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历史上在华北地区地位显赫,是漕运、仓储重地,享有“一京(北京)、二卫(天津)、三通州”之称。如今,在温榆河、通惠河、小中河、运潮减河、北运河“五河交汇”处,将建设“运河核心区”。《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摄
通州区潞城镇郝家府村,傍晚时分,主干道被小贩、菜摊和串店占据,人头攒动。村民张大爷说,盼拆迁盼了很久,大量租房客的到来让村里不堪重负,希望在身体还灵便时住上楼房,“改善生活”。《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郝家府村委会院内,正在赶工建设活动板房,用作拆迁小组办公室。村干部告诉记者,拆迁小组预计6月底、7月初就会进驻,“这次拆迁非常规范”,村民签完拆迁协议后10天内,补偿款就会到账。《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北京国际医疗服务区,当地人在对记者提起时,特地强调了“国际”二字。目前这里只看到一排办公楼。记者未获准进入参观。据说,相关征地工作仍在进行,建成后将是国际上最好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在通燕高速潮白河桥边,一队羊群“偶遇”往返燕郊诸葛店与6号线草房站之间的819路公交车。本刊摄影记者拔腿跑上前去,拍摄这一“奇观”。《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潮白河西岸,有大片的棚户区,对岸的燕郊高楼林立。与通州可以“拼爹”相比,燕郊更急于包装和推销自己。地铁6号线靠近燕郊的几站,都有来自燕郊的房地产中介推销。《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肖翊 摄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扫码订阅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