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智能”的亚运会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

“杭州这是已经发展到2046年了?”一位到访杭州的网友在乘坐地铁时被“智慧车窗”震撼后如是评论。看似普通的透明车窗,不仅能显示地铁线路图和列车运行情况,还能提示乘客每个站点的出入口布局、换乘信息、紧急服务等资讯,也可以滚动播出杭州的著名景点和美食照片,让游客随时“种草”。

不止于此,杭州还有能“指路”的交通路牌、可以“问路”的公交站点、仿佛足球飞到眼前的户外裸眼3D显示屏、随处可见的服务机器人,连公园的座椅都有太阳能可以为手机无线充电……

为了服务好市民和游客,杭州真的很“拼”,用创新的数字化和智能化科技把城市“武装”到了每一个角落,甚至有网友评论:“给杭州一个亚运会,还大家一个‘赛博城’。”

杭州亚运会是史上首届提出“智能”办赛理念的亚运会,其“智能”体现在办赛、观赛的方方面面。这场“中国特色、浙江风采、杭州韵味、精彩纷呈”的亚运盛会背后是5G/5G-A、云计算、大数据、AI、大模型、区块链、AR/VR、元宇宙……诸多创新前沿科技赋能助力。最“智能”的杭州亚运会,不仅是运动健儿们“更快、更高、更强”的赛场,更是展示中国创新的绝佳舞台。

大莲花

“数字杭州”打造“智能亚运”

杭州亚运会开幕前夕,记者探访了杭州亚运会信息技术指挥中心和杭州亚运会数字科技体验中心。

据杭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杭州亚运会赛事总指挥部信息技术指挥中心指挥长胥伟华介绍,杭州亚运会创造了多个“亚运首次、全球首个”。比如,杭州亚运会是史上首届实现核心系统100%基于云计算的“云上亚运”,赛事信息仅需5~6秒钟就可以实现发布。

杭州亚运会全球首创一体化数字办赛服务平台“亚运钉”,实现了“一部手机掌上办赛”,可以支持10万人大协同,单日消息发送量超过20万条,单日线上会议近500场。

杭州亚运会用上了全球领先的5G和5G-A(5G-Advanced,也称5.5G)网络,不仅超8万人可以同时在“大莲花”(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畅快上网,还让首条“比5G快10倍”的万兆网络走进现实,也能支持裸眼3D等创新观赛体验。

杭州亚运会依托数字孪生等技术3D建模,结合物联网感知技术,让比赛场馆的每个环节细节清晰可见,能耗、人流、车流等信息都可通过系统实时感知,并对异常设备及突发事件精准定位,让运营维护人员可以实时全方位管理,实现“一屏看全局,一图明数据,一键决千里”。

杭州亚运会面向全球推出首个大型国际综合体育赛事元宇宙,全球首创亚运数字人平台及线上火炬传递,“数字火炬手”突破了1亿人……

“智能亚运的办赛理念与杭州这座‘创新之城’‘数字之城’密切相关。”胥伟华表示。更让人兴奋的是,这诸多“首创”“首个”背后,来自中国创新的不断积累。

比如,杭州亚运会首次采用了基于自主标准的AVS3的8K超高清电视广播与智能信息发布系统技术。据胥伟华介绍,该技术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团队经过多年研发形成,核心芯片从设计到制造都是自主完成,为全世界的电视高清转播共享了“中国方案”。

杭州乃至浙江是中国最具创新力的地区之一,更是全国数字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最“智能”的亚运背后,无疑是数字杭州、数字浙江乃至数字中国绘就出的美丽图景。

“云”上亚运

智能办赛从“云”起,赛事核心系统和转播全面上云

“杭州亚运会用云计算创造了历史,赛事核心系统和转播全面上云,为大型赛事的数字化普及奠定了坚实基础,相信杭州亚运会将乘着科技的翅膀取得圆满成功。杭州让云计算如此完美地与体育赛事结合,也为往后的大型体育赛事提供了一个好榜样。”国际奥委会首席信息科技官艾拉里奥·孔纳(Ilario Corna)在参观杭州亚运会数字科技体验中心时表示。

作为史上首届“云”上亚运,杭州亚运会究竟有何不同?

“杭州亚运会不再需要自建传统数据中心,而是将亚运会赛事核心系统的数十款系统应用全面在阿里云上搭建,这样不必像传统数据中心那样重复搭建和拆卸机房,不仅缩短了应用开发和部署时间,也避免了传统模式下软硬件资源难以共享的问题。”阿里云国际客户成功中心体育项目负责人张大志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据张大志介绍,亚运会赛事核心系统包括赛事管理系统、赛事成绩系统、赛事支持系统,覆盖亚运会54个竞赛场馆及主媒体中心、亚运村、ITCC等非竞赛场馆,为来自40多个国家地区、超过10万注册用户群体提供服务。

“云计算成为亚运会算力基础设施,杭州亚运会的各类智能服务,如智能亚运一站通、亚运钉等应用,以及亚运村的智慧运行平台、信息技术指挥中心的监控系统,都能从云端调用这些数据,并由此实现智能服务。云计算不仅从底层支持赛事系统群,向上支撑云上转播、亚运钉等智能应用,还实现核心系统和应用服务的云上打通,为亚运各类智能应用提供云底座支持,全面服务运动员、观众、工作人员、志愿者等八大群体。”张大志表示。

同时,杭州亚运会也成为首次在“云”上转播的亚运会,预计将在云上传输最大60路高清和超高清信号,总计超5000小时时长。

“与传统卫星转播模式相比,云转播超越了带宽和线下设备限制。云转播的带宽从Mbps提升至Gbps级别,极端情况下甚至可扩容至TB级别,相当于用一秒钟就能传输完500部高清电影。同时,也能提供更丰富的画面信号和剪辑方式,即使没有卫星接收设备的中小型转播媒体也能在云上获取节目,实时在线剪辑当地专属的比赛画面。”张大志说。

数字浙江

观澜路的5.5G万兆体验

5G-A万兆网速、裸眼3D、AR互动……智能观赛炫酷多

9月23日晚,杭州亚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大莲花”有近10万人在现场,每人都希望用手机记录这一历史时刻,并分享给亲朋好友。这也意味着,现场面临巨大的通信网络压力。

能不能让10万人同时畅快上网还发视频?浙江移动杭州分公司网络部副经理楼喆午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针对亚运会开幕式保障,浙江移动经过反复研究、建设和测试,通过全球领先的网络部署与应用,能够确保超8万人在“大莲花”里同时“上网无忧”。

“我们首创精准分区、多频分层、立体组网、超大上行、超窄波束、快速响应的超密组网技术,通过自主研发为每个场馆都打造了超密弹性自呼吸的4G和5G公网,这就像为每个场馆配备了一个可呼吸的肺,可以在赛时‘开足马力’保障现场观众使用网络不卡顿。而且之前,我们的网络已经经过了张信哲演唱会和五月天演唱会的检验。”楼喆午说。

据介绍,中国移动为亚运会提供了AGIS专网、互联网、广播电视转播网、对讲等10类安全可靠的亚运专网,并助力建设了开闭幕式场馆、黄龙体育中心等10个5G+智能场馆。

还不止于此,浙江移动在观澜路上建设了全球首条5G-A万兆网络示范路线。

“为了实现泛在万兆体验,我们采用了超大带宽、超大规模天线阵列、弹性小区(MB-SC)、8流MIMO等创新技术,实现全路段峰值10Gbps,平均5Gbps的体验。可以说,现在的观澜路可能是全球网速最快的一条路。”浙江移动5G技术专家徐林忠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在从奥体中心到亚运村的著名景观大道观澜路上,记者看到了多个5G-A基站,只有信箱大小,轻巧而隐蔽。

相信大家对5G已经不陌生了,那么,杭州亚运会使用的5G-A(也称5.5G)有何不同?据介绍,作为5G通向6G的必然阶段,5G-A网络在速率、时延和连接规模方面相对于5G有10倍的能力提升,实现下行万兆和上行千兆的峰值速率、毫秒级时延以及低成本的千亿物联。

但比5G还要快10倍的网速并不是5G-A全部,强大的网络还带来各种炫酷的观赛体验,比如8K超高清直播、裸眼3D观赛、亚运元宇宙等。

“以裸眼3D为例,3D互联网指所有网上事物信息都以更加真实且全面的三维形式呈现,这意味着数据量以几何级增长,这就要求网络的信息通量也数倍增长。大带宽、低时延、高可靠的网络是基础,可以实时传送三维数据流,实时实现对物理环境和对象的三维重建。5G-A网络的能力跃升正好可以匹配这些需求。”徐林忠表示。

据徐林忠介绍,今年3月,浙江移动就在杭州完成了5G-A技术的超大上行、宽带实时交互、通感一体、无源物联四大关键技术验证,并宣布在杭州启动“双万兆之城”建设,即采用5G-A技术打造下一代新型基础设施,加速5G-A新技术在人联、物联、车联三大产业的升级。

也就是说,不只服务亚运会,在“最快城市”杭州,5G-A还将支持无源物联,可实现全场景物联,更好地服务千行百业。目前,5G-A已经在智慧安防、智能制造、智慧电力、智慧港口等行业进行商用部署。

此外,杭州也为亚运的八方来客做足了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各方面准备。作为全球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杭州亚组委推出的“智能亚运一站通”能让观众真切感受到“智能亚运”。

比如,当观众来到“大莲花”如果找不到座位,只需要打开支付宝调用“智能亚运一站通”小程序,选择AR导航服务,然后将手机摄像头对准前方,屏幕就会在实景画面上标出行进路线。

据蚂蚁集团支付宝亚运数字服务产品总监孟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智能亚运一站通”小程序围绕“食、住、行、游、购、娱”及票务等方面的需求,打通各类亚运场景,集成各类城市服务,为观众提供购票、出行、观赛、住宿、用餐和旅游等28项一站式服务。

“之前参加亚运会这种大型体育赛事,观众可能要下载八九个APP才能完成这些事情。而此次杭州亚运会,只需要从支付宝调用小程序即可,连下载一个新的App都不需要。同时,这也为主办方节省50%以上的研发成本,研发周期至少缩短一半。”孟琰说。

孟琰透露,自2020年上线,截至目前,“智能亚运一站通”用户已超过1亿人,访问次数已超43亿。亚运赛事结束后,支付宝小程序经过适当改造,还可以继续为城市提供数字化服务。

智能亚运既高效与便利,也有温度与温情。数智化带来的所有神奇,既是杭州带给亚运的惊喜,也是亚运留给杭州的财富。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8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