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沿海地区经济获得迅猛发展。而此时,一批“眼光独到”的专家学者,却将目光投在“相对较冷”的东北“沿边”的图们江区域。随着推动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建设多国自由贸易港口和综合性经济开放地区等一系列意见与建议的相继提出,图们江开发开放的战略构想,逐渐搭起了清晰而宏大的框架。
“冷线”终变“热点”,从1992年国务院批准珲春开放,到2012年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设立,转眼之间,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已历经20年跌宕起伏。这片被区域经济专家学者“不离不弃”、始终寄望的区域,时至今日,才逐渐摆脱曾经的种种制约因素,开始真正向务实迈进。
新的平台、新的环境、新的起点、新的政策,当一切要素都指向图们江国际合作开发的美好未来时,应当如何审视这一“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新战略对于今日中国的意义?负担“先行先试”使命的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应如何充分释放积蓄已久的能量?对此,多位专家学者就此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注:《中国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简称《规划纲要》
《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若干意见》:简称《支持意见》
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简称“示范区”
“解放思想,大胆先行先试”
《支持意见》鼓励先行先试,这是国家赋予延边的“尚方宝剑”。先行先试本身并不是什么具体的政策,但它比具体的政策更为重要,可以说,它是所有政策之大成,是国家赋予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最大、最好、最具突破性的政策,它本质上是中央在特殊区域给予地方的一次改革授权,用好这个大政策,就能在实践中形成若干具体政策。我国各个成功的特殊经济区,都是在先行先试框架下探索实施的具体政策,深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如何破除先行先试的思想障碍?我认为首先要突破等、靠、怕、慢、旧的寻常思维,跳出窠臼,大胆试验,先干不争论、先试不议论、先做不评论,在先行中转型,在先试中赶超。其次,要对示范区放心、放权、放水,不能压、卡、挡、拖,多出主意,大胆鼓励和支持,为先行先试提供适宜创新的环境。
在先行先试的具体践行上,一要大力拓展对外开放的陆海通道,着力在畅通通道上“先行先试”。要下决心破解通而不畅、口岸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在制度体系方面积极争取国家支持。要积极推动图们江出海,使之成为国家行为、企业行为,尽早建码头,成立船运公司,搞旅游、渔业,维护国家主权,这件事情不能再拖了。
二要以国际合作开发为切入点,在加强跨境经济合作上“先行先试”。要大胆探索双边和多边合作新模式,从最容易开展合作又有较好基础的旅游、贸易、交通等方面入手,打造大图们江区域旅游贸易圈。
三要加快制度体系建设,在沿边开发开放体制和机制创新上“先行先试”。积极探索适合区域贸易发展和与国际接轨的新的金融及外汇管理机制、保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的新的管理模式,探索实施长吉图“腹地”、“前沿”和“窗口”的联动机制,率先突破“窗口”这个“点”,带动长吉图开发开放经济带这条“线”的整体发展。
李德洙
原中央统战部副部长,
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全国政协常委,
国家图们江合作开发专家组副组长
准确把握好示范区的功能定位”
我们要深入理解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准确把握示范区的功能定位。
定位之一,我国面向东北亚合作与开发开放的重要平台。当前,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渐成全球瞩目的焦点,周边各国正竞相参与其中,建设示范区这一有效载体,正是中国在东北亚区域合作中争取主动地位的战略需要。
定位之二,东北亚地区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这一定位符合国家发展战略要求和中国与东北亚各国的共同利益。未来,示范区要把加快交通运输发展作为推进区域合作和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进一步提升通边出海能力。
定位之三,东北亚地区商贸物流中心。东北亚区域有很大的合作空间与市场潜力,示范区要立足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逐步实现由内陆“近海”向“沿海”转变,由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开放型经济转变,由利用境内资源为主向利用境外资源为主转变,营造大市场、大交通、大物流、大商贸的发展新格局。
定位之四,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新城区。珲春作为东北亚区域最具发展潜力的国际化窗口城市,应全力打造具有开发开放前沿特色的“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先行区。
蒋正华
九届、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原农工民主党中央主席,
国家图们江合作开发专家组组长
“相信珲春的明天会更美”
我国致力于推动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开发,处于该区域中心的珲春市,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
国家今年4月批准设立的示范区,包括国际产业合作区、边境贸易合作区、中朝珲春经济合作区和中俄珲春经济合作区等功能区。这一前所未有的示范区,是推动跨境合作、促进长吉图经济区协调发展、提升沿边开发开放水平的重大举措。珲春作为长吉图开发开放的一个新“窗口”,可发挥引领功能,促进互利共赢的国际合作,也可推动珲春与国内沿边开放城市间的优势互补、错位竞争,有利于经济增长。
与此同时,珲春外与俄、朝毗邻,内有朝、汉、满、蒙、回等11个民族,是典型的边疆民族地区。办好示范区,能推进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各族人民生活,并有益于睦邻友好大业,我相信珲春的明天会更加美丽。
李肇星
原中国外交部长,
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名誉会长
强化“窗口”作用,珲春要做好“五个结合”
建设示范区,是新时期我国深入推进图们江区域开发开放的战略举措。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把实现长远目标与做好当前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坚持《意见》所确立的长远发展目标不动摇,尽快编制完成示范区的总体规划;同时,要把基本建成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和连通内外的交通网络作为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并抓紧形成良好的体制、市场、政策和法律环境。
二是把深化对外开放与推进对内合作有机结合起来。要加强对外特别是对朝、对俄的开放合作,打开国际合作新局面;同时,加强长吉图区域与国内其他区域的经济联系与合作,尽快建立起区域性联合推动机制。
三是把加强国家支持与强化地方努力有机结合起来。国家有关部门应按照国务院要求,积极履行职能,支持和指导示范区建设;同时,有关地方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加大组织领导力度,切实做好各项工作。
四是把政府引导与市场调节有机结合起来。凡是能够由市场调节的事,坚决放给市场,凡是应由企业自主决策的事,一律交还企业;同时,要切实加强政府规划和政策引导,形成良好的体制、市场、政策和法律环境。
五是把推动经济发展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有机结合起来。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优化投资环境,切实保护资源环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范恒山
中国图们江地区开发项目协调小组
办公室主任,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司长
“要充分理解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特殊性”
《支持意见》与《规划纲要》一脉相承,既有深刻关联,又有重大突破,我们应认识到《支持意见》的特殊之处。
首先是出台背景特殊。《支持意见》的出台,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我国的沿边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其次是战略意义特殊。《支持意见》对建设示范区的意义,表述为“三个有利于”,突出了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朝鲜、俄罗斯的经贸合作,强调探索我国扩大沿边开发开放的新路径。
三是功能定位特殊。四个定位,在较好地把握了示范区发展的东北亚坐标、全国定位和阶段特征的同时,也反映出我国争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主动权和主导权的愿望,体现了国家要在这个“点”上突破的决心。
四是示范区名称特殊。一是以“中国”冠名,这是其在国家战略中的地位和在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特殊性的重要体现;二是“国际合作”,强调了其国际特性;三是“示范区”,对其提出了国内示范与国际示范的“双重示范”的高标准。
高尚全
原国家体改委副主任,
中国体制改革研究会会长,
著名经济学家
“六大关键词推动示范区发展”
示范区的设立将极大提高中国在图们江区域的影响力,在实践中,要把握好示范区建设的“六大关键词”。
一是“战略意义”,建设好示范区,对促进我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探索我国扩大沿边开发开放的新路径、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二是“国际合作”,示范区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穿这一主线,在经贸交易、科技、产业、资源、金融、环境、交通及旅游上,与俄、朝、日、韩等国积极展开国际合作。三是“通道建设”,要构建起以四个方向的公路、铁路通道以及延吉空港为“四线一点”的图们江地区立体通道工程。四是“产业发展”,要整合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构建符合国际合作开发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五是“基础设施”,要以基础先行促进和加快发展步伐,全面提升示范区功能。六是“优惠政策”,珲春市享有较为充分的优惠政策叠加,要深刻领会政策内涵,先行先试,以点带面,推动示范区的全面发展。
张景安
全国政协委员、科技部原党组成员,
欧亚国际科学院院士,
国家图们江合作开发专家组副组长
“人才队伍是关键”
珲春的意义与其他地区不一样,它面对的是一个国际区域,并且在区域开发过程中,要起到引领作用。现在,示范区的设立,为珲春提出了新的问题:示范什么?先行什么,先试什么?这是需要认真研究的。
我认为,要使示范区真正发挥先行先试的引领作用,下一步,首先要有政策引导,珲春的发展,一要靠国内政策,二要靠国际环境,近年来,国际环境总体向好,国家也持续为珲春提供政策与资金上的保障,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态势。二是要有先行先试的科学规划,可以结合开放城市的新的因素,按照近、中、长三个时期进行科学的总体规划。三是入园企业与产业的选择,应当有一些科技型产业落户到示范区内,在产业发展中起到引领和提升作用。四是要广泛借鉴国内外示范区的经验。第五点,也是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干部队伍要解放思想,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着重培养和打造一支层次高、水平高、开放意识强的人才队伍。
根据珲春与日本海周边各国的距离以及各国的市场需求,珲春可以考虑发展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蔬菜生产和出口基地,最终形成以珲春为龙头、以延边为依托,上联吉林、下联通化的“扇形蔬菜生产、加工、出口基地”,探索实现吉林省农业外向型经济的跨越发展。
王胜今
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兼副校长,
中国与周边国家区域开发专家组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