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财经 > 宏观 > 正文

全国人大代表梁凤仪:开拓科技创新的蓝海

文章导读: “‘三去一降一补’非常适合实体经济走上中高端发展的格局。”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昭信集团董事长梁凤仪表示,“供给侧改革给了实体经济一个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转化。”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邹锡兰 ● 实习生 伍素文) “‘三去一降一补’非常适合实体经济走上中高端发展的格局。”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昭信集团董事长梁凤仪表示,“供给侧改革给了实体经济一个真正的富有生命力的转化。”

历经50年成长,从一家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国内半导体照明产业链最齐全的公司,昭信集团为企业的转型升级做出了表率。在梁凤仪看来,昭信集团的“华丽转身”与其主动补短板、创新科技以及政府支持分不开。

逆流而上,主动变革补短板

“这几年供给侧改革去产能的过程中,我们企业不但没有受到冲击,还在这个过程中每年以20%-30%的速度在提升。”在实体经济遭受冲击、亟需提振的关口,昭信集团得以逆流而上的缘由何在?

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早在国家提出进行供给侧机构性改革之前,昭信集团就开始了去产能、补短板的进程。2008年开始,昭信集团提出“以退为进”,退出没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退出缺乏竞争力的企业,退出落后产能的家具、低价值的电子元件和玩具。2009年,集团逐步从传统产业转向绿色环保产业,从传统制作转向现代制造。如今,昭信集团已经发展为光电子产业的龙头企业。

1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昭信集团董事长梁凤仪

“因为有退,所以才有进。这个“进”的过程就是要把我们的短板真正地补好。它影响着我们企业未来如何往前走。”梁凤仪说。据她介绍,在电子产业上,昭信集团紧紧捉住了生产模式的升级;在家具、灯饰这一块,实现了半导体产业转型升级以及环保产业的制造。“由这两块产业的改革,我们最终走向供给侧的补短板。”

企业转型、产品革新后,市场接受程度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梁凤仪也曾有过这样的担心。“市场原来停留在低级产业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个领域不大,后来当我们鼓起很大勇气,把我们方案推向市场,才发现,这个领域很广阔,只要是对检测、医疗、电子产业有需求的精密制造企业,都能派上用场,而且发现这个市场需求量很大。”

通过给目标客户做解决方案,将他们原来落后的产能、装备,变成个性化定制产线的全改造。并在销售过程中承诺,投入18到20个月内一定能回收成本,让他们感觉到改善后能真正实现降成本、提收益,还能产出更优质的新产品。就这样,昭信集团在转型升级补短板的过程中实现了“华丽转身”。

通过科技创新走向蓝海

“在补短板的过程中,我们跳出了和红海的竞争,走上蓝海,就是靠我们的创新驱动能力,也就是在供给侧改革中科技的力量。”在梁凤仪眼中,科技创新在企业转型升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随着近年来研发、创新的投入,昭信集团在原有电子产业的基础上再往高端走,通过七年努力把智能装备产品变成精密制造、集成解决方案。而与智能信息化技术的整合,使昭信集团可以进入电子产业、医疗行业以及特殊的高端制造产业领域。

梁凤仪介绍说,“当其他企业用四轴、六轴、八轴,来提升企业生产力,昭信集团已经在运用十二轴来提升生产效率,而且我们对外接订单时,已经辐射到外资的中国企业。这就是说,在核心技术上,我们拥有自主创新能力,并且充分体现在这次转型升级过程中。”

出于创新的需求,昭信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都以千万级别来计算。目前,昭信集团参与的路灯研发应用已经获得国家认可。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昭信集团的多界面光-热耦合白光LED封装优化技术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这也是半导体行业里唯一一个的科技发明奖。对此,梁凤仪感到非常自豪和欣慰。

但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也有让她觉得寒心的地方。“有时候我们辛辛苦苦开发出来的路灯,一个月就被偷去九盏灯,拿回去‘解剖’,三个月后整条路都说是我们公司的路灯。希望政府能继续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知识产权的保护。”

因此,梁凤仪建议对恶意并购、恶意竞争、恶意转移创新技术的人,建立一个黑名单曝光平台,用国家的震慑力杜绝这种行为。

以三亿撬动四十亿 为民企保驾护航

“我们有勇气,也有往前不断创新的坚持精神,有赖于我们地方政府对我们民营经济的扶持。”在交谈中,梁凤仪还不忘介绍佛山南海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扶持经验。

佛山是制造业大户,近年来通过一系列城市更新与创新驱动举措,推动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据了解,佛山市启动创建“中国制造2025示范城市”,打造“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出台了支持民企实体发展的40条举措。

特别是在金融创新变革这一块,南海区政府以三亿撬动银行数十亿的举动,让梁凤仪感受最为深刻。“中小企业贷款难已经老生常谈,但是在有风险来的时候,银行就会收贷,所以政府在关键时刻出手,让企业十分感动。”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实体经济的痛点,也是企业做强做大的资金瓶颈。梁凤仪回忆,去年许多企业在生死存亡关头,南海政府直接拿出三个亿,作企业融资“风险保偿金”,撬动银行的四十多个亿贷款,帮助657家企业度过生存与发展的难关。

其实,在去年两会上,她就提出了政府要给中小企业提供金融风险补偿金的建议,结果佛山市在当年就推出了全国首个金融风险补偿金的做法。梁凤仪认为,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把可控风险交给银行,政府承担多少、银行承担多少,值得宣传。

“很多企业还在转与不转的抉择中,他们需要看到政府的帮助,需要看到有政府在后面支撑,是撬动。要让企业家能更有底气在非常环境下坚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梁凤仪表示。

今年两会,梁凤仪建议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期间,能建立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风险补偿金”制度,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实体得到政策的长效支持,脚踏实地做精做强。她希望南海的金融创新变革经验能够走向全国。

值得注意的是,采访当天是国际三八妇女节,接受完采访之后,梁凤仪连午饭都来不及吃,又匆匆赶赴会场参与下一场人大代表讨论会议。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网络编辑:贾璇)
作者
  • 微笑
  • 流汗
  • 难过
  • 羡慕
  • 愤怒
  • 流泪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