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特刊 > 正文

【2014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报告

文章导读: 预计2015年矿产品价格仍将在相对低位震荡乃至继续下行,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的历史机遇期仍在。

【2014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报告】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报告

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协议投资额和并购额,同比分别增加109.6%和254.84%。

预计2015年矿产品价格仍将在相对低位震荡乃至继续下行,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的历史机遇期仍在。

中国矿业联合会

2014中国对外矿业投资出现了企稳反弹迹象,各项投资指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与此同时出现了中国矿业史上最大的境外并购案之一,中国矿业对外投资在经历连续放缓后进入了一个抄底的时代。本文对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投资概况进行了研究,对热点事件和重点进展进行了简析,分析了境外投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p20

p20-2

p21

一、境外矿业投资概况

1. 2014年中国企业境外固体矿产协议投资额108.34亿美元,同比增加109.6%。投资金额中,并购金额85.48亿美元,同比增加254.84%;勘查金额3.68亿美元,同比减少23.17%;矿山开发金额17.93亿美元,同比减少2.82%。投资额出现大幅增长,反映出更多企业开始在低位介入境外矿业投资,这与连续经过两年大幅下滑后基数较低有关,同时受到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境外金属并购案之一的较大影响(见图1)。

2. 以投资金额计,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矿种依次为:铜、铁、金。与2013年同期相比,煤炭投资下滑较多,煤炭价格下跌幅度较大,影响了企业境外投资热情;金价震荡,投资小幅减少;铜价相对稳定,铜的投资一直保持增长;铁矿投资出现抄底(见图2)。

3. 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依次为:拉丁美洲、澳大利亚、南部非洲、东北亚、东盟。投资地域出现明显分化:在南部非洲的投资持续增长;对澳大利亚的投资出现反弹;西非投资减少主要因其矿种集中于铁矿石;对加拿大的投资延续颓势;对东盟投资基本稳定;而对拉美投资增加主要由于五矿资源的并购。中国企业在南部非洲的投资有较多成功的案例;而跨行业投资公司则偏好澳大利亚;北美的劳工、气候问题较为突出;拉美项目的开发能否实现突破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存在不确定性(见图3)。

4. 矿山企业为投资主要来源。按照投资金额排序,中国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来源为:矿山企业、非矿企业、地勘单位。矿山企业的并购出现反弹,主要受五矿资源并购案的影响;非矿企业投资比重虽有下降,但绝对投资额实现增长,显示出在行业形势低迷状况下,其他行业向矿业的转移仍在进行,对矿业前景有一批看多者;受到矿业形势低迷和国内相关政策调整的影响,地勘单位投资能力和意愿继续下降(见图4)。

5. 国有企业投资重新超过民营企业。国有企业投资额为75.8亿美元,民营企业为37.75亿美元。国有企业投资的大幅增加主要得益于国企进行了规模较大的抄底投资。

二、热点透视

作为2014年境外投资的主要矿种,铜矿海外投资具有非常好的代表性,截至2014年底,中国企业在境外的主要铜矿项目有24例,主要来自五矿集团、中色集团、金川公司、中冶集团、中国中铁、万宝矿业等。其中既有比较成功的投资,也有诸多不顺利的投资。

p22

(一)五矿收购拉斯邦巴斯项目

2014年4月,由五矿资源与国新国际投资公司和中信金属有限公司组成的“五矿联合体”宣布,已经与嘉能可公司达成协议,将支付58.5亿美元收购后者在秘鲁的拉斯邦巴斯(Las Bambas)铜矿,并承担谈判期间的5亿美元投资支出,五矿资源、国新国际和中信金属三方在联合体中分别持股62.5%、22.5%、15%。

对于出售Las Bambas项目,嘉能可-斯特拉塔有其自身考虑。完成收购之后的嘉能可一向计划出售斯特拉塔的数项“绿地项目”。而且随着全球矿业下行,嘉能可-斯特拉塔公司资金同样吃紧,该公司2013年3月发行50亿美元债券,以偿还债务,新公司一向致力于剥离绿地项目,而此项收购将使该公司在未来两年减少30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同时,该项收购的进行与反垄断审查直接相关。2013年4月,中国商务部在批准嘉能可收购斯特拉塔公司的反垄断审查中,做出审查决定:“嘉能可应当剥离本交易后其在拉斯邦巴斯(Las Bambas)项目的全部权益。”

拉斯邦巴斯(Las Bambas)项目是斯特拉塔公司在秘鲁的第一个项目,矿区海拔4000米,包括4个矿山Chalcobamba、 Ferrobamba、Sulfobamba、Charcas。该项目拥有690万吨品位为0.73%的铜矿石储量,或1050万吨品位为0.62%的铜矿产资源量,设计2015年投产,寿命期内平均年产量31.5万吨,投产的前5年内年产量为40万吨以上铜,该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铜矿山——智利的埃斯科迪达铜矿产能的一半左右。该项目寿命期内预计现金成本1.89美元/磅,超过20年的寿命。该矿的建设资本支出总预算为52亿美元。历经4年的努力,项目开发的社会和环境评价于2010年8月通过政府许可,之后开始建设,至2013年底已完成35亿美元的投资。

这是国际化进程起步早、国际战略明确、有过成功经验的中国企业,利用行业调整和企业变动的商业机会,结合政府审查,进行境外并购的典型案例。

(二)其他热点项目情况

一些企业投资开发的企业或项目已进入生产,企业获得正向收益。主要资产为赞比亚铜矿的中国有色矿业公司(01258.HK),2013年全年累计生产粗铜20.11万吨,同比增长14.7%;累计生产阴极铜3.87万吨,同比增长73.3%;全年实现收益17.44亿美元,同比增长13.8%;实现毛利2.74亿美元。五矿集团控股的五矿资源公司(1208.HK)、金川集团控股的金川国际资源公司(02362.HK)、鹏欣国际资源公司(600490.SH)的刚果(金)希图鲁铜矿、洛阳钼业股份有限公司(03993.HK)的Northparks铜金矿项目、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开发的绿纱铜钴矿、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01618.HK; 601618.SH)的巴基斯坦山达克铜金矿,都实现了生产和盈利。

部分项目开发进展较慢。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01618.HK; 601618.SH)与江西铜业公司(600362.SH)共同持股的阿富汗艾娜克铜矿项目,由于阿富汗政府未按合同要求落实磷矿和煤矿资源,且未完成文物发掘、土地征用、村庄搬迁和扫雷排雷等工作,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正常进展,目前双方正协商修改合同。中国五矿集团与江西铜业(600362.SH)联合收购的北秘鲁Gleno项目、紫金矿业联合铜陵有色等合资开发的秘鲁白河铜业、万宝矿业公司参与的缅甸莱比塘铜矿项目、中国铁建(601186.SH)与铜陵有色(000630.SH)合资的厄瓜多尔米多拉铜矿项目等,由于各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目前开发进展较慢。

三、主要问题与影响因素

尽管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出现了投资机遇,且出现企稳反弹迹象,但仍存在一些客观和主观问题及情况,影响着境外矿业投资的下一步发展。

1. 矿业形势低迷。2014年矿业行业延续深度调整,主要矿产品供需基本面发生逆转,矿产品价格明显下跌,矿业资产大幅减值。

2. 部分企业境外投资资金紧张。伴随着矿业形势持续低迷和矿产品价格下跌,矿山企业出现了普遍的利润下滑甚至亏损,扩张资金紧张,金融机构的融资方向也发生了调整,对大宗矿产品领域的融资力度明显降低。

3. 企业国际化程度总体不高,融入不深入。鉴于我国矿业“走出去”历史较短,企业普遍缺乏熟悉国外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运作规则、具有跨国经营能力的专业队伍和人才队伍,在境外企业管理中与外方的磨合与融合普遍不好,消耗了诸多精力,影响运营效果。

4. 地勘单位境外投资分化明显。东西部地勘单位对境外发展的阶段性差异开始显现,2014年投资境外勘查的十几家地勘单位几乎全部来自中西部省份,包括江西、湖北、湖南、河南、内蒙古。东部的地勘单位则在进行境外发展的转型,山东省地矿局工作重点在为前期项目寻找合作开发方,华东有色地勘局在调整内部股权结构,有色金属地质调查中心在蛰伏等待形势好转。

5. 反腐和追责风潮下的谨慎。随着对国企境外投资的审计,及对投资失败的追责,作为监管薄弱环节的境外投资成为腐败易发区,矿业形势深度调整及决策不科学导致部分境外资产价值严重缩水,国企进行相关投资时变得更加慎重。

6. 舆论对境外投资态度转向。随着矿业进入调整期,境外投资失败的消息不断披露,社会舆论对于境外投资的评价开始转向负面,加重了企业对境外投资的观望情绪。

7.投资便利化程度不断加强。随着简政放权不断深化,政府在对外投资领域的管理不断简化行政审批、核准,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矿业对外投资项目已全部采用备案制,政府更多地由事前管理转向事后监测,企业境外投资所需时间和行政成本降低,获得外汇更加便捷,对于市场机遇的反应更加快速。

四、发展趋势与预测分析

1. 2015年仍是境外并购的机遇窗口期。伴随着矿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预计2015年矿产品价格仍将在相对低位震荡乃至继续下行,众多国际矿业企业资金面进一步紧张,境外矿业并购将出现更多的机会,中国企业境外矿业投资的历史机遇期仍在,有长期准备和明晰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企业有机会把握住这一机遇。

2. 非洲南部将维持主要目的地地位。尽管非洲国家和地区在西方的风险评价体系中普遍风险较高,但限于美洲等地区矿业文化浸淫西方体系已久,多数中国企业更适应非洲的投资环境,在该地区投资成功率更高,中国企业在该地区投资的比重将保持高位。

3. 机会主义者逐渐退出,经验丰富者重新登场。潮水退去方知谁是裸泳者,诸多企业的短期投资行为普遍在下行期面临挑战,一部分向矿业转型不成功的企业将调整战略,对相关资产进行剥离或重组;而进入市场抄底的多为在境外投资方面有长远战略或有过成功经验的企业,其中以矿山企业居多。

4. “中方资本、西方管理”的模式更加普遍。与自主开发的模式相比,前种模式下的境外投资前者见效更快、短期进展更为顺利,但面临境外企业的管控问题;自主开发的模式有利于国内人才的国际化培养,为技术、管理、财务的全面国际化贡献更大,但不得不支付短期的学习成本,项目波折较多,短期成功率较低。

5. 矿业企业的国际化与金融化协同推进。以铜矿为例,24例铜矿项目中18例有上市公司参与或单独上市,中国矿业行业通过国际化、金融化战略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愈发明显。

五、对策建议

1. 国企改革是根本之策。应加快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地勘单位改革,解决机制体制性因素带来的投资弊病。

2. 破解国际资产融资的制度性障碍。为适应企业走出去的实际需要,对国内相关财务和会计制度进行改革,将企业的国外资产纳入表内资产范围,解决其无法在国内进行融资的问题。

3. 以引进来带动走出去。中国矿业前期“走出去”交了大量学费,很大程度上源于缺乏国际经验,通过“引进来”吸引国外在华投资矿业,有效和低成本地增加国际经验,学习国外矿业管理、技术、体系、经验,普及国际矿业文化,树立中国矿业界面对国际化浪潮时不卑不亢的心态。

4. 加强对境外矿业投资的总结和信息服务。境外矿业投资经过10年快速发展,相关各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认识,应适时组织相关单位编制《中国境外矿业投资指南》,对以往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为未来中国矿业“走出去”提供务实的信息服务。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委托行业组织或企业,对境外矿业投资开展连续统计与跟踪分析,持续向社会和企业提供高效的信息服务。

5. 加快实现矿业人才的国际化。改进国内矿业相关学科建设,培育适应新形势下矿业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加强国际优秀人才引进力度。支持国内矿业国际化咨询服务行业发展,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培育国内的国际矿业咨询机构,为实现成功走出去奠定智力基础。

版权作品,未经《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萌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