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电泳PM 2.5处理技术有望破局“十面霾伏”
0
0
收藏
手机阅读
手机版

扫码手机端阅读

欢迎关注
经济网小程序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微信扫码分享

顶部

记者日前在内蒙古天一集团所属公司上派环境发布会上获悉,继袋式除尘和高压静电除尘之后,我国又成功实现介电电泳技术除尘。该项技术用于微、纳米粒子的捕获、富集,并顺利实现产业化。专家称,介电电泳PM 2.5处理装置的成功研发有望破局“十面霾伏”。

环保部门统计,目前PM 2.5的来源中,机动车排放为22%,排在首位。环保部日前发布《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综合防治技术政策》,要求加强对排放检验不合格在用车辆的治理,强制更换尾气净化装置,升级汽车氮氧化物排放净化技术,新生产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应安装尾气颗粒物捕集器。

据悉,利用介电电泳技术开发出的汽车尾气催化/颗粒物捕获装置,可以使尾气P M2 .5的排放浓度减少80%以上,如在怠速状态下尾气平均值由214微克/m 3减少到41微克/m 3,发动机转速达到2500转时PM 2.5瞬间数值由1195微克/m 3减少到213微克/m 3.而发动机排气阻力降低30%,而且不惧铅污染及高温。(钟源)

我要说两句
| 退出
畅言一下
  • 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 中央新闻网站
  •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 公众账号获国家网信办红“V”认证
《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
  • 经济网热线:010-6536341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420
  • 经济网邮箱:jjw@ceweekly.cn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jw@ceweekl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