较高,而我国饮食以热食为主,百姓对农产品冷链的客观要求不强烈;三是经济发展水平低,冷链前期投入高、运营成本高,导致冷链农产品价格高于普通农产品,在目前的收入状况下,消费者倾向于购买低价产品。

“冷链设备投入大,运营成本高,回报周期长。但得益于消费需求升级和市场环境的改善,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的推动,以及冷链相关企业自身的发力和转变,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崔忠付表示,“近两年地方政府非常重视冷链物流的建设,政府给予资金支持新建了许多冷库。不过,冷库运营成本很高,尤其是用电费用比较大,协会呼吁有关部门能否给予冷库"民电"的优惠。”

中物联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玉鸣说,商务部近年来也不断加大对农产品冷链建设的支持力度,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建设冷链项目建设等。“市场需求和政策的引导支持使冷链物流发展火热,冷链物流行业未来趋向专业化,企业发展模式多样化。一些企业投资冷库建设,一些企业专注冷库运营,行业细分更加明显;在模式上,自营冷链物流模式、第三方(3PL)冷链物流模式和依托大型冷冻批发市场型冷链物流模式并存发展。”

牡丹江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马磊在会上表示,近年来牡丹江市根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和“龙江陆海丝路经济带”重大决策,在农业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外向型农业成绩显著,与俄罗斯等国家贸易额屡创新高,这种情况下冷链物流对农业贸易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就尤为突出。

另据黑龙江省商务厅流通业发展处处长王洪宝介绍,黑龙江省政府、牡丹江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黑龙江是有机食品大省,可以养活全国1/6的人口,对全国吃上放心食品起着巨大的作用。“半数黑龙江粮食需要全国调拨,每年有六七百万公斤的粮食通过散装车运往各地,在桑拿天,粮食的品质必然会受到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在黑龙江召开,让政府、企业、农民开始重视农产品冷链物流。”但王洪宝表示,黑龙江冷链物流还很落后,起步也比较晚,急需大批冷链企业进入。

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副主任刘春林表示,中国要富强,首先农民要富强,冷链物流不仅能解决农民的生存问题,还能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据悉,黑龙江正在进一步提升冷链产业高度,加强冷链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冷链流通标准,从而为农产品在远销和出口方面增加砝码。而牡丹江市同中物联冷链委连续合作以来,已推动全市建设7个冷链物流产业园区,初步形成产业基础和规模。

又讯,《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GB/T 31080-2014)国家标准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同期举行。

《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国家标准是由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作为技术归口单位,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上海海洋大学等单位共同组织起草,并于2015年7月1日正式发布实施。

本标准规定了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的基本要求、接收地作业、运输、仓储作业、加工与配送、货物交接、包装与标志要求和服务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本标准适用于鲜、活、冷冻和超低温动物性水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冷链物流服务。水产品生产过程中涉及的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可参照执行。

李胜副秘书长在发布会上,介绍了当前我国水产品冷链物流现状及标准制定的背景。他表示,2015年我国水产品产量6900万吨,比去年增长3.5%。水产品冷链潜在物流总额为3397.8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0.34%。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其内在品质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急需建立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以使水产品冷链物流规范、快速发展。

李胜从基本要求、信息服务、风险控制、投诉处理、装卸搬运、收货发货、中转转运、运输、仓储、货物交接、包装与标志等方面,对标准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解读。他还透露,首批《水产品冷链物流服务规范》国标试点企业授牌仪式将于 8月26日在2016(第四届-镜泊湖)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同期举行,欢迎相关企业积极申报。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张芳超)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