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博鳌讯 (记者 谢玮) 4月8日—11日,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小镇举行。本届年会主题为“开放创新的亚洲 繁荣发展的世界”。4月8日,在论坛现场,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接受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对资管新规的出台点赞。新规的出台意味着,监管层逐渐注意到金融风险正在由机构风险过度为市场风险,监管也由过去关注机构的核心资本到关注现在的信息透明度是否充分的时代。此外,科技对金融的渗透速度也前所未有。不过,谈及备受关注的区块链,吴晓求直言自己“始终不知道它是个什么鬼”。
吴晓求(《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 摄)
点赞资管新规
3月28日,备受期待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获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深改委)审议通过。
“我们对这样的规定要给出一个赞扬。”吴晓求对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记者表示, 制定规范的、透明的相关规定是非常重要的。财富管理是金融的重要功能,过去我们并没有重视财富管理在金融市场的功能,而是过多重视融资的功能。随着一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其资产结构会发生变化,金融功能也会发生变化。当前金融市场的功能正在从依赖融资功能转变为融资和财富管理功能并重。金融功能的变化,要加强监管,同时金融机构也要随之转变职能。资管新规的制定本身是个认识上的重大进步。
此外,当前我国的金融风险正在由过去的机构风险过渡为市场风险,这就要求对资产新规和管理新规非常重要的就是加强信息披露,这也是非常重点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对这样的规定要给出一个赞扬。
防止独角兽变“毒角兽”
谈及资本市场深化改革,吴晓求表示,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发展的重点和基础。中国要构建现代金融体系,要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国际金融中心是我们的战略目标。这里重要的前提是,我们的资产是有成长性的资产,同时也是全球机构投资者必须配置的资产。我国目前发行标准和发行制度还没有重大的改革,上市标准还在沿用过去的一系列标准。这些标准带有明显的现代工业特征,即重资产、重盈利、重历史、重现状。
如今,在后工业化时期,很多的新型高科技企业,其资产、规模并不是很大,人员也并不多,但有很好的成长性。因此,需要实时调整发行制度和标准。资本市场看重的应该是企业成长性,而不是企业的昨天和现在,当前应加快调整A股发行标准和制度,更重要的是要推进《证券法》等相关法律,要让一些未来具有成长性的“独角兽”公司顺利上市。
3月30日,《证监会关于开展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若干意见》正式发布,宣布创新企业境内发行股票或存托凭证试点正式启动。这被市场视为是迎接独角兽和新经济企业回归A股的重要举措。
“我们要防止由于某一些原因使这些独角兽公司变成了‘毒角兽’公司”,吴晓求表示,这需要在具体规则上做出极为严格的监管规定。但总的来看,改革中国资本市场发行制度、调整发行标准,是资本市场改革的基本方向。
谈区块链,始终不知道是个什么鬼
谈及科技对金融业的影响,吴晓求表示目前中国金融变革主要有两股力量。其一是市场力量,即去中心化、脱媒的力量,它来自于市场,推动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绕开中介直接对接,这是金融市场变革的基本力量。
第二个更重要的力量就是科技金融,科技对金融的渗透也是一种脱媒。市场力量主要通过脱融资的媒来催生市场的发展。而科技是脱支付的媒,通过科技对支付的渗透产生了新的业态。
不过,当被问及对区块链的态度时,吴晓求直言自己“始终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鬼”。
“坦率来讲,我被区块链弄晕了,我始终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鬼,我找了很多人研究区块链,我从三四年前就开始弄这个东西,我至今找了写有关区块链的书的人跟我讲,但我还是没弄清楚,如果我听不懂的话这个东西就很难弄,我始终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吴晓求直言,我并不是很愚蠢,但是有一些人故意把它弄的很悬乎,我对这种金融现象是观望。但是互联网金融的渗透我是持高度的评价,可以看到它的价值。所以科技金融还是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金融业对外开放走向纵深
谈及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吴晓求认为,在未来五年我国金融将深度开放。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对外资在中国设立金融机构,除银行业之外的金融机构持股金融企业的持股限制取消了。金融开放将从机构开始,接着延伸到人民币、市场,这三个维度的开放就是金融开放的全部。我们改革开放的步伐不会停。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
吴晓求还对此次机构改革后“一行两会”架构下金融监管的职责分工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现行机构设置下,央行主要负责宏观审慎管理,制定制度规则,保持金融体系的整体稳定;两会相互协调,负责对微观行为、机构及市场风险的管理,重点监管市场风险和市场行为。此外,在特殊时期,如遇重大危机,金稳委将起到重大事项协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