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雨菲|上海报道
上海市教委近日宣布,根据疫情发展情况,为确保师生安全和健康,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要求,满足广大师生居家学习需要,3月2日起,上海市中小学开展在线教育。市教委按照“同一学段、同一课表、统一授课老师”的原则,专门组织了全市1000多名优秀教师开发建设录播的课程,共涉及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总计约21个学科,141门课程。
据悉,日前第一阶段的课程已录制完成,每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录制,保证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每节课的授课时间为20分钟左右,录课教师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除了备课时间短、课程内容需压缩之外,如何在镜头前预设学生的互动体验,调整课程的表现形式,充分牵引学生注意力,保证课程的现场感和代入感等,都是各位教师精心设计,与教研团队共同探讨的。
高中物理老师严明为更好地呈现课程中涉及的实验现象,提前在家中借来实验教具,拍摄实验视频,确保给学生直观清晰地演示实验过程。小学语文老师景洪春为尽可能真实地还原教学场景,鼓励学生互动,在录课中穿插提前录制的亲朋家小朋友的回答音频,引发屏幕前学生的思考。
上海市教委表示,在线教学不能完全替代在校学习,这一次的安排也是一个过渡方案,所以市级层面提供的课程安排相对比较宽松,两堂课程之间休息时间至少20分钟,平均每天排课5-6节。学生作业要符合在线学习的特点,防止增加学生和家长不必要的负担。还会为学生安排眼保健操和体育与健身课。争取在讲授一定的教学内容和保证学生健康方面达到兼顾和平衡。
广泛吸取近期各地网课教育的经验教训,上海市教委强调,此次在线课程以电视播放为主。采用频道化的广电级课程,普适性更强,信号传输更稳定,画面更清晰,图文信息更完备,老师的镜头更有课堂感染力。在终端服务保障和网络平台搭建方面,东方明珠和三大网络运营商等全力支持,配合信号平稳传输。2月25日,“空中课堂”进行了首节试播课,并将于2月28日进行第二次测试,以收集来自家长和学生的反馈,进一步优化在线教育的相关保障工作。
上海市教委不是把此次在线教育作为代替课堂教学的权宜之计,而是探索出“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合理方案,不做学生每天上网“打卡”、上传学习视频等硬性要求,听课后,学生可通过多种信息平台,与本校教师进行互动交流。上海市教委主任表示,通过这一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如果能达到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效果,也会让上海的整个教学水平,发生巨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