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表电事
——江西省于都县电力发展纪实

于都县供电公司经理王华山

文/叶博

曾几何时,它在人们生活中的节奏和韵律,代表了人的一种表情。在时代的变迁中,它诉说着不同的故事,包括自己的压变,流线,温暖,连同它们的光影。

它,就是被称为现代文明“火种”和“源头”的电力。

赣州电力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历经了百年沧桑,万千变化。从古老的煤油灯到家电,再到琳琅满目的各类灯饰,霓虹缤纷、争相辉映的今天,曾经的昏暗正在成为远去的记忆。

在一个炎炎夏日,我们穿行于贡江河畔的于都乡村。

当年,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承诺,唤起了于都老表对“小太阳”的无限憧憬。1950年,于都县电灯公司一台145马力的柴油发电机组,以220伏线路供城关镇照明用电,从此点燃了于都电力的燎原之火。2006年,全县实现“户户通电”,从此光明照亮了于都2893平方公里土地的各个角落。由“煤油灯”到“用上电”再到“用好电”,60年灯火变迁见证了于都山乡的翻天巨变。

葛坳乡的小源迳村是开国少将杨思禄的故里。村里刘昌赞老人回忆说:“以前,天一暗,全村就一片黑,很少有人走动,四周只听到零星的狗叫声。”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9月,组建了于都县电灯公司,安装了一台柴油发电机组。1956年9月,为推进农村合作化大发展,从铁山垄变电站引出电源,建成该县第一条总长为34公里的35千伏输电线路,同时建成于都首座35千伏变电站,于都第一个在农村用上了电。

1984年,于都县供电公司成立,负责全县电网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第二年又新建成两条35千伏线路,经变压后分三条10千伏线路向全县7个乡镇供电,供电量首次突破1000万千瓦时大关。1998年是于都电力高歌猛进的又一个“拐点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的农电“两改一同价”政策,唱响了于都县进行大规模电网建设与改造的进行曲。

2006年11月,于都实现了“户户通电”,全县新农村电气化建设也稳步推进。

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地处罗江乡的西岗村,自2006年10月全村通电以来,彩电、洗衣机、电饭煲、磨面机、抽水泵等现代电器,一应俱全地走进农家宅院。兴致一来,?村民们便和着音响中的节拍,一起舞动。

“户户通电”工程在丰富农村老表文化生活的同时,也为他们的增收致富保驾护航。新陂乡马岭岽是于都县的脐橙基地,通电前全村只能凭借拉水浇灌来进行脐橙种植,想扩大生产也不敢。“户户通电”工程竣工后,村里给果园基地打了深水井,建起了电灌站,地上种果树,地下种黄豆,村里的果农还借助电脑在网上进行脐橙销售,并与销售商签订了长期合作项目。脐橙基地原有果农17户,通电后,又增加了14户,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1200亩增加到2000多亩,脐橙农户增收160多万元,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60年前,我们是没电可用;30年前,我们看别人用电;20年前,我们省着用电,电灯时暗时明,很不稳定;而现在,家家户户电脑、冰箱、洗衣机常见得很。要是遇上用电出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供电所很快就赶来抢修,周到得很,和以前相比,简直是天对地。”刘昌赞不住感叹。

傍晚时分,乡村的万家灯火,像一颗颗钻石铺满大地。60年的沧桑巨变,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也正在这历史的瞬间,乡村电事完成了化茧成蝶的美丽蜕变。

而我们所见的,仅仅是赣南农村的一个小小缩影。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