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时评】新常态倒逼银行迎“大考”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6年第44期)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世界上最能赚钱”的银行——中国各大中资银行开始迎来重要拐点。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三季度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全部出现负增长,而且降幅都超过6%。

这种情况实则迟早要发生,因为从大趋势来看,不利于银行利息增收的结构性变化主要有两项:其中之一是利率市场化趋势,由此导致银行存贷款利差明显收窄;再一就是金融脱媒化趋势,这使得银行相对存款户与优质贷款户的议价能力有所减弱。

当然,上述结构性变化是一个长期过程。在此之前,国内银行可以并且确实通过更快速度的规模扩张,持续保持股改以来高歌猛进的业绩增长态势。但现在的问题是,随着整体经济迅速转入新常态,曾经“有效”的“以量补价”策略开始不再继续适用。

这还只是刚刚呈现的态势变化。因为当此不同阶段快速切换之际,贷款增速在过往惯性作用下,实际还未出现放缓,甚至因为反周期调控需要,货币政策基调还在事实上适度宽松。譬如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16万亿元,在去年已经创下历史新高的基数上,再次同比多增2558亿元。

但是金融行业与实体经济景气度的高度相关性还是迅速得到了验证。近年来,在银行资产规模仍然保持大幅扩张的表象下,另一个更能够直接反映市况变化的同步现象是,几乎所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均大幅上升。譬如以2015年为例,16家上市银行中有7家上升50%以上(4家上升60%以上,最高的上升超过70%),情况最好的3家也都上升近30%。

由不良贷款余额快速上升所反映出的有效信贷需求不足,导致银行几近“最后疯狂”的信贷扩张加速“脱实入虚”,其中最“夸张”的是今年7月份,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4636亿元,而主要是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住户部门中长期贷款竟然增加了4773亿元,占比超过100%。

稍有常识者皆知,这种缺乏实体经济支撑的信贷扩张不仅低效,甚至危险,因此其不可持续性显而易见。同时,如果说以上所述还只是说明,在经济新常态下银行很难再继续沿用以往信贷扩张模式的话,那么从发展趋势来看,当下意在施行的将资金重新“驱赶”至实体经济大布局中,可以留给信贷扩张的余地实则也已非常有限。

这主要是因为,从总量来看,中国非金融企业的杠杆率水平(债务余额占GDP比重)已经高达160%左右,因此整体上面临“去杠杆”而非“加杠杆”任务;另再分部门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在民间投资意愿低落的情况下,国有企业投资增速达到21.1%,但此过程中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据估测已攀升至66.3%这一过高水平。

所以说无论向后看还是向前看,银行通过信贷扩张以维持收入的做法基本都已走到尽头。这对于自股改以来习惯于在经济高速增长“大树”下乘凉的银行而言,意味着真正的 “大考”终于来临。从现在起,中国银行业真正可以长期冀望的盈利增长途径,是且只能是痛下决心,锤炼内功,尽快抛却“狼来了”式的清谈空论,实实在在、老老实实地提高风险议价能力以及扩大中间业务收入占比。

————————————————————————————————————————

2016年第4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6年第4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51 65363495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15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