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府怎么花钱?如何让每一分财政资金的用途有迹可循?如何让每一位纳税人知道钱用到了哪里?全国城市中财政透明度最高是哪些?5年来名列前茅的城市有什么共同点?清华大学公共经济、金融与治理研究中心最近5年连续定期推出的《中国市级政府财政透明度研究报告》(下称《报告》),一直试图解答这些问题。
2013年起,《报告》对全国除海南省三沙市以外的285个地级市和4个直辖市政府的财政透明度情况进行了研究。2015年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除了294个地级市和直辖市外(包括当时刚建市的海南省儋州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林芝市、日喀则市,但不包括海南省三沙市),还包含358个县级市。2016年的研究范围仍为全国295个地级及地级以上的市政府(包括新建市的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以及全国358个县级市。(详细)
在今年地级及地级以上市政府财政透明度排行榜中,排名前30的市政府在机构公开方面得分普遍都很高,平均得分接近该项总分的94%,而且几乎都给出了较为完善的2015年预算执行以及2016年预算报告,财政收支预决算公开到了较细的项目,“四本账”公开情况的平均得分达到了该项总分的80%以上。
衡量政府财政透明度的核心指标是市级政府对预算与预算执行情况,即“四本账”的公开情况。《报告》指出,“四本账”的公开情况虽然较去年有所提升,但仍有进步的空间。对295个地级及以上市政府预算与预算执行公开得分占该部分满分百分比的情况进行分析,295个城市中有86个市政府得分达到总分的60%以上,比去年增加31个。所有城市的平均得分虽仅占该部分满分的43.23%,但比去年提升了9.3个百分点,进步较大。
去年排在前30位的城市中,有一些城市的排名有所下降,这也反映了地级市政府在财政公开方面的一种竞争态势。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山东省地级市财政公开情况有较大提升,在前30位中占到8个,包括滨州、临沂、青岛、济南、济宁、枣庄、东营、威海。
地方政府的债务情况一直是财政透明度公开中最难啃的骨头。《报告》对市级政府的债务情况进行了重点分析。通过对全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市政府、县级市政府的债务公开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和处理,课题组发现仅有37.2%的地级及以上市政府、22.9%的县级市政府公布了债务情况,而且公开的口径和统计方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