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中国经济周刊官方网站  中央新闻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稿源单位

经济网 中国经济论坛

首页 > 杂志 > 中国经济周刊 > 第5期 疫情之下 全球经济共此凉热 总第 778 期 2020年3月15日出版
往期回顾: 查看
封面文章

疫情之下 全球经济共此凉热

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开启“疫情模式”,未来它还会如何演绎?恶化到怎样的程度?如何在疫情中尽量维护经济平稳?这是目前世界各国政府最为烧脑的问题。

中国50 万亿“救市”计划来了!

随着各地重点工程的复工及一批重点项目名单的下发,近50万亿元的投资版图浮出水面。

独家看点

在美留学生讲述:高昂诊疗费下,美国疫情蔓延

迅速增加的确诊病例,让在美的留学生们一时回不过神来。

疫情因何会在意大利肆虐

意大利总理孔特也表示,意政府将要求议会和欧盟批准更高额度的预算赤字,以加大公共投资。

韩国疫情蔓延,各国纷纷对韩采取入境管制

韩国也在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沦陷”了。

航空公司自救:5元机票、发债、送外卖

航班数量断崖式减少,飞行时间锐减,收入微乎其微——对公司而言,损失同样惨重。

安徽“云签约” 八大项目总投资超千亿元

2020年合肥市重大产业项目集中(云)签约仪式在合肥市举行,8个项目集体签约。

广东投资8000亿救市 约一半将投向公共卫生领域

受此次疫情影响,广东省的经济发展规划已经出现了变化。

北京惊现人员聚集:燕郊进京上班排队五小时

燕郊的朋友们说,谁都知道非常时期,要保持距离,珍爱生命,但根本做不到啊。太难了!

湖北又出了“乌龙通告”,这次是潜江!

3月11日,湖北省潜江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连发两份通告,内容却大相径庭。

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世界各国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世界各国也遭受着病毒的侵扰。

全景报道

天风证券收购恒泰证券又一航母级券商面世

对于此次收购,天风证券可谓弹药充足,也适逢天风证券发展蓬勃之际。

新三板改革“王炸”来袭,多家挂牌企业已“动手”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接触的多家新三板企业都在准备申报创新层或者精选层,为未来转板赢得先机。

又见险资举牌!首选目标是金融和地产

与去年相比,今年险资举牌提速明显。

多家公司自吹有新冠肺炎“特效药”,被罚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蹭“瑞德西韦”热点,从速处罚!

这16家公司为何都解聘了瑞华所

近些年,瑞华所频繁被证监会等机构处罚。

海航往事

在王健离开1年零7个月后,2020年2月29日,海航集团官宣:海南省政府牵头会同相关部门成立“海南省海航集团联合工作组”进驻海航化解流动性风险。

北京前两月土拍收入602亿 绿城、华润拿下了半壁江山

在2020年的北京土地转让中,绿城所支付的溢价率处于前列。

吉利今年要“放卫星”?

继特斯拉之后,吉利成为全球第二家“造车+造星”的企业。

茅台又换帅

贵州茅台换帅的消息迅速引起市场广泛关注,高卫东的到来,贵州茅台内部的改革还能否延续下去?

操作系统市场蛋糕怎么分?北京万里红科技的活法

万里红始终致力于自主研发,在国产操作系统、信息安全保密和虹膜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具有核心技术优势。

被套路贷“套”住的小镇青年

突发疫情和监管重压之下,套路贷公司明面上的生存空间变得愈来愈狭窄,其私底下的“逐利”套路则愈发层出不穷。

特斯拉陷“减配门”

特斯拉的一次“失误”恐怕要让中国的“真爱粉”们伤心了。

湖北农产品受歧视被迫“隐姓埋名”?

秭归脐橙、洪湖藕带、潜江小龙虾、宜昌蜜橘、监利黄鳝、蔡甸莲藕、京山桥米……这些都是让你口水直流的湖北味道。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不少地方出现了大量农产品积压在产地、销售受阻的情况,农民损失惨重。

一位武汉市民的忧虑:菜价已然高了,房贷、车贷、花呗怎么办?

武汉封城已经40多天了。这注定是每一个武汉人此生难忘的经历。

深圳市高调、重金力挺中医药

一向以敢于创新著称的深圳市,近日在中医药领域又搞了个大动作。

阿里助力地方政府数字化战“疫”

从全国范围来看,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的技术能力、责任感与一些地方政府的积极举措互为支撑,保证了数字化抗“疫”、生产的顺利。

地产调控会否全面松绑?

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地产松绑的队列之中。

一位中东华侨的“口罩采购记”:中国可能要为全世界生产口罩了

她的“口罩采购故事”,比电视剧都精彩。

观察评论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疫情中升华

当疫情全球扩散之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也越来越响。

要素禀赋结构是新时代有为政府重要抓手

有为政府 “增长甄别和因势利导”的重点已不再是直接驱动要素投入(自己所认定的)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行业或企业,而是应更深入地把握产业发展客观规律,把自己的作用端向前位移,要通过有意识地引导、推动高端要素集聚,加快本地区要素禀赋结构与比较优势变迁,从而在更靠近原点处实现由要素禀赋结构内生的产业升级与技术变革。

货币政策如何一举多得应对疫情全球化

无论内需,还是外需,尤其是促进中国经济“主动性增长动力”,货币政策都具有重大的、财政政策无法替代的关键性作用。

专栏

要建立完善疫情环境下的金融服务响应体系

当有疫情暴发时,动员组织全社会的疫情防控无疑是政府的首要之责,同时最大可能地减少疫情对经济活动的影响也是政府要系统做好回应的当务之急。

服务

宋志平果真“一肚子”MBA

宋志平在《企业迷思》中设置了100个命题、讲述了100个故事、提出了100个观点,梳理出专业化和多元化、有机成长和联合重组、科学管理和人本管理、管理效能和机制动力、持续性创新和颠覆性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利润最大化和价值最大化等共计20对矛盾,它们也是经常困扰企业的迷思。

双周资讯

双周要闻(2020.3.1—2020.3.15)

本期要闻:习近平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等

图话•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下降9.6%

3月7日,海关总署发布最新统计数据,今年前两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4.12万亿元,下降9.6%。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指出:“尽管我国外贸受新冠肺炎疫情和春节假期延长等因素叠加影响,进出口数据有所下降,但从2月份情况看,进出口值在逐旬提升,企业申报报关单量逐旬递增,进出境货运量也在增长。近期全国外贸出口出现恢复势头。”

双周人物(2020.3.1—2020.3.15)

本期热点人物有钟南山、布兰德、董明珠、韦尔奇。

双周公司(2020.3.1—2020.3.15)

本期热点公司有宁德时代、华谊兄弟等

围观·#中国亏本买石油?#

《中国经济周刊》新媒体平台3月11日刊发《中国从俄罗斯购买原油,真的会损失一万亿人民币吗》一文,引网友热议。

微吧·#武汉市民,我们理解你#

《中国经济周刊》新媒体平台3月6日刊发《一位武汉市民的忧虑:高价菜、房贷、车贷、花呗怎么办?》一文,引发网友热议。

媒体速览· 美学者:美国应与中国合作抗击全球疫情

把新型冠状病毒用作抨击中国的大棒,这不是好的对外政策。最重要的是,与中国对立将妨碍国际社会应对疫情的努力。

【CONTENTS】Mar.15 2020ChinaEconomic Weekly

The global financial market has opened an " The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model". How will it happen in the future? How much worse it is? How to maintain economic stability in an epidemic situation? This is the most brain-burning problem for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