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拥北上购物忙,香港人“挤爆”深圳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张燕

随着今年2月内地与香港全面恢复通关以来,香港居民“北上”的热情正在不断升温。

香港特区政府入境事务处的数据显示,12月3日—5日的周末,仅高铁西九龙、罗湖和落马洲支线这三处口岸管制站录得的出境香港居民就达到约13万人次,而同一时间段入境香港的内地访客则只有5万人次。

这三处管制站分别位于往返香港和深圳最忙碌、最频繁的几处口岸。单从数据来看,周末“北上”深圳的香港居民,已经远远超过了“南下”的内地旅客人数。

“周末的深圳是属于香港人的。”在社交平台上,来自深圳本地人的“调侃”从侧面印证了深圳对于香港人的吸引力。随着北上港人增多,粤港两地的人群往来也逐渐从过去的单向旅游转变为双向奔赴。

香港赚钱深圳花,

港人爱上向北“叹世界”

“木屋烧烤、太二酸菜鱼、润园四季椰子鸡、渝拆火锅……”说起深圳的餐饮美食,何欣怡俨然已经是半个“深圳通”,对于她来说,周末去深圳购物吃饭外加美甲按摩已经成为她和朋友们最喜欢的消遣活动之一。

在香港的社交平台上,如何在深圳“吃、逛、玩”的攻略正在变多,而“美甲、按摩、看牙科”也在年轻人中逐渐风靡。

“香港的茶餐厅和西餐当然还是非常棒的,但是深圳毕竟背靠整个内地,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美食,在深圳总会吃到新奇的味道,而且价格要比香港便宜不少。有时我们周末家庭聚会,会七八个人一起跑来深圳吃完饭再回去。”何欣怡对记者表示。

在何欣怡看来,香港虽然是公认的美食天堂,但和深圳比较起来,未免有些单一和一成不变。她私下也会和朋友一起做攻略,看看有哪些没有吃过的饭店,再约好时间一起去深圳“探店”。

与单身的何欣怡不同,已经有两个孩子的任家乐最常去深圳购物的地点不是商场,而是盒马鲜生和山姆会员商店。

“价格比起香港真的要划算很多。”一提到香港和深圳两地日用品以及肉类、海鲜的价差,任家乐就停不下来:“10月底我在盒马买的大闸蟹99元4只,这个价格在香港最多只能买到一只。至于山姆的牛肉、水果,价格更划算,我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不要每次买太多,家里冰箱放不下。”

任家乐告诉记者,像他一样每周往返购物的港人正在逐渐增多。10月,香港巴士公司专门开设了一条新巴士线,往返于香港至前海山姆,上落车点遍布港九新界。

港版支付宝AlipayHK的数据显示,港人第二季度到内地消费金额和笔数环比飙升超3倍,跨境通行趋于频繁,出行、消费数据半年内呈现阶梯式上涨。

随着内地餐饮品牌在香港爆火,部分品牌选择了出境扩张,在香港开设门店。但在两地截然不同的租金、人工费用的影响下,巨大的价差为反向代购提供了空间。以茶饮品牌“奈雪的茶”为例,招牌饮品霸气芝士草莓在香港的售价是48港元(约合人民币44元),而同样一杯饮品在内地的价格则是21元。无独有偶,刚刚在香港开店的杨国富麻辣烫,虽然开业初始就大排长龙,但19.8港元100克的价格仍然让不少港人“望而却步”。

除了相对便宜的价格,吸引香港人过境消费的还有越来越划算的汇率和相对较好的服务。

截至11月21日,中国银行客户端的港元兑人民币汇率显示为0.9193,即100港元可以兑换91.93元人民币,双方汇率基本持平。对于工资平均水平较内地更高的香港居民来说,“香港赚钱深圳花”的购物模式要划算太多。

“随着今年通关后越来越多内地人到香港旅游,大家都看到针对香港服务的差评,我自己也在抖音上刷到。其实香港的服务态度差并不针对内地人,我们自己也常常吐槽,今时今日这样的服务态度是不够的。”何欣怡坦言,在深圳消费,服务员的态度要热情很多,这也是让她频频过关消费的吸引点之一。

深圳罗湖口岸,等待入境香港的本港居民人数较大幅度增加。

深港两地价差诱惑大,

反向代购接单火热

在王莹的朋友圈,昔日在香港万宁、莎莎等店铺扫购化妆品、母婴用品的照片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铺满一地的外卖袋,其中不乏“鲍师傅”“费大厨”“一点点”等内地人耳熟能详的餐饮品牌。而王莹的微信名也同样从昔日的“香港代购”换成了“深港美食跑腿”。

聊到新生意,王莹戏称自己是“与时俱进”。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香港的价格优势、距离优势都让这里成为内地人的“购物天堂”。如今,随着跨境电商、直播购物日渐成熟,再加上汇率变化,香港在零售上的价格优势几乎不复存在,而过去就一直存在的日常用品购物价差则随着外卖跑腿的兴起吸引了大量港人。

“其实港人北上深圳购物并不是什么新闻。10年前我还在香港读书的时候,过关时就经常看到拉着购物车在深圳买菜、买卫生纸的阿婆。”王莹告诉记者,如今内地的产品如此受港人追捧,一方面因为港人对“小龙虾”“酸菜鱼”“鲜果奶茶”这类很少出现在香港的美食充满好奇,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同类产品在香港的售价过高。

“一般我们一杯奶茶会收5~10港元的代购费,其他外卖差不多一次20~50港元不等。即使加上代购费,价格仍然比在香港买要便宜很多。”王莹说。

“在香港日常吃茶餐厅或者吃西餐,可能价位差别感受没有那么明显。但是假设在香港吃一顿烧烤或者火锅,动辄人均都在五六百元。这也是‘反向代购’能火起来的原因,只有价差很大,我们才有利可图嘛。”王莹回忆道,夏天小龙虾受欢迎的时候,她最多一次性拎着6盆做好的小龙虾走过口岸。

两地明显的价格差不仅吸引到像王莹这样的代购“个体户”,也有不少人开始组团做代购。与王莹相比,团队代购更加有组织性和目的性,一般会就单一品牌在同一天内做“团购”,拉低代购单价来提升代购效率和成交单量。这种形式目前在香港也十分受欢迎。以今年上线的反向代购小程序“Open Meal开餐啦”为例,目前注册用户累计已经超过1.7万。

“港车北上”政策实施后,每月北上的香港单牌车平稳上涨,月均涨幅在1万辆次左右。

单向旅游变双向奔赴,

深港居民“串门”忙

越来越多的港人青睐北上消费,一方面是受到深圳“物美价廉服务好”的吸引,另一方面则得益于两地日益密切的联系。

“以前从红磡坐地铁到罗湖差不多要一个小时,车厢里人超级多,还不一定有位置,坐大巴也差不多要两个小时。现在有了高铁,从香港西九龙坐到深圳福田只要15分钟,环境又好又方便。” 何欣怡对记者表示,更加快捷的交通是促使她经常去深圳过周末的动力之一。

高铁之外,随着今年7月“港车北上”政策的实施,从香港开车到珠海的车程时间缩短至40分钟,珠港澳大桥也因此成为港人出行的必经之路。截至11月初,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已累计查验香港单牌车超过11万辆次。

无论是高铁还是珠港澳大桥,“硬联通”的迅速发展拓展了大湾区居民的生活半径,缩短了时空距离,“一小时生活圈”正逐渐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软硬件”联通建设也在提速发展。今年6月,深港公交地铁实现了乘车扫码互联互认互通,使用深圳通、AlipayHK(港版支付宝)、支付宝中任意一个APP,即可在深港两地扫码乘坐公交和地铁。8月30日,深圳通公司与八达通卡公司联合发行的深港互通行卡正式上线,乘客持此卡可实现香港及内地327个城市公共交通的“一卡通行”。

为吸引更多港人“北上”消费,深圳今年出台了不少措施和优惠政策“揽客”。今年以来,深圳举办了不少针对港人的“购物节”“文化月”活动,还推出了专门针对港人的消费券礼包。9月出台的“促消费21条”也提到,要进一步优化港澳游客消费服务。鼓励全市零售、餐饮、住宿、文娱、景区等经营商户面向持“回乡证”的港澳居民推出注册、积分等服务,提供便利港澳游客阅读使用的菜单页面和操作指南;开设口岸与重点商圈和景区间的免费接驳线路;支持港澳居民在深圳办理取现业务和开办内地银联卡,提升数字人民币账户与八达通等港澳第三方支付平台互联互通水平等。

在深圳推出一系列措施吸引港人北上消费的同时,香港特区政府也大力推动“夜经济”,刺激本地市民消费。今年9月,在回应如何应对深圳“新招”时,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曾表示,港人喜好外游很正常,港府将会务实面对,将会增强香港在不同方面的吸引力。

香港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日前回应称,港人喜欢旅游,而疫情期间北上受阻,新鲜感吸引大批港人北上。

“其实从过往多年数字可见,到内地消费、旅行及探亲的入境内地人数,一向都多于由内地来港旅客。目前要做的是尽量吸引更多旅客来港,包括发展具有香港特色的旅游项目。”杨润雄表示,香港并非以价钱吸引游客,而是以特色、文化、大型盛事等吸引游客。

(文中王莹、何欣怡为化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23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