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串烧 | 记者带您体验达沃斯现场“黑科技”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王雨菲 肖翊 | 达沃斯论坛现场报道

7月1日至3日,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在魅力海滨城市大连举行,来自政界、商界以及公民社会的1800余名新领军者齐聚大连,围绕“领导力4.0:全球化新时代的成功之道”这一主题,就全球环境挑战、区域竞争、经济差距问题以及技术变革展开讨论。

除了各界人士碰撞出的智慧火花,颠覆性技术的应用也足够吸睛,参会者们争相体验各项“黑科技”。今年夏季达沃斯展出的项目涉猎范围广泛,包含医学、教育、健康等行业。当然,这些项目本身的未来感也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思考。

如果你的外科医生是“达芬奇”

 

这套来自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名叫“达芬奇”的手术机器人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主刀医生控制台、床旁机械臂系统和视频成像系统。“达芬奇”可以安装在医院手术室,通过医生操控主刀医生控制台完成手术。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亲测剪切花瓣的过程中,“达芬奇”视频成像清晰,在10倍放大效果下,每片花瓣的纹理都清晰可见,控制系统灵敏流畅,在手腕快速旋转的情况下,机械臂端的剪刀也能灵活旋转。

目前,“达芬奇”由复星医药与美国直观医疗器械公司的合资企业直观复星在大陆和香港地区销售,国内已有87套,手术量已经达到11.5万例。不过,“达芬奇”的身价不菲——每套售价约为350万美元(将近2400万元人民币)。

“一秒换脸”,性别不限

 

在数字模拟化展台,展方提出了这样的思考:我们还能相信自己的所见所闻吗?

亲身体验过后,《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有些“不寒而栗”。这个来自美国初创公司Pinscreen的项目可以任意模拟出人类面部的3D模型。例如使用者轻松获得由系统自动做出属于其面部的3D模型,再从网上下载一张邓丽君的照片,系统就可以迅速匹配出一个属于使用者的邓丽君面部图像,相当“一秒换脸”,而且男女性别不限。

只在屏幕上点击了两次,不到5秒钟,我们同事就“变脸”李小龙。Pinscreen CEO黎颢介绍,“变脸”还可以通过算法补充未获取的一些信息,“比如照片中的人没有笑,就没有牙齿的信息,但是这个项目可以通过算法来补充图像中的牙齿。”

现实版“魔镜”

1

见过现实版“魔镜”吗?在生物识别镜展台,来自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一项研究,演示了一把现实版“魔镜”。

2

这项研究收集了1万张被2000个人评价过的脸,通过人工智能模型分析人的面部,并识别外貌与个性特点,包括性别、吸引力和责任感与差异个性。项目负责人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说,此举意在映射人工智能的局限性。试想,如果人工智能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使得守信的员工在招聘时被评价为可信赖值低,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AR“变现”,拥有私人海岛

 

“我有了私人海岛,带雪山有森林的那种!”7月1日,在2019夏季达沃斯论坛现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壕气”圆梦。

实际上,这种“壕气”来自中国移动推出的体验项目——5G混合现实智能沙箱,它将5G与AR、VR结合起来,体验者可以将沙箱中的沙子按照自己心意塑造成各种地理形状,通过3D摄像头实施扫描,无线网络将采集的地形数据传送到云端进行渲染,再由无线网络回传至本地的高清投影仪设备,实现虚拟与现实叠加的AR场景,打造专属于你的私人岛屿。

在《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亲测过程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那就是当记者在沙盘中缓慢堆放沙子时,身旁的电子屏幕上几乎同时就呈现出高山耸起的画面,互动感极强。

据中国移动大连分公司业务经理栾美月介绍,能达到上面这样的效果,正是利用了5G网络宽带低时延的特点。“比如人类的眨眼大约需要100毫秒,而5G的时延可以达到10毫秒。”这一技术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包括儿童教育、远程教学、虚拟交互、虚拟漫游等,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编辑 | 周   琦

编审 | 姚冬琴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