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运营700余条航线,运送旅客超2400万人次——
C909,飞得更高更远(大数据观察)

7月1日上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所属的国产C909客机平稳降落在蒙古国乌兰巴托成吉思汗国际机场,标志着国航首条C909国际航线正式开通。

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短程新型涡扇支线客机,C909飞机(ARJ21飞机)于2016年6月28日首航。2024年11月,中国商飞宣布ARJ21飞机增加商业名称C909。

9年来,C909不断拓展航线网络,加快规模化、系列化发展,目前共交付市场166架,累计运营700余条航线,运送旅客超2400万人次。作为我国商用飞机领域的探路者,C909实现了国产喷气飞机商业运营“从0到1”的突破。

从无到有

为中国大飞机发展探路

6月,新疆进入旅游旺季,连接喀什与伊宁两大旅游目的地的航班达到了每日往返4班,全部由成都航空和华夏航空的C909执飞。自2023年6月起,共有22架C909投入新疆运营,累计开辟航线120余条,通达疆内26座运输机场,安全载客超130万人次,构建起“疆内通、县域联”的空中走廊。

中国商飞工程总师、C909飞机系列总设计师陈勇介绍,自2002年立项以来,C909承载着打通国产商用飞机技术链、产业链的重要使命。“国产商用飞机的研制和产业体系如何建立?我们依托C909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现在正朝着提升产品竞争力的方向迈进,并取得良好进展。”陈勇说。

不仅是新疆。在黑龙江,C909以哈尔滨为枢纽,共连通东北区域内外32座机场;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每天有很多架C909起降,已连通内蒙古区域内外46座机场;成都航空C909飞机从1架增长到30架,累计开通航线从1条增加到360余条,目前在飞航线60余条。

“对于我国民航航空器发展而言,C909的最大贡献首先是成系统地‘跑通’了喷气客机的研制技术,与国际通行的适航标准接轨;其次,C909飞行器和运营实现了全生命周期系列化发展,为中国大飞机发展探路。”陈勇认为。

“在研制阶段,我们要突破超临界机翼和涡扇发动机总体布局技术,实现喷气客机的高速巡航,前后进行了几百次的计算、试验,最终在没有激波阻力的情况下,实现了亚音速飞行。”陈勇说。

去年7月,一架C909从喀什徕宁国际机场起飞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红其拉甫机场,标志着C909首条高高原航线成功开航。陈勇解释,高高原航线空气稀薄、温度变化剧烈,C909通过改进做到了启动性能高、操控性好。

多次在新疆执飞C909的成都航空机长张辉表示,从飞行表现看,C909飞机非常适应当地的运行环境。

这些年来,C909在使用中不断迭代完善,进行了大大小小上千项设计优化。从新疆、东北出发,C909已经拥有自己执飞的国际航线。2019年10月26日,C909首条国际航线——哈尔滨—符拉迪沃斯托克航线开通;2024年6月7日,C909首条中亚航线——喀什—胡占德航线开通,进一步促进了边疆城市与国外城市间经济、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交流互通。

走出去

为国际民航市场作贡献

2023年4月18日,C909成功在“千岛之国”印尼首航,开辟了岛屿之间的支线航线,并拓展至跨境干线航线。由印尼翎亚航空运营的C909以雅加达、美娜多为基地,从雅加达出发可飞往巴厘岛、日惹、山口洋等印尼国内航点以及马来西亚吉隆坡等东南亚其他国家航点,从美娜多出发可飞往部分印尼东部城市以及我国广州、上海。

值得一提的是,美娜多—广州航线飞行距离2700多公里,是目前C909运行最长的商业航线。至今,翎亚航空还保持着C909日空地运行时间15.88小时的最高纪录。“通过‘走出去’,C909拓展了新的运行场景,为国际民航市场作出贡献。”陈勇说。

同时,C909也探索了国产客机新的商业模式。2025年4月12日,由中国商飞“干租”(仅涉及飞机的租赁,不包括机组和备件)给老挝航空的C909完成首次商业飞行。此后,C909在老挝开启高强度运营,主要执飞首都万象至南部经济重镇巴色之间的航班。目前,C909日最大运营航段数达到8个。

2025年4月19日,由成都航空“湿租”(一种配备机组人员、维修等服务于一体的飞机租赁模式)给越南越捷航空的两架C909飞机同时开启商业运营。如今,C909每天执飞越南首都河内、最大经济城市胡志明市分别前往昆岛的航线。昆岛机场跑道长度仅1800多米、两头临海,而这也充分验证了C909在短窄跑道的运行能力和在东南亚潮湿环境的适应能力。

截至目前,印尼翎亚航空、老挝航空、越南越捷航空3家海外航司在东南亚地区运营7架C909飞机,开通15条航线,通航18座城市,累计运送旅客超37万人次。

系列化发展

打造民用喷气客机设计规范

2023年10月30日,C909首批2架客改货飞机分别交付杭州圆通货运航空有限公司和中原龙浩航空有限公司,并在圆通航空实现首航。

机型的系列化发展是商用飞机产业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C909已有货机、应急救援指挥机、医疗机和公务机4款衍生机型。“通过系列化发展,C909将实现型号的多样化,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市场需求。”陈勇说。

自2002年立项以来,通过C909的研发,我国形成了3代技术团队,走出了40多位总师、副总师,他们活跃在国产商用飞机研制一线,发挥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聚集的作用。

“我们在研制C909的同时,还在编写民用喷气客机的设计规范、实验规范,建立了囊括1万多项标准的规范体系。”陈勇说,“比如针对一些机场风沙较大的情况,我们就专门安排了相关模拟试验,开展针对性研究,完善相关标准。”

近年来,为推动航空业可持续发展,民航业正在探索绿色低碳发展。陈勇表示,中国商飞正在开展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在国产商用飞机上的应用探索。当前,C909飞机已具备使用最高50%掺混比SAF燃料开展商业运行的能力,能够满足客户绿色、低碳、环保的使用需求。

好飞机是造出来的,更是飞出来的。近年来,C909持续改进优化,不断提升性能、机组操作体验和客舱舒适性,在市场上一步一个脚印前进。陈勇表示,如今,C909已初步找到合适的运营场景,有的航空公司使用C909运行高密度公交化航线,有的运行“窄长”航线,还有的正在探索征战新市场。期待C909未来飞得更高更远!

本报记者 谷业凯 邱超奕

《人民日报》(2025年07月04日第07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