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独家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

严卫星:比较食品安全标准应结合具体国情

文章导读: 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摘自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1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

经济网讯(记者 刘砚青 侯隽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严卫星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独家专访时表示,尽早建立起诚信体系,是解决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之道。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不但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同时也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团结稳定。从“苏丹红”到“地沟油”,从“三聚氰胺奶粉”到“瘦肉精喂猪”,从“羊肉串里掺老鼠肉”,到“用硫磺熏制枸杞”……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

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连用3个“最”,表明国家治理餐桌上污染的坚强决心,

想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建立诚信体系

“我们现在对于那些不诚信者的惩罚力度不够,而且这些惩罚都是就事论事式的惩罚。如果我们不把一次不诚信终身会倒霉这种体制建立起来,不可能从根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严卫星说。

“我们总说不要让老实人吃亏,其实我们不仅要做到这一点,更要做到让老实人受益。”严卫星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尽管我们现在对一些企业和个人做出了惩罚,但是他们可以继续无障碍地从事其他行业和工作。

“现在别说企业了,连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都快没了。老太太摔了一跤谁都不敢扶,这其实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悲哀。如果我们能像其他一些国家那样,做到一次不诚信终身寸步难行,找不到工作、贷不到款,才有可能彻底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严卫星说。

至于备受大家诟病、低于国际标准的的中国食品安全标准问题,严卫星表示,标准是大家形成共识后的产物,肯定是先有共识才有标准,因此肯定会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滞后。

“标准永远不可能超前,我们肯定是要先有了一个产品,出现了问题,才会有标准。这是从大的概念上,标准永远是滞后的,它永远是在产业发展之后,不可能一个东西就做一个标准。”严卫星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食品不会被任何企业绑架

“有观点认为食品安全标准被一些大企业绑架,这里面实际上是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国家在指定食品安全标准时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建立了一个多部门多专家组成的标准审查专家委员会,保护健康,这是我们的底线。”严卫星表示,在制定标准的时候,大家肯定会在确保健康的前提下,兼顾行业整体发展,但这是一个公开透明的制定过程,欢迎所有企业来参与,但是不代表大企业参与了标准讨论,就绑架了标准的制定。

严卫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相对小企业而言,大企业对于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确实更加关注,也更有积极性。“小企业整体来说,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都相对较差。大家总说乳品标准被大乳企绑架,然而实际上,中国的大多数乳品都是这几个大企业生产的。美国的婴幼儿配方食品也主要由四家企业生产,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批评说美国的婴幼儿配方食品就被这些企业绑架了。”

严卫星表示,政府在制定食品安全标准时,首先要考虑的因素是人的健康,在这个前提下,企业提出来的意见如果合理,政府也许会接受采纳。

“另外有些人认为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偏低,我们也不能简单地以个别指标来判断。需要结合我们国家的具体国情来判断。”严卫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国际通行的大米镉含量是每公斤0.4毫克,而我们国家的安全标准是每公斤0.2毫克,中国的标准之所以严格,是因为中国人吃大米更多。

“我们在指定食品安全标准的时候,要看整体标准的健康保护水平,不能光看一个指标。如果我们国家也把每公斤大米的镉含量放在0.4,那们就意味着我们对人体的健康保护水平下降。所以我们不能单就一个指标来说我们的标准是严还是松。”严卫星说。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若一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