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杂志 > 中国经济周刊 > 第10期 透视越南制造 总第 830 期 2022年5月30日出版
往期回顾: 查看
封面文章

透视越南制造

从消费电子、服装、汽车配件到农产品等诸多行业,《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的众多投资越南的企业家均给出了相同的结论——越南难以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

“中国干部”管理的越南制造

外资企业在越南是如何管理生产的?随着劳动力成本越来越贵,越南制造的优势又能保持多久呢?

中国三星供应商在越南

三星电子在越南有着特殊的地位,反之亦然。

上市公司在越南抢占先机

世界银行最近报告预测,越南有望成为RCEP成员国中,收入和贸易额增长最快的国家。

越南为何实施“中国+1”外资政策?

越南瞄准中国追赶了几十年,目前其工业体系处于什么发展阶段?作为亚洲制造链条上的一环,越南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未来越南制造能否取代中国制造成为新的世界工厂?

专访商务部研究院专家白明:越南只是一环,产业链仍然以中国为主

在向中国制造学习的过程中,越南跑到了哪里?中国企业能否把丢失的订单抢回来呢?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了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

东南亚VS中西部:产业转移争夺战?

东南亚地区与我国西部地区暂时不存在产业争抢关系。但伴随产业迁移而发生的是产业链的重构,同时随着技术不断升级,低端产业下限也在上移,在未来某一天东南亚与我国西部可能终会存在竞争关系。

“亚洲特斯拉”能撑起越南制造的未来吗?

对于越南来说,外资的“疯狂”投资当然是好事,但也并非没有隐忧。“世界500强”们将数十上百亿美元的资金砸向越南,看中的是用越南廉价劳动力为其代工以压低成本,而不是单纯扶植越南本土制造业的发展。

独家看点

聚焦“共富高峰论坛”

5月20日,初夏时节,一场以“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为主题,由人民日报社和浙江省委共同主办的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高峰论坛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浙江杭州举行。

经济保卫战

非常时期,稳经济保民生成为了各地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场始于今年上半年的稳经济大战,在全国拉开帷幕。

复工复产,上海准备好了吗?

“当下上海正经历着一场艰巨、艰辛、艰苦的抗疫斗争,我们同时在众志成城抗疫情和千方百计促发展两个战役中勇毅前行。”

违规核酸检测机构为何能进合格名单?

从 2020 年初暴发新冠肺炎疫情至今,随着核酸检测的普及,检测机构数量也越来越多,个别核酸检测机构如存在严重违规行为,将严重影响核酸检测质量和疫情防控工作效果。如何监管这些机构合法合规运行,考验监管层智慧。

宁波官场余震未消

据宁波政商界人士透露,褚银良被查或与干预插手工程有关。

疫情下的六一“童”样精彩

夏天来了,带上孩子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呼吸新鲜空气吧,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全景报道

全国新房价格重回两年前

今年以来,很多城市松绑房地产限购政策,房价怎样变化?

信托行业2021年喜忧参半

房地产类信托成违约“重灾区”

宁德时代跌落神坛?

不到半年时间,从“小甜甜”变成了“牛夫人”,跌落神坛的宁德时代到底经历了什么?还能不能东山再起?

IP属地显示后谁慌了?

6块6就能修改IP属地?安全专家提醒风险

“汽车下乡”传闻搅动资本市场

受汽车下乡政策影响较大的微型车市场销量增长100万辆。

保时捷“减配门”再发酵

对此,很多车主都表示不能接受,并已经开始收集材料展开集体维权行动,要求“退一赔三”。

深圳水贝的新故事

集金豆、攒金币是年轻人玩网络游戏时非常熟悉的环节,不过,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了实景“集金豆”。

影视行业遇冷

“减产”明显,影视公司一季报遇冷

这家中国公司为何敢说要做全球顶尖?

最近几年,机器人行业,尤其是面向C端的服务机器人,堪称是“风口中的风口”,但实际上,科沃斯已经默默在此深耕了超过20年。

千金藤素概念股“一日游”

沾上新冠概念受追捧,多家企业连夜澄清

疫情下的上海: 社区多了金发碧眼的外籍志愿者

此轮上海抗疫“战场”上,许多外国友人主动请缨,在居住社区、工作单位做起志愿者,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

港澳青年北上潮流已至

北上创业热情持续高涨,港澳青年偏好什么?

租房高峰下的北京

中介与房主说法不一,房租上涨牵涉两方利益分割

全球经济走向危机边缘?

近日,联合国发布《2022 年中世界经济形势与展望》,该报告称尚处于疫情恢复期的全球经济可能到了一场新危机的边缘。俄乌冲突搅乱了疫情脆弱的经济复苏,推高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并在全球范围内加剧通胀压力。地缘政治和经济上的不确定抑制了商业信心和投资,进一步削弱了短期经济前景。

观察评论

稳增长强大出击

政策已经多管齐下,国务院又通过电视电话会议将责任压实到基层,这当然是中国经济的一个巨大动能。为中国经济能有一个健康的未来,我们首先要保住自己的健康,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让中国经济尽早实现“无疫之忧”的增长。

如何确保美元外储安全?

2022年2月28日,美国及其盟国宣布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的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武器化”,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外汇储备和海外资产的安全性问题。

专栏

巴菲特怎么逆市抄底

巴菲特坚称,没有理由担心他离任后公司何去何从,企业文化占公司的99%。“如果我们有同样的文化,我们从现在开始还会存在100年。”

双周资讯

双周要闻(2022.5.16—2022.5.30)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建会70周年大会暨全球贸易投资促进峰会上发表视频致辞 等

图话|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高质量发展大势未变

4月份疫情对经济运行造成较大冲击,但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改变,稳定宏观经济大盘、实现发展预期目标有利条件较多。

双周人物(2022.5.16—2022.5.30)

本期热点人物有:鲍威尔、王良、沈国军、沈晖。

双周公司(2022.5.16—2022.5.30)

本期热点公司有:腾讯、美的、京东航空 等。

围观#网友剖析海归求职难#

《中国经济周刊》第9期《百万海归求职难》报道刊出后,网友热议如潮。

微吧#网友热议生产线上打工人经历#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通过劳务公司应聘进入重庆京东方工厂,成为一名生产线上的普工,亲历了“打工人”的工厂生活。记者撰写的《京东方打工人》刊发后,引发网友围观。

媒体速览|世行出资300亿美元应对全球粮食安全危机

5月18日,世界银行表示,将拿出300亿美元帮助避免俄乌冲突可能引发的全球粮食安全危机。目前这场冲突已经切断了两个国家的大部分粮食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