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国内大循环强起来#

5月15日,国务院召开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把发展的战略立足点放在做强国内大循环上,以国内大循环的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对冲国际循环的不确定性,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当前全球供应链持续波动、外部需求不稳的背景下,充分发挥我国14亿人口超大规模市场的独特优势,通过做强国内大循环,不仅能够有效对冲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能为经济转型升级开辟新的发展空间。

《中国经济周刊》2025年第11期刊发《国内大循环强起来》封面文章后,网友纷纷热议。

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活水来:做强国内大循环,要加快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我国市场的规模和深度,有赖于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统一的资源要素高效配置,消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加畅通,提高市场运行效率,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长城长:我国经济处于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关键阶段,居民消费率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要通过稳定居民收入增长预期、完善社会保障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使其“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

做强国内大循环,还要做好反内卷

@走出:做强国内大循环,不是说我国要关起门来运行,而是要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更好争取开放发展中的战略主动。

@人从众:做强国内大循环,应抓住几个关键:一是在共同富裕中提升大众消费能力;二是完善相应的保障性政策;三是统筹好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关系;四是在加速稳步提升村容村貌、农业技术变革、拓宽农民增收致富中,形成新动力;五是赋能外贸型企业开拓新市场。

@奇自东:做强国内大循环,还要做好反内卷,防止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一些行业无底线“卷价格”、跟风式“卷赛道”、围剿式“卷人才”的情况,可能引发挤压企业利润空间,破坏产业链和市场环境稳定等负面效应。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