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装备国产替代的喜与忧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志强|湖南报道

“随着医保控费和集采等政策的加持,我国医药装备产业替代进口趋势进入实质性阶段,但同时,高端装备的短板依旧明显,企业应该加速实现高端医学装备自主可控。”开源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蔡明子接受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国家医疗产业政策支持的推动下,医药装备行业运行环境日益改善。医疗器械产品丰富度增加,配套服务体系趋于完善,产业链整合加速,国产品牌效益日益凸显,产业已进入蓬勃发展的“黄金时代”。

国内医药装备企业如何抢抓行业机会?装备国产替代又面临哪些新挑战?

喜:国产替代势头迅猛

不久前,被誉为“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的核磁共振仪器已经研制成功并开始量产,我国这项技术不仅打破了西方技术壁垒,还打破了国外核磁共振仪器公司的价格垄断。

这是我国医疗设备突破和崛起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伴随国产医疗设备整体研发水平的进步,产品核心技术逐步攻克,医药装备产品品质与口碑崛起,部分国产企业已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弯道超车,进口垄断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达9582亿元人民币,近7年复合增速约17.5%,已跃升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医药装备龙头企业之一楚天科技董事长唐岳告诉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国产医药装备和医疗器械替代进口已经开始,且发展势头迅猛。”

唐岳执掌的楚天科技早几年前就布局了高端设备国产替代,但进程很慢。疫情前,下游客户国内疫苗生产企业的设备中,80%以上为进口。随着疫苗生产企业对医药设备需求大增,医药装备企业打开了应用场景。楚天科技产品迅速切入高端领域,承担起了国产替代角色。

以软雾吸入剂灌装机产品为例,其解决了开发新型吸入制剂的药企缺少配套生产装备、生产成本昂贵的痛点。该款产品成功实现特殊制剂装备领域国产化零的突破,实现对国际品牌的替代。

另外一家医药装备企业东富龙公司也受益于国产替代风口,公司多个主要产品各项性能指标都已达到先进水平,不仅在国内市场能够替代进口产品,而且已开始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9月7日,东富龙董事长兼总经理郑效东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随着各类医药改革等措施逐步落地实施,制药装备产业将继续加快创新升级,技术从仿制创新朝着自主创新研发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自主研发产品正在逐步替代进口,向着‘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目标发展。”

为促进行业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唐岳说,政策层面需要大力支持替代进口,打开应用场景,锤炼国内企业的技术。企业层面需要大力投入研发,推进创新,向华为学习。“最终还得依靠硬实力,即企业的创新能力。”

多个采访对象告诉记者,随着技术壁垒逐渐突破,医疗器械市场或将重塑,未来国产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

据国际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发布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较低的人均器械支出和临床渗透率,赋予了医疗器械行业较高的发展空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

新华医疗在2022年年报中也指出,2023 年将迎来医疗器械设备采购的高潮期。多因素推动本土械企的技术创新,未来,国产替代将成行业主旋律,医疗新基建风口已至。

忧:医药装备国产替代面临难题

多位产业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起步较晚,目前与国际医疗器械巨头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在大型、高端医疗设备领域,部分未攻克产品仍存在技术难题。

“在医药装备市场中,国产高端器械仍处于爬坡期。”天风证券医药首席研究员杨松告诉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医药装备的国产替代主要面临技术瓶颈、市场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低、资金投入不足、监管和认证问题等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上述产业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透露,医药装备研发仍有“卡脖子”问题需要突破,比如核心原材料、部件“卡脖子”问题仍然是制约国产医药装备创新发展的核心因素。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在于强化国家基础科研力量,从政策层面鼓励医疗器械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之间开展合作。

唐岳也坦言,当前国产替代主要面临的挑战包括细分赛道领军人才不多、行业技术积累不雄厚、资本市场关注度小、资金投入有限等。

除了研发和人才面临挑战,医药装备国产替代的市场推广也需调整思路。

杨松认为,国产医药装备的推广需要在缩短审评时间和国产医药装备商业化等方面获得政策支持。

多位采访对象告诉记者,医疗器械产品从获得上市许可到商业化落地,涉及销售渠道建设、学术推广和品牌营销等诸多环节,商业化过程漫长且复杂,若不抓住时机,可能耽误快速抢占市场的进程。

此外,我国医药装备产业国产替代除了要突出创新驱动,还需在供给端发力。

蔡明子认为:“从供给端来看,要强化医供协同,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导向,通过合作研发不断提升医药装备性能品质。同时,还需要完善和提高医药装备标准体系,加强医疗信息化建设。不仅是二甲以上医院实现进口替代,二甲以下医院也需要进行渗透。”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3年第18期)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