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出来的幸福
——赣州章贡区水南镇征地拆迁纪实

水南镇农民返迁房一 罗纪任/ 摄

文/赵静

说到征地拆迁,人们可能想到冲突、强硬等字眼,会联想到无奈放弃自己家园等凄凉景象,因为谁都不愿意放弃自己生活了几十年的家,纵然它是一个蜗居,但仍是可以停靠的地方。

可是当笔者来到赣州章贡区水南镇,却发现这个90%属于计划拆迁范围的南方小镇与你的想象截然相反,被征地拆迁的农民脸上挂着幸福的微笑,他们甚至排队去签署征地拆迁协议。截至2009年底,在3年内,水南镇已成功征地6000余亩、拆迁5300多户农民,建筑面积约125万平方米,使章江新区框架拉宽了近2/3,为赣州市中心城区的建设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政策做媒

水南镇是赣州市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征地拆迁对当地农民来说是头等大事,对水南镇政府来讲更是关系民生的重中之重。为此,实施公开、公正、公平的征地政策,并及时将各项政策宣传到位,依策而行,让农民心里有底,也对未来充满希望。

一直负责征地拆迁工作的水南镇镇长李德伟介绍,征地拆迁伊始,赣州市政府就制定了相应的征地及拆迁补偿安置办法,由原来的宅基地安置模式转变为拆一补一套房的安置模式,水南镇积极宣传使得政策深入人心。

在整体丈量阶段基本结束后,水南镇把经过被拆迁户签认的入户丈量登记情况表,分户复印后以组为单位在拆迁区内统一进行了张榜公示,并公布了监督举报电话,自觉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确保了丈量登记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策略为辅

虽然政策的积极宣传为征地扫除了一些障碍,而征地拆迁仍是复杂而艰巨的,但水南镇党委、政府明白征地拆迁对水南镇、对章贡区乃至对整个赣州市建设的重大意义,因此,他们按照“程序到位、成效到位”的要求,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三个先后”的工作策略,即:先到户(把政策宣传到户,动员到户)后开会(召开村“两委”会、党员会、组委会、村民代表会、户主会);先丈量(入户丈量登记)后结算(依照46号令进行统一结算);先易后难;先签拆迁协议先选房,充分调动农民拆迁积极性;适宜的工作策略,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水南镇拆迁工作组按照“五个一(一个政策、一套人马、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包到底)”的工作要求,并结合农民的从众心理,发动关键人物,即本村有影响力的人物去做动员工作,引导其他农民,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集众人之力,成惠民之事。

百姓为赢

“征地拆迁说到底是为了城市更好地发展,为了更大地惠及当地百姓。因此,我们要以农民为主,保护农民的利益,为他们做好后期保障工作。”李德伟说。

按照政策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为百姓谋利是水南镇党委、政府执行征地拆迁工作所遵循的原则。帮助征迁农民租房,特别对于一些弱势群体,水南镇党委、政府出面帮其租赁过渡房,并且每月给予每户500元的过渡费;第一个农民返迁房也即将落成,建筑面积达8万平方米,现正紧锣密鼓地进行前期安置准备工作。此外,政府还千方百计为失地农民解决就业问题,积极开展失地农民培训,开办了17期失地农民创业、就业培训班,帮助失地农民掌握必备技能适应新工作岗位的需求。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