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成就 见证历史

1949年11月30日,由刘伯承、邓小平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占领长江南岸之江津、顺江场、鱼洞镇、南温泉、木洞镇后,乘胜由上列各地强渡长江,于下午解放重庆。这标志着长期被白色恐怖统治的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重庆,回到了祖国和人民的怀抱。

几千年的巴渝文化,培养了“勤劳勇敢”、“友好坦诚”、“正义坚强”、“自强自立”的重庆人文。60年来,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之下,巴渝儿女用勤劳、智慧的双手把重庆建设成了一个比较现代、发达、富饶、美丽的城市,正按照党中央“3.14”总体部署,为将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而努力奋斗。

60年来,社会文明、政治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历史见证了解放重庆和建设重庆的历程,见证了直辖前后的巨大变化。坚持党的领导、推动民主与法制建设、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保持了重庆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人们的生活从开始满足于解决温饱、追求物质生活,到崇尚科学、追求现代文明。人们对知识、文化、艺术、音乐、人居环境改变等一系列标志着现代社会文明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对满足于日常生活的需要。尊老爱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在整个社会蔚然成风,人们过着祥和、快乐、幸福的生活,每个重庆人都关心重庆的未来、重庆的发展。

60年来,经济发达、结构优化、中心地位显现。改革开放以来,全市人民始终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二、三产业得到了健康的发展。地区生产总值从1949年的14亿元增加到2008年的5097亿元,增长了364倍,年均增幅10.53%;地方财政收入从2.29亿元增长到1290.1亿元,增长了563倍;工业总产值是1949年的1404倍,工业增加值是1949年的814倍,出现了长安汽车、西南铝业等一大批百亿级企业集团。民营经济快速发展,经济增加值占GDP的55%,投资总额占全市总额的71%,涌现了“力帆汽车”、“宗申产业”、“龙湖地产”等全国知名企业集团,民营企业已经成为重庆经济增长的“生力军”,解决就业的“主渠道”。“西部大开发”战略、“3.14”部署等一系列国家战略实施,使重庆已经成为了“成渝经济带”、“西三角”经济圈的核心成员,在制度、资源、产能、辐射等方面逐步凸显出了“中心”的地位。全国主要金融企业和证券保险机构聚集重庆,农畜产品远期交易中心、土地交易中心、OTC等要素市场相继开业,重庆“金融中心”的框架已见雏形。2008年人均GDP达1802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5708元。各类金融机构存款达8102亿元,贷款达6384亿元。

60年来,文化繁荣、聚精会神、红色经典传天下。重庆“巴渝文化”渊源流长。长江三峡、大足石刻、武隆仙女山等世界文化遗产让这座城市变得犹如璀璨的明珠,“重庆火锅”、“重庆川剧”、“重庆美女”使这座城市变得如此的美丽动人,“朝天门”、“解放碑”、“大剧院”、“奥体中心”让这座城市悠长而又现代,“钓鱼城”、“较场口”“红岩村”让这座城市充满了传奇,“红岩精神”、“红歌经典”让这个城市团结振奋、充满和谐……

“千里为重、广大为庆”,山城这座美丽的城市,在“3·14”的导航定位和“五个重庆”的指引下,一定能真正成为长江中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成为“文明、时尚、发达、和谐”的国际大都市……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