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经济 > 产经 > 正文

我国影院快速增长上座率低 回应称影院过剩为时尚早

文章导读: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增影院1015家,日均增长近3家。而2013年,中国可统计票房的影院数量,是3849家。简单计算,到2014年底,中国电影院每5家中就有2家是最近两年新开的。

中国影院快速增长上座率低 回应:称影院过剩为时尚早

央广网北京1月19日消息(记者何源)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新增影院1015家,日均增长近3家。而2013年,中国可统计票房的影院数量,是3849家。简单计算,到2014年底,中国电影院每5家中就有2家是最近两年新开的。

如此多的影院可谓是如雨后春笋般增长,这样的数字统计也难免让人好奇:真的有那么多人去看吗?

说起去年电影票好不好卖,在北京某家UME影城工作的刘小姐说,这是她工作4年来,销售最火爆的一年。节假日排长队不说,每逢大片上映头几场,连第一排都坐的满。

刘小姐:老人带着小孩,还有全家人都来看的,还有情侣。总之就是一票难求,下午6点就把晚上的票就都卖掉了。

她的感觉没有错。1月5号最新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有8.3亿人次进入城市影院看电影,同比增幅超过三分之一;全年电影票房虽没突破300亿,但296亿的最终成绩,也创下了36%的历史最高增幅。有5个城市,人们花在电影票上的钱超过了10个亿,其中北京人看电影花钱最痛快, 2014年花了22.77亿元买电影票。

北京市民王先生说,自己全家老小都是影迷。他掏出手机粗略一算,自己也吓了一跳——2014,家人看电影,共花掉了4000块。

王先生:我去年全年看了50多部电影,我哥也特别喜欢自己看电影,不过频率没我高,可能看1000多块钱。其他四口人,看的也不少。

与直线上升的票房收入相伴的,还有影院数量。同样是1月5号发布的数据,去年我国新增影院1015家,日均增长近3家;新增银幕5397块,每天都有15块银幕开始工作。目前,全国银幕总数,已达2万3600块;而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1923块。

10年间,中国银幕的数量翻了12倍,这样的火箭式的发展已经引发不少人的担忧。一名业内人士透露,行业内估算,目前全国经营状况不佳的电影院,已经超过了1000家。而另一方面,投资者的“跑马圈地”却仍在继续。万达院线计划用三年时间增加128家影院;上影股份计划2016年前投入7.7亿元再建设34个影院;中影股份则计划两年内建设57家影院。如此的疯狂扩张,中国的电影院数量会不会过剩了呢?

在新影联院线副总经理高军看来,现在说国内影院数量过剩,为时过早。毕竟我国电影市场保持着全球最快的增长速度,与票房近十年年均30%的增长率相比,2014年电影院数量同比增长超过三成,属于合理范围。

高军:可能北上广深大城市已经达到趋于饱和的程度。但中国还有很多二三线市场,处于空白状态,增长空间还是很大的。中国要超过北美市场,增长空间主要在二三线城市,不管怎么质疑,今后高速增长的态势还会稳步推进。

在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影视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尹鸿看来,与3亿人口,却拥有4万块银幕的美国相比,我国人均拥有银幕量确实不高。但这些年影院的增长速度,确实超过了影视消费增速,导致单块银幕收入已开始下降。毕竟,国人平均的年观影量,仍然仅有0.4次。

尹鸿:过去的银幕数量太低,现在大幅增长之后确实分流了过去银幕的创收能力。最近两年每一块银幕的平均收入下降,就是说增长速度可能超过了市场培育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观众市场的规模培养跟不上这个速度。

“上座率低”,也是导致疯狂扩张的国内院线颇受质疑的原因。美国影院平均上座率在30%,而国内只有15%,说白了,建设这么多影院,大白天却都空着,靠什么挣钱呢?针对之前有媒体“平时冷门时段一场放映,只要有五六个人看影院就能保本”的说法,高军并不认同。

高军:如果是建在商业区,地租肯定很贵,不可能每场5、6个人就能保本,所以对于上座率要求还是比较高的。如果没有那么高的物业成本,可能会保本。但影院和影院之间的差距特别大。

但是,就电影院的人气来说,并非“环球同此凉热”。北美2009年电影票房为106亿美元,2013年是109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才多折腾了3亿美元。在欧盟,电影市场更是惨兮兮的,整体处于严重萎缩状态。有报道称,不少德国电影院连空调都开不起。

中国电影市场现在当然很让人乐观,三四线城市,特别是还有80%待开发的县级市场,更是未来几年电影票房市场增长的后劲儿。那么,再往后呢?这一市场也被彻底开发出来以后,中国电影市场会不会像美国那样进入一个平台期?或者步欧洲的后尘,进入一个萧条期?都还难以预测。

有业内人士认为,中国电影市场虽然处在高速发展阶段,但一定要尽快解决上座率降低、单块银幕收益下降、各大影院排片同质化等问题。未雨绸缪,做积极地摆脱票房束缚的改革。

拿当下北京院线市场举例,目前北京全市影院数量已达169家,1月18号共有36部电影在其中上映。单《博物馆奇妙夜3》一部片子,就在125家影院排片700场。于是,对消费者来就造成了不管去哪里看电影,总是那么几部的感觉。高军解释说,对观众而言,更多的银幕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看到更多的影片。去年我国年产700多部电影,最终上得去院线的只有200部。更多的,还是受制于影片质量。

高军:问题不在于银幕数量多少,而在与700多部有一多半迈不过影院的门槛。既没有明星效应,也没有名导效应,制作规模也小,故事讲的也差,这样的影片就进不了院线。比如同一天上映了5部影院,第一、二部上座率还不错,第二天就增加排场,第五部上座率极差,第二天就不排场了。

不过,尹鸿认为,随着影院数量继续增长,这一现象会得到改善。毕竟等到市场真的饱和那一天,影院除了拼“低票价”,就需要从给观众提供更多影片选择上下功夫。

尹鸿:这个依赖于渠道的多样化,现在还是听影院院线的,没有机会去分流。因为大家都去抢最大众的市场。大家总是担心银幕过剩,其实只有过剩的情况,才会走向多样化。它就知道再放这样的电影没法竞争,不得不去选择不一样的电影。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曦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