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星撞地球频率或高于科学家预期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在过去的20世纪中,地球的大气层共经历了3次大体积小行星的冲击,这些小行星最终在半空中爆炸。天文学家原本认为上述这三次强烈的、高速的冲击只是偶然现象,但现在,研究者认为这其实是常态化的现象。他们以今年2月发生在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市上空的爆炸为基础进行了研究。根据他们最新的分析结果:地球遭受到小行星冲击的次数是天文学家之前估计的10倍(尚未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这一观点)。

研究小组推断,车里雅宾斯克市上空爆炸的威力相当于50万吨当量的三硝基甲苯(TNT,一种强力炸药),是投放到长崎的原子弹威力的23倍。除了这颗直径在20米至60米之间的小行星外,研究团队还研究了发生在1908年通古斯河上空的爆炸,其威力相当于300万到1500万吨当量的TNT,他们认为这两个案例其实并不“突出”。

研究者断定:空中大爆炸发生的频率远比天文学家原先预计的要高。加拿大安大略省西安大略大学的行星科学家Peter Brown说,如果这个结论成立,那么发生在通古斯河上空的爆炸将从数千年一遇降为数百年一遇,但是他并不认为空中大爆炸的频率会这么高。鉴于观察到的少量大型撞击天体,Brown认为空中大爆炸的发生频率应该在研究小组推测值的上下三倍之间浮动。

研究者应该很快就能够对是否应适度提升陨星爆炸的威胁性达成一致意见。更多、更先进的望远镜正投入到探索当中,以期为美国宇航局(NASA)的小行星重定向任务提供合适的目标。Brown说:“该任务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完成。”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42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