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保持就业、物价总体稳定,保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呼之欲出。这一年,值得我们憧憬与期许。《中国经济周刊》2024年第24期刊发《信心2025》封面文章后,网友热议。
信心是干出来的
@坦克109:对中国来说,2025年是个重要的年份,中国将继续按照自己的节奏深化改革,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信心不会凭空而来。越是风急雨骤,越要从实际出发、从具体入手,抓紧干、务实干、加油干。
@小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前景同样充满信心,预计中国经济将保持稳步增长。中国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中国将在科技创新、绿色转型和高水平开放中持续发挥引领作用。
@大汉:成绩和信心都是干出来的。实干,本身就能营造向上氛围,塑强正向预期,创造未来荣景,我们要牢牢掌握发展主动权,在积少成多中实现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
2025年发展信心增强
@放飞:超八成企业家信心增强。我看过一家媒体对200多位企业家的问卷调查,85%受访企业家对2025年企业和所处行业发展信心增强。其中,约15%的受访者对2025年的发展非常有信心。
@远山石:外企高管对中国的发展有信心。他们希望抓住中国在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的巨大机遇。一些外企高管认为,中国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承诺,有助于营造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增强外国投资者信心,并在外部挑战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远望:“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是2025年重点任务。“提高投资效益”意味着要更加有质量地扩内需,积极回应市场关切,不断完善投资政策工具。据预测,202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可能在3.5%~4.0%,全年资本形成对GDP的贡献率为40%,拉动GDP增速约1.9个百分点,贡献率和拉动率均高于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