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新闻 > 要闻 > 正文

周汉民:财政资金监管要走群众路线

文章导读: 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对贪污的惩治正在加码,对浪费的惩治,也得加码。

经济网讯(记者刘永刚)3月7日,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周汉民表示,对贪污的惩治正在加码,对浪费的惩治,也得加码。

财政资金使用监管,政府做了大量工作,为什么老百姓不说好?有几大原因:一是自上而下的监管比较实、比较细,而自下而上的监管比较虚、比较粗;二是要钱的时候监管比较实、比较细,花钱的时候监管比较虚、比较粗;三是对少数大项目监管比较实、比较细,对大量小项目监管比较虚、比较粗;四是前半段的监管比较实、比较细,后半段的监管比较虚、比较粗,甚至基本没有监管。

在许多领域,我们的财政投入不算少,比如医疗卫生、教育科研,投入占GDP的比重和总量都不低,但效果不好。

教育投入占GDP比重达到4%,其中浪费是多少,没有一个基本估计,但对教育资金使用和教育现状的不满意是普遍的;科研投入占GDP比重超过欧盟国家的水平,令人欣喜,但有评估说,科研经费用于科研活动本身的比例只占四成,更有专家估计,许多地方的科研经费投入80%被“玩完了”。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财政投入资金的使用如此浪费,民众怎能满意?

财政资金使用中存在哪些问题?我认为:

一是贪大求洋。医疗、教育投入多了,就无休无止的盖房、装修。有学校买来的电化教育设备到报废年限时还没拆过封。有企业制作英文宣传册、在境外发布广告、参加展会、获得某称号、评定某星级、在某网站上进行网络营销、老板出国考察市场、开展出境游业务等,都可以获得政府财政补贴。

二是越俎代庖。在许多地方,因为卖地赚了大钱,在基础设施投资上,没有边界,没有限度,不给市场留一点份额、留一点空间。

三是厚此薄彼。仅2013年第三季度,沪深股市有至少35家上市公司,共获取了超过11亿元的财政补贴。而绝大多数企业和这些补贴无缘。

四是随心所欲。官员喜欢什么就去奖励什么,想奖励谁就奖励谁。市场喜欢什么 ,民众喜欢什么,关心不多。有企业在央视播出动画片,就补贴100万;有企业进行文化宣传,就补贴200万,如此案例,举不胜举。

五是别有用心。2013年,中央多项规定和措施重压之下,许多部门经费大量积余,有财政官员苦求花钱,明文禁止的项目不能花,没有禁止的放手花;吃的喝的不能花,借着民生工程随便花,好好的道路再挖一遍,好好的设施再换一次,想尽一切办法把财政资金花出去、洗进来。

如何管好财政“水龙头”?就是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强化公开,不但公开权力清单,而且公开权力运行。

为此,我建议,财政资金监管,除了完善现有预算制度外,也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尤其是民生工程,一定要倾听民声。财政“水龙头”,还得加把“锁”!

就近期而言,首先要在民众反映强烈的医疗、教育、科研、奖补、基础设施投资等一般项目管理上,强化“公示”制度,通过财政资金使用的明明白白,保证资金使用的清清白白。

项目选择要公示,保证民众知情权。项目要不要,百姓最知道,应当设定一条底线,对于民意调查中达不到多数赞成的项目,不得立项。

项目招标要公示,保证民众参与权。需花多少钱,企业最知道,凡招标过程不公开、不透明、不规范,“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不得通过。

项目执行要公示,保证民众监督权。做得好不好,群众最知道。凡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设立民众监督制度的,不得开始拨款。

项目结果要公示,保证民众评价权。合格不合格,民众最知道,凡项目实施结果在民众评价中不及格的,不得支付后期款。

就中远期而言,对重大项目要逐步建立财政“公决”制度,不断推进财政民主,保证民众在重大、特殊财政投入方面的决定权。

也许有人说,建立这些制度也要成本,但和现在的浪费比,可能只是九牛一毛;也许有人说,落实这些制度很麻烦,影响政府决策效率,我们认为,对于错误的决策,效率越低越好,只有政府用钱越来越“麻烦”,市场投资才能越来越活跃,资源配置才能越来越合理;只有让财政资金使用越来越“麻烦”、越来越复杂,才能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平性和合理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整体效率。

有了监督,贪污和浪费就会大大减少。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责任编辑:曦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