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玉雕大师刮起行业变革之风

有容乃大

卧龙蛰醒 中国嘉德国际2009 年春拍精品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邹锡兰   ★陈文娟/广东四会报道

他是四会市唯一的广东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也是唯一有作品入选嘉德国际拍卖会的四会玉雕设计师。为人低调、沉迷于玉雕艺术殿堂的张森才,名字很少在报刊杂志上出现,不过,他的“另类”,在圈内却早已是人尽皆知——不选翡翠,却选碧玉作原料,虽是传统玉雕,却处处透出“摩登”气息。

12月7日,记者来到玉鼎记珠宝玉器有限公司的办公室时,这位极具传奇色彩的玉雕大师正悠闲地窝在皮椅里,笑意盈盈地望着桌上的一件玉器作品出神。宽大的夹克,脚上趿着的拖鞋,似乎都在传达着他的“不一样”。

玉器也“摩登”

一直以来,玉在人们印象中都意味着古朴美,龙凤呈祥、福禄寿、生肖、观音佛像,这些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玉器。不过,这类写实的作品在张森才的办公室里并不多见,取而代之的是足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的“抽象”派玉雕作品。

流畅的弧形线条,简约的构图,出自张森才之手的玉雕,总给人时尚、摩登的清新感觉。

“玉雕在中国虽然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但直到现在,玉器的设计理念始终走不出传统,主题在山水虫鸟中兜转,造型也缺乏变化,已经造成了审美疲劳。”张森才说。

在他看来,作品要想受到现代人的欢迎,就必须考虑他们现在生活的社会环境,“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繁忙、劳累,他们最向往的是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般的简单与宁静,渴望返璞归真,我们所创作的玉器也应该符合他们的精神需求。”

张森才时尚设计的灵感,源自新西兰毛利土著。有资料考证,毛利原本是从中国迁徙过去的海上流浪民族,他们带走的,是中国的文化基因。在毛利碧玉雕刻中,处处能找到春秋、战国及汉代玉雕的影子,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块面组合以及完满弧线的超简美感。

1998年,张森才奔赴新西兰,异域之行让他为高古玉雕中的工艺与神髓所深深折服。“历经上千年的时空隔阂,最终又血脉相连,似乎是冥冥中注定的缘分。”

此后,张森才又广泛研究海外艺术家所创作的抽象画、抽象雕塑,“此处无形胜有形”,创作灵感大增的张森才,将西方抽象派的表现手法与中国传统玉雕工艺巧妙地糅合在了一起。

“玉雕技术是有时代性的,此刻所创造的辉煌,或许再过百年就归于沉寂,不再存在。如果不走出去,始终停留在自己的光环里,只能是日益走向没落。”张森才说,玉雕作品只有与时俱进,才有生命力。

中国古文化仍是“内核”

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办公室,张森才都随意而率性,不少老朋友总跟他开玩笑说,“你怎么没有一点‘大师’的派头!”

“玉器创作是百分之百‘无中生有’的东西,没有参照物,凭的就是一时的灵感。”张森语出惊人,“一个好的作品,往往都是灵感突发的产物,而不是冥思苦想出来的。”

但不能否认的是,也唯有“厚积”才能“薄发”。这个积淀,便是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融会贯通。

“其实我的每一件作品,都离不开古人的智慧,都是受它们启发。你仔细看我的玉雕作品,会发现它们其实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古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张森才指着自己的得意之作《枭龙》的图片资料向记者解释道。

《枭龙》将战国及汉代螭龙形象合二为一,取义祥瑞,除龙首稍事雕琢之外,龙身则完全采用红山C形龙以及毛利玉雕风格结合而成的弧线,龙身则完全采用弧线翻转环绕,再辅以块面结合,整体造型既像是龙腾在空、翻卷环绕而出的宇宙星云图像,又颇似象征中国古代哲学的太极图案,阴阳相合,动静相宜,张扬气势中又有收拢内敛,在具像中,又可生出意象上的无极变化,回味无穷。既简约时尚,又含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也正因此,它更能走向世界。”

“艺术创作不是简单的技巧嫁接,也不是只为标新力异,而是要追溯源头。”对于外界给自己定位的“另类”,张森才表示,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才是他永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如果说我有什么特别之处,那便是在形式美感之上,探寻中国古玉文化的奥义,将上下五千年沉积演练的中华通圆、中庸、道法自然地哲学意蕴,沁入了作品。”

“千里马”与它们的“伯乐”

自1994年从事玉石雕刻工作以来,15年间,张森才在天工奖、百花奖、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等活动上多次获最佳创意奖和金奖。2008年,他又被评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并担任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四会市工艺美术协会会长。

不过,张森才最高兴的事,是看到自己的作品入选国内珠宝业规格最高的嘉德拍卖会,并且多达四件,其中一件作品在2007年首次亮相拍卖会便被嘉德公司收藏,而《枭龙》则拍出了十几万元的高价。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些上乘作品的原材料,却并非想象中的那么“上乘”,甚至有些只是“边角料”。

“对于中国传统来说,或许只是边角料,但对我来说,却是浑然天成。”张森才顺手拿起了一件名为《天地情缘》的作品,对准了阳光。这款看似简单的波浪形玉片,透过光线可以见到不少黑点和浅白线条,“黑点像山峰,白线像河流,如果从太空往地球上看,不是正可见到这样的情形吗?”

正是这样有“瑕玼”的玉,在西方却广受年轻人喜爱。张森才解释说,中国人希望完美,在中国的玉文化里,这些黑点和线条通常被称为杂质,而西方人追寻接近大自然的理念,这些黑点和线条是玉中自然含有的,他们认为这是有个性、是天然之色。

“其实,真正震撼人心的大师级作品,往往都是‘边角料’做的。”在张森才眼里,每块玉料都有自己的生命和价值,需要的只是一双慧眼和一双巧手,来挖掘它的价值,“唤醒”它的生命,而他所做的,正是“因材而造型”,用最小的材料,做出艺术附加值最大的产品。

而好的材料,更需要碰到好的大师。张森才形象地比喻说,好玉,就如同“千里马”,需要遇到它的“伯乐”,来赋予它最大的价值。

碧玉,正是张森才眼中的“千里马”,而且是极为稀缺的千里马。全球每年开采的碧玉原石不超过300吨,“这更需要我们玉雕技师好好珍惜利用,做到资源价值最大化。”张森才表示。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