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末重庆将实现4小时交通圈

重庆市交委主任    滕宏伟

我国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布少,十二个省市(自治区)国土面积为68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人口约3.7亿人,占全国人口的29%。西部地区不仅是我国资源富集区、少数民族聚集区,也是我国联系东南亚、东北亚和中亚等周边国家的门户和窗口。长期以来,由于自然、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1999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在中央一系列政策的带动下,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十年交通建设成就

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西部大开发成就辉煌,尤其是交通取得了长足发展。十年来,青藏铁路、三峡枢纽、西部国道主干线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建成,20多万公里的公路、3000多公里的铁路新线、30多个机场的建设,极大地改善了西部地区交通状况。以重庆为例,与1998年相比,2008年全市交通投资达到322.5亿元,增长了10倍;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08632公里,路网密度由32.6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46公里/百平方公里;全市高速公路里程已达到1165公里,增加了1051公里;一二级公路里程达到6993公里,增加了6367公里;农村交通面貌得到根本改变,全市乡镇通畅率为83.5%,行政村通达率为85.7%、通畅率为38.9%。同时,新增铁路里程共657公里,建成了万州五桥机场、黔江舟白机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趋完善。

交通建设仍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大发展进程中,交通要担负重要使命,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建设,构建起网络完善、衔接顺畅、安全便捷、服务优质、保障有力的交通运输体系,支撑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加快西部交通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迫需要。西部地区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与东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且这种差距还呈拉大趋势。进一步加快交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将发挥重要作用。

(二)加快西部交通建设是应对危机实现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的重要途径。西部地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市场潜力和发展潜力。加快西部地区交通建设,可拉动投资、扩大内需;可加快构建更便捷、更可靠、更经济的运输通道,降低物流成本,充分发挥西部地区市场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的比较优势,为加快全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提供广阔的空间。

(三)加快西部交通建设是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广大西部省区地处边疆,是少数民族集中聚居的地方。近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分裂活动。加快交通建设,缩小东西部交通差距,可有力促进西部与中东部地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加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经济往来和情感融合,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未来交通建设的重点

按照西部大开发总体规划,西部大开发将从“奠定基础阶段”逐步转入“加速发展阶段”。新时期西部地区交通发展重点,要本着“宜水则水、宜陆则陆、宜空则空”的原则,构建以公路、航运、铁路、民航为主体的运输体系。既要着眼区域经济互动,完善运输通道和交通枢纽,又要立足统筹城乡和改善民生,使西部广大人民群众普遍享受到交通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今后一个时期,西部地区交通发展要把握好以下重点:

(一)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完善连接中东部、沟通国内外的运输大通道。打通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地区、以及与周边国家的高速公路出口,形成连接中东部、面向中亚和东盟等国家的骨架公路网。要不断提高高速公路对经济发展的带动能力,进一步强化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成渝经济带、南贵昆经济区之间的快速联系,改善西部地区内部及进出关的交通条件,“以线串点、以点带面”,为加快西部大开发奠定坚实基础。以重庆为例,2010年前,要加快形成“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全面建成国家高速公路重庆段,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近2000公里;到“十二五”末,建成“三环十射二联”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里程达到3000公里,建成“8小时周边”、“4小时重庆”交通圈。

(二)推进地方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加快城乡运输一体化进程。西部地区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任务艰巨。为此,一是要继续完善地方干线公路网。二是要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三是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当前,重庆正在加快国省道改造、大力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到2010年国道要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标准,到2015年省道要基本达到三级及以上标准,同时“十一五”末全市农村公路乡镇通畅率、行政村通达率和通畅率将分别达到100%、100%和50%, “十二五”末行政村通畅率将达到90%,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将全部通客车。

(三)充分发挥内河水运优势,构建通江达海的水路运输体系。西部地区山岭纵横,生态环境脆弱,铁路、公路建设难度大、投资高,相对而言内河航运具有开发的潜在优势。加快西部地区内河水运发展,一是要重点强化长江、西江干线航运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着力推进重庆港、宜宾港、南宁港、贵港港、梧州港五个内河主枢纽港口,以及水富港、泸州港、涪陵港、万州港、南充港等重点港口建设,扩大吞吐能力,拓展港口功能。三是要继续发展标准化、专业化船舶,完善支持保障系统,改变西部内河水运服务能力较低的局面。以重庆为例,当前要加快完成三峡库区支流航道整治,全面推进嘉陵江和乌江剩余航电枢纽和寸滩二期等重点港口项目建设,到“十二五”末,使四级以上航道达到1400公里,港口货物通过能力达到1.8亿吨、500万标箱,同时大力发展3000-5000吨级标准化船型,提升长江三峡船闸通过能力。

(四)推进干线铁路建设和民航业发展,提高线网覆盖率和聚集辐射能力。要继续实施铁路快速客运网络和西煤东运新通道的建设,不断扩展西部铁路路网。要大力发展航空运输业,合理规划布局各类机场,开辟新航线、拓宽服务范围,构筑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航空运输体系。以重庆为例,当前要加快推进襄渝二线、兰渝铁路重大项目,到2015年实现铁路周边省会城市4小时通达,长三角、珠三角、东南亚8小时通达。

(五)打造快捷、舒适的多式联运系统,提升高综合运输效率。西部地区的交通发展,应借鉴先进经验、发挥后发优势。一是要遵循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规律,合理布局、有序建设公路、水路、铁路、民航等交通基础设施。二是要科学规划和建设站点设施,推进换乘枢纽建设,使其功能性、人性化于一体,真正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隙对接”。三是要优化运输组织结构,大力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网络化运输,提高运输装备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十二五”期间,重庆都市区将建成9个换乘枢纽,实现铁路、空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常规公交、社会车辆之间的高效便捷换乘。

(六)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努力改善交通经济运行质量。西部要缩小与东部的差距,融入全球经济体系,加快现代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是关键。为此,西部要抓住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和东西部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港口、站场在物流中的结点作用,扩展交通运输在供应链中的服务功能,提供延伸服务和增值服务。要进一步做好物流结点的布局规划,加快以港口和枢纽站为中心的综合物流园区建设,引导建设集港口、产业园区、物流园区为一体的区域性物流枢纽。要促进区域物流网络的形成,整合运输市场资源,提升专业化、社会化服务水平,促进资金、信息、人才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国务院已将重庆定位为全国性物流枢纽城市,未来五年,重庆计划投资1600亿元、实施175个物流业振兴项目,重点推进“三基地四港区”(三基地即:西永团结村铁路枢纽、江北机场航空枢纽、巴南南彭公路枢纽,四港区即:寸滩、果园、东港、黄谦港)。

缩小东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交通需先行。有国家支持政策的有力带动,有东中部地区的协力配合,有西部省区市的努力奋斗,西部交通将继续乘势而上、快速发展,不断缩短与东部发达地区的差距,强劲助推西部地区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为西部大开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基础性保障!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