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四会玉器市场小记

 

四会玉器之乡  

马壮昌

端午节期间,有几位朋友提议去逛四会的玉器市场,我欣然响应。我对玉器的了解几乎是空白,除了太太手上戴的那个玉镯外,家里便再没有什么玉器了。在我的心目中,玉器只是名贵一点的石头而已。因此,我把这次逛玉器市场看作是一次轻松的郊游。

我知道四会市有个玉器市场还是前几个月的事情,信息的来源就是广州市内往来穿梭的公交车车身上的广告。在一幅彩色的大照片上,一个体态丰腴的黑裙美女,捧着一块美玉说,“想买玉到四会。”我不知道这个广告对别人有什么影响,但我却牢牢地记住了:四会有美玉,就像那位美女一样。据说广东还有几个玉器市场,它们分别在揭阳和番禺,但自从看了这个广告之后,我觉得广东就只有四会一个玉器市场了。

那天我们一行八人,一早就从广州浩浩荡荡地向四会进发,车行一个来小时就到了四会市。在市区入口处早有朋友老梁、小罗和小封迎接我们。他们都是四会本地人,在玉器市场浸淫多年,对玉器不说是专家也可以称为老师傅。寒暄几句后,他们便迫不急待地给我们介绍四会的玉器市场情况。原来四会并不产玉,但“他山之玉,四会成器”,其主要原材料是从缅甸等地引进的,凭着四会人的心灵手巧而雕琢成器。现有玉器商铺、加工厂近四千家,从业人员十万多人,年加工玉璞超过一万多吨,年销售额超过二十亿元。真是惭愧,这么大的一个玉器产业和市场,过去我竟浑然不知。车行在西会市的大街上,两旁的玉器店铺不时闪过,就像在其他城市到处可见的农贸市场一样,说四会是中国玉器之乡真是名不虚传。

我们逛的第一站是玉器街。这条街有三百多米长,街两旁都是清一色的玉器店铺,林林总总,少说也有二三百家。每家店面虽不怎么豪华排场,却也干净雅致。许多店铺的墙上都挂着书法和国画。老板或店员不是站立在柜台前,急于招揽客人,而是坐在角落处喝茶,春风满面,细语轻声。店员以年轻女性居多,穿着素净,举止端庄,美玉配以美女,十分和谐。玉器市场与电器市场、服装市场不同,前者卖的是文化,后者卖的是用品,市场的氛围自然不同。这条街上有家店叫文宝斋,斋主廖先生是一位才气横溢的青年艺术家。文宝斋里有两件作品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件名为《温馨一生》:在一块一米五高的玉石上雕刻了一条随意搭在架子上的围巾,这“围巾”似乎是用黑白相间的粗毛线、大竹针织成的,质感膨松,让人忍不住要上前抓一抓。另一件名为《镇家宝》:雕刻的是一只烤好的鸡,放在一个盘子里,通体酱油色,鸡身似乎在渗油,但用手一摸又什么都没有。这只玉鸡比真的烤鸡更诱人。廖先生巧夺天工的技艺真让人佩服,一块石头在他的手里竟然活起来了。尽管各店的玉器对我们这些外行人来说件件都好,但一问价钱,却吓人一跳。一个玉镯的价格,随便就是几万元,上品的则要十万八万。不过,这并不难理解,玉器不是生活必需品,而是典型的奢侈品,它的价格基础不是成本而是购买者的爱好程度和支付能力。在行程的第一站,大家虽然对一些玉器啧啧称赞,但没有一个出手购买的,大家都是冷静的欣赏者,是充满新奇的游客。

第二站是四会大酒店楼下的玉器批发市场。到了这里,大家对玉器市场的兴趣便由面到点、由观赏变为购买了。老梁和小罗把我们领到一个由福建人开的店铺里。小罗让女老板拿出一串手链,这串手链一现身,就让人惊讶不已。它颗粒大,光泽好,其他手链与它一比较便立即暗然失色。小罗说他对这串手链心仪已久,价格也反复交涉过几次,本想自己买下,但朋友们远道而来,就忍痛割爱了,女老板却现出一付极不情愿的样子。于是杜大哥便毫不迟疑地付了四千元把这串手链拿下了,同行者都羡慕不已,他则喜上眉梢,感觉得到了很大的消费者剩余。他这一买,大家的情绪便都被调动起来了,购买的闸门也就此打开了。刚才那种犹犹豫豫、羞羞答答的情形一扫而空,变得态度坚定、行动果敢、唯恐被落下。接下来,陈大哥便买了一个图案是猴子和仙桃的墨玉玩件,王姐买了个手镯,何姐买了条项链,陈姐买了个摆件。出发前我是打定主意不买任何玉器的,身上也只是带了两千来块钱。但陈大哥自己买了玩件之后,便来关心我,给我推荐了一个鸭蛋大小,正面雕个人参,背面雕个如意的玩件。他还大力跟女老板砍价,这个玩件标价一万二千元,陈大哥只出价八千元,女老板的脑袋摇得像货郎鼓一样。小罗则拔通了女老板的先生的电话,要求至少降到六千元,说是给他个面子。我由于没有打算买,便把价压得更低,只愿出五千元,多一分也不买,说完便走开了,我想这生意肯定做不成。没想到过了一会陈大哥把我叫了回去,说是成交了。对此我没话可说了,只好借钱践诺,否则既对不起这个价钱,也对不起朋友。既然下了手,就好事成双吧。于是我又买了一个两千元左右的小玩件。这样回家后也好给太太交待:一人一件,各得其所。事后,我对购物的这种“羊群效应”感慨良多。我这个原不打算购买的人,竟然也会出手七千元!世上很多事情都是这样,在一种汹涌澎湃的激情大潮中,个人很难独善其身。在行程的第二站,大家情绪高昂,心动变成了行动,购物的欲望被充分地激发出来了。

第三站是玉器城。我们进了翠福玉器店就出不来了。店老板姓何,温文而雅,豪爽大器。他把我们领到二楼的书房,边喝茶边观看陈逸飞主讲的翡翠鉴赏录像,然后就把他珍藏的宝贝一一拿出来让大家观赏,忙得他老婆楼上楼下地跑,每次她捧着宝盒出现在众人面前都现出一种羞涩状。何老板先是拿出两个观音佩件,是玻璃种的,据说每个都值四十万,但何老板说,出多少钱他都不会售卖,这是他们夫妻俩的信物。接着何老板又展示了一个玉镯,说是极品,他有三个,是打算给他的三个儿女的。经过何老板这么一番教化,大家更是觉得玉可爱,玉神圣了。何老板说他做玉器这行已经很多年了,许多原料都是早年买下的。既然货是这么真,做工又那么好,老板又那么爽快,不下手更待何时?于是大家便纷纷选货,手链、手镯、挂件、摆件等等,各类玉器都在被选之列。又是用灯光照,又是到门外对着阳光看,许多玉器都是反反复复被考察了几遍,才被最终确定下来。这时已到中午十二点多了,大家商定,先吃饭,饭后再来付账取货。这时我想,这是不是个下台阶的借口,饭后大家就冷静下来了,购买的计划也就一笑了之了。而何老板却是笑盈盈地送客,没有一点担心的神情,他似乎有把握让大家再回来。

 

玉器天光墟市场

到了酒楼大家刚一坐下来,就开始欣赏每人已购买的玉器。每件都被打开包装,放在桌子的转盘上,评头品足,但都称赞不已。小罗则利用这个机会给大家现身说玉。他说前不久,他岳母外出遇到车祸,手上的玉镯和胸前的玉佩都碎了,而身体却安然无恙。这件事让他觉得玉有德,‘玉有灵,玉有正气。这顿饭成了鼓劲的会、动员的会,大家对玉的认识更深刻了,更坚定了去翠福店把那些挑选好的玉器买下来的信心和决心。

饭后大家直奔翠福店,不用说,那些挑选好的玉器都被悉数买了下来。甚至连司机也都按捺不住冲动,有个司机买了两个小挂佛,另一个司机买了个小手链。粗略计算一下,店家至少进账十万元以上。这时候,我兜里早就没钱了,想再借钱也不好张口了,只好一会凑到这一摊,一会又凑到那一摊,当呐喊助威的观众。行程的第三站,大家已到了近乎疯狂的地步,充分享受着购物的快感。

最后,钱包瘪了,信用卡也被多次蹂躏,结了账的玉器也包装好了,该打道回府了。大家伙对这个店依然恋恋不舍,店家则频频致意,真是宾主尽欢,和谐双赢,这样的场面甚是难见。朋友老梁和小罗告诉我们还有玉器的天光墟,那里另有一番风情,殷勤邀请我们有空再来,他们会继续当好导游。

在返回广州的路上,大家都还沉浸在幸福之中。到了广州,天色已微黑。李姐请客,大家又重新坐在了一起,又一次分享喜悦。不管是谁,所买的玉器又都统统打开包装,让大家再玩赏一番。都说小孩子玩起来会忘境,大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只是玩的东西不一样而已。我想,隔天这些朋友还会去广州大商场的玉器柜台,通过比较,他们会再次高兴一番,认为不虚此行。

逛了一天的玉器市场,对我来说,第一个收获是买了两个玉器玩件。过后我越看这两个小精灵就越喜欢,觉得这钱花得很不冤枉。另一个收获是对玉器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知道了什么是A货、B货、BC货等,什么是玉种、水头、玉缘、玉气等。看到人们对玉的钟情,对我国的玉文化为什么会那么源远流长我也就有了些感性认识。

四会市的玉器加工业和玉器市场是大有前途的,他们找到了一个撬动经济发展的杠杆支点。在人们满足了温饱生活需求以后,会追求更高的消费需求,玉器的装饰功能和保值功能会进入越来越多的人的消费视野。因此,四会的玉器加工业和玉器市场还会有一个更大的发展。也许若干年后,来自广州、来自广东、来自全国甚至全世界的游客都会把游览四会玉器市场作为不可缺少的旅游项目,四会市的各个停车场停满旅游巴士,白皮肤、黑皮肤和棕色皮肤的各国游客来到这里,带走的是快乐和吉祥,留下的是花花绿绿的钞票。

当然,目前四会的玉器加工业和玉器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还需要精心打造。首先,要加大广告宣传的力度,不仅让广州人、广东人,甚至全国各地的人知道它,还要让港澳,让东南亚,甚至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它。我就是被车载广告“忽悠”去的。其次,要建立自己的文化品牌,用几个字,或几句诗就能让人向往不已,就像读到白居易的诗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就想去洛阳看牡丹一样;一读到李商隐的诗句“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就会想去陕西看蓝田玉一样。再其次,要有自己独特的包装,一件玉器动辄几千元、上万元,它的包装是不能含糊的,包装应有不同的档次,要与玉器的价值相般配,瑞士手表的包装盒设计和品味就很值得借鉴。如果一件几千元的玉器,只是用塑料胶袋卷巴卷巴就让客人拿走,那就太让人扫兴了,再好的东西也会掉价。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