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区域 > 正文

甘肃广电记者杨海芸:柴生芳至真至纯至爱

至真至纯至爱

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杨海芸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我是甘肃广电总台电视新闻中心记者杨海芸。我的报告题目是《至真 至纯 至爱》。我本人与柴生芳县长并不认识,他突然去世后,我负责去采访他的事迹。临出发前,我非常好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普通寒门学子、北大天之骄子、留学海归博士、国家级贫困县县长,这些已经引起了我的好奇。更让我好奇的是,临洮电视台拍摄的柴县长追悼会那天,百姓自发送别的场景。镜头中,殡仪馆满满的花圈、街道两旁群众举着的简易纸板、大伙儿潸然流泪的场景,让我在想,他到底做了什么事,能让百姓如此不舍……

我们寻找答案的采访,是从他的办公室开始的。他的办公室在临洮县政府统办楼的4楼——417号房间。让我第一没想到的是,他的办公室非常靠近楼梯间,只要一进入四楼,就能看见他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只要是柴县长在办公室,他都会打开房门,方便群众和各部门办事人员随时找到他。我问,如果没有人找他,他还是这样吗?工作人员告诉我,还是这样,即便没有人来,只要他在,他就开着门处理事务、看资料、看书……“开门办公”,是我们了解到的第一件事。后来,在采访临洮紫斑牡丹研究繁育中心负责人康仲英老人的时候,69岁的康老再次证实了“开门办公”一事,并且康仲英老人告诉我,他与柴县长的两次促膝而谈让他终身难忘。当我得知康老与柴县长的两次交谈也就不到一个小时,我真的很奇怪老人为什么那么难忘,那么激动,那么一说就哭,不就是一个“开门办公”吗?不就是随时能找到他吗?采访中,老人告诉我,柴县长的真诚、坦荡、愿为百姓做事的务实行为深深打动了他。老人两次找他,都是为了临洮牡丹的事,两次柴县长都是了解了情况后,马上就想办法给老人解决。没有推、没有拖延、没有和稀泥的好好好,雷厉风行的背后是柴生芳县长“开门办公”的清廉,为民服务的担当。

“真”,是我们接触到柴生芳县长的第一个字。也就是我们在拍摄柴生芳县长办公室的时候,七八位信访群众找到了我们,刚开始我以为他们是来投诉的。但是,几番沟通后,我才明白,原来他们赶来找我们,是要说一说柴县长。这七八位信访户都是柴县长办公室的常客,他们几乎都是流着泪讲完了他们与柴县长之间的故事。一位大姐告诉我,她给柴县长发短信,希望能说说自家的情况,柴县长很快就回短信告诉她,“我人在北京,一回来就联络您”。果然,几天后,她收到了柴县长的短信,请她到办公室。一杯热茶,几句温暖的话,让这位大姐瞬间打开了话匣子,这一讲就是三四个小时。说实在的,我当时真的不明白柴县长为什么要听一名信访群众发三四个小时的牢骚,他完全可以见面后,就转交给其他工作人员去处理,作为县长,他还有很多工作要去做,这样倾听抱怨、倾听牢骚有意义吗?但是,随着一位位信访群众在我们的镜头前讲述着他们与柴县长之间的故事,给我翻看着柴生芳县长发给他们的春节祝福短信,告诉我柴县长是怎么称呼他们的时候,我开始明白了,“大爷、大姐、大哥”,这不是他下意识的礼貌用语,而是他发自内心的亲切称呼,他在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认真倾听,用真诚的态度,来化解以往信访群众对官员的看法。并且,他不仅是认真倾听,还真正把大家的事装进了心里。一位大爷告诉我,有天,他去买彩票,在县文化中心楼下,碰到了恰好开完会出来的柴县长。柴县长笑着对他打着招呼,说“王爷,您最近忙什么呢?您的事不要急,我们研究了几次了,有啥就通知你呢”,说到这,老人的泪就不自觉的流了下来,老人一边哭一边告诉我们,柴县长走的那天,他恰巧外出看病了,没能亲自去送一送柴县长,成了他心中最大的遗憾。后来,在柴县长的工作笔记中,我看到了这名大爷的名字,而且不止一处。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群众真真正正在柴县长的心中。

在接下来近半个月的采访中,在与他同事、亲人、双联户,以及接触过他的每一位普通群众的采访中,我真的是被柴生芳县长折服了。他不仅至真,而且内心特别纯粹。

我的第一篇报道,描述了柴生芳县长在临洮非常简陋的家,里面提到了他生活的简单,提到了他在临洮只有两双鞋,一双皮鞋,一双旅游鞋,而且皮带也破了,袜子也破了。后来,在网上与外地朋友聊天中,他问我,这位县长真的有那么节俭吗?至于吗?我告诉他,这不是柴县长刻意节俭,而是他根本没有把心思花在自己的衣食住行上。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县长,面对着基础设施欠账多、财政穷的现实状况,他既是决策层,但更是执行层、操作层。人们常说基层工作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这“一根针”穿起“千条线”,需要耐心细致、需要敬业有担当。在柴生芳县长的遗物中,有30本外表特别普通的笔记本。打开这些笔记本,粗一看感觉像流水账,几月几日开了什么会,会上讨论了什么,几月几日去那里调研了,道路不好、产业单调等等,还有就是他平时的学习心得、工作思索。通过这些琐琐碎碎的记录,夹缝插针的随想随感,以及他调研后,一一清晰标明道路、河流、拐点的手绘村落地图,都让我们看到了这位考古专业的学者型干部,将自己专业上的特长、学术上的严谨都用在了为民服务。因而,他那里有时间、有心思,去关注自己生活上的小细节,他那里有时间发现他的衣服破了个洞;因而,一向注重锻炼的他,忽略了打呼噜这样的小病;因而,本可以早预防治疗疾病的他突然离去。他的工作笔记中,有不少名言警句,触动人心,比如“升官发财,请走他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无私才能无畏,无私才敢担当,担当就是责任,干部要敢想、敢做、敢当,做时代的劲草、真金”。其中,我个人感触最深的,是他写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得到很多,也会失去很多,但无论如何,有两样东西绝不能丢弃,一个叫良心,另一个叫理想。不因富贵而逝去,不因权势而凋亡。”……他的内心深处对当一名“好官”是有要求的,他真的是一位生活简单、内心纯粹的人。

柴县长的工作笔记中,很少有关于他自己、家人的记录,但有两句话,让我感到他对家人深深的爱恋。一句话,他写到“今天是爱女甜甜的生日”,另一句是“甜甜今天第一次坐飞机,很高兴”。两句话都很短,但夹杂在密密麻麻的工作笔记中,却那么不一般。寥寥几笔中,蕴含着一名父亲对女儿的疼爱。在采访柴县长爱人时,我们问她“你觉得柴县长做的什么事最浪漫?”他爱人告诉我们,柴县长只要回到家,都会尽可能推掉应酬,陪她和孩子,尤其是看电视时,柴县长会抱着她,前面再抱着孩子,高兴时会举起孩子,从他身上往上爬。那时,她觉得一家三口最浪漫、最温馨。听了柴县长爱人的描述,我真的很惊讶外表朴实的柴县长,竟然会有这般浪漫的举动,他爱妻子、爱孩子、爱父亲、爱家人,而且爱的那么细致与深厚。于是,我也明白了他为什么能真诚、亲切的对待老百姓,对待为百姓做的每一项工作,因为他心中存着一份大爱。2012年8月中旬,临洮县洮河段有四处河坝出现险情,危及周边村落安全,当时时任副县长的柴生芳负责其中一处河坝的加固抢修,前后10天的施工期,他基本都在现场,帮助指挥车辆、查看险情。最后一天全部加固完后,柴生芳却对现场施工人员说,考虑到今后老百姓少不了在河堤上行走,因而需要铺一层砂石来防止下雨打滑。等到铺完350米长的砂石路后,已是晚上10点,此时又有村民拦住了施工人员,希望能把他们被挖断的灌溉水管帮忙铺好,望着带有情绪的施工人员,柴生芳做起了工作,他说“为老百姓办事,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就这样,帮助老百姓铺好了水管。“为老百姓办事,要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这多出来的5小时施工,体现了柴生芳县长心中对百姓的那份关爱。他的心中有爱、有责任,有担当……

采访柴生芳县长事迹的这段时间里,自己常常被他的故事所触动,也就越来越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群众自发去送别他,也就越来越明白那些边远山村的农民为什么会早上五六点起来,大家包车到县城见他最后一面……心中装着百姓,百姓心中才会装着他,才会这般不舍他的离去……这段日子,太多的感触涌在心头,但是,我觉得柴生芳县长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触动,更是一种存在的力量。柴县长突然去世后,网上曾出现了不少质疑的声音,这质疑,是对“官”的不信任。但是,柴县长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应对了网上的质疑,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改变着人们对官员的看法。我们这个时代,很容易质疑一些精神,但我们这个时代,恰恰也需要一些精神,需要一些温暖人心、鼓舞人心、有力量的精神。我们这个时代,真的有这样的好干部存在,真的有这样的好干部一直在为人民服务,他们不因外界如何变幻,不因世人是否知晓,他们从未放弃理想、信念,他们默默奉献,为国家、民族、人民,竭尽所能…...

谢谢大家。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