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宏观 > 财经 > 正文

黄群慧:2030年我国将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

文章导读: 始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本次产能过剩涉及的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化解的难度前所未有。

黄群慧:当前产能过剩对中国经济的挑战空前

经济网讯(记者 郭芳)5月22日下午,在国务院新闻办的新闻吹风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表示,当前的产能过剩与以往的产能过剩相比,对中国经济的挑战空前。

始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本次产能过剩涉及的领域更广,程度更严重,化解的难度前所未有。

仅以2012年为例,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73.1%和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不仅传统产业,光伏、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黄群慧分析:当前,中国面临的产能过剩是以国际金融危机不断深化、新工业革命和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为大背景,中国化解产能过剩的国际环境十分严峻。不仅由于国际金融危机的持续发酵使得中国外需不振,而且由于新工业革命的趋势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制造业数字化和智能化使得我国长期依靠低成本劳动力获取竞争优势的空间被压缩。而在经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工业化进程步入后期阶段,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下降,试图等待经济形势复苏后依靠快速经济增长来化解产能过剩的可能性已很小。再者,形成产能过剩的体制性原因没有得到根本消除,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变,特别是部分地方政府的不当介入,使产能过剩超出了市场竞争的正常范围,只治标不治本的政策作用空间不大。

黄群慧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不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化解,不仅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造成行业亏损面扩大,影响产业健康发展,而且会引发企业职工失业、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增加等问题,甚至影响到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大局。

2013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3545家企业的调查显示,67.7%的企业认为,要消化目前的过剩产能,需要“3年以上”的时间,其中认为需要“5年及以上”的企业占到22.7%。这意味着,化解产能过剩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

然而,这个“相当长一个时期究竟会持续多长时间?黄群慧预测,或将到2030年实现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这种产能过剩才不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据他分析,中国已经是一个工业经济大国,在500多种工业制成品中,有200多种工业制成品,中国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位。这个比例非常大,产能过剩也在这种背景下产生。下一阶段,中国的战略性任务是从工业经济大国转变为工业经济强国。“我们初步预测到2030年才有可能实现这种从工业大国到工业强国的转变。在工业强国的情况下,至少可以认为这种产能过剩不再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林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