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谢玮 | 北京报道
在36个试点,个人养老金开闸了。
11月25日,人社部、财政部、国税总局等相关部委宣布个人养老金启动实施,同时公布了36个先行城市或地区名单。
各大金融机构随即开始“同台竞技”。11月28日,多家银行APP已显示个人养老金开户操作入口。当日,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也正式开卖。
“开始我还纠结了一下,到底是在建行开户还是在工行开户。但我忽然意识到,这钱存进去要30年以后才能拿出来,我又犹豫了。”家住北京朝阳的李女士向记者表示,“不过,后来转念一想,以我35岁的‘高龄’,其实只能买20年了!最后还是开了个户。”
李女士的“纠结”反映出了个人养老金账户的关键特点——“强制储蓄”,在未来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养老时才能用,持续投入、税收递延和优惠、复利效应“加持”,个人养老金似乎能让人更体面地养老。
“那么问题来了,一年投入1.2万元个人养老金,20年后我退休时能拿到多少钱?”李女士向记者询问道。
事实上,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收益水平取决于个人选择。目前,个人养老金账户可以购买的产品主要有四大类,包括符合规定的储蓄存款、理财产品、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
随着产品不断丰富,养老保险、养老理财、养老基金和养老储蓄哪种竞争力更强?对个人而言,能买什么,买什么好呢?
各大金融机构开始“抢人大战”
“有好礼!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火热开立中”“开户送现金红包”“开户微信立减金”“开户可参加抽取500元红包,还有机会抽取手机”“非试点城市客户预约也可参与抽奖”……终于可以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各大银行也开始了许久未见的“花式营销”,纷纷祭出 “真金白银”,开始“抢人大战”。
参加个人养老金,需要开通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
公众只能选择一家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经人社部信息平台核验通过后,开立名下唯一一个个人养老金账户,通过自行缴存、自由投资、自享收益、自担风险,并享受国家给予的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福利。
11月18日,银保监会正式发布《商业银行和理财公司个人养老金业务管理暂行办法》,确定首批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机构名单,其中包括23家商业银行和11家理财公司。同日,证监会官网公布个人养老金基金销售机构名录,共37家代销机构入选,其中银行16家、券商14家、独立基金销售机构7家。
从账户制角度而言,银行是非常重要的载体,是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的开立和管理方,同时也是养老储蓄产品的提供方,专属养老保险、养老理财和养老基金等产品的代销方。银行的“迫切”可想而知。此前就有业内人士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直言:“每个人的工资都由银行代发,很自然就可以顺便转入养老保险账户,还可以设置定投功能。”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各大银行都使出了“浑身解数”,“花式抢人”。
开通后能买点啥?基金产品收益率更高?
那么,往账户里转了钱,能买啥呢?
个人养老金账户里的资金将以活期存款的形式留存,享受活期利息。公众可自主选择购买符合规定的个人养老储蓄、理财产品、保险、公募基金等金融产品,自主决定投资计划。
人社部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个人养老金产品目录”显示,目前暂无储蓄类产品和理财类产品数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选择某银行APP开通了个人养老金账户并转入资金。但目前账户内仅展示了养老目标基金产品,养老储蓄、理财、保险等产品都暂未上架。
事实上,这四类产品目前进展不一。公募基金个人养老金产品较多,而受限于试点地区和产品推出进度,更多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和养老保险产品还在路上。
而从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等不同维度来看,四大类产品各具特色,各有优劣。
——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
根据银保监会和人民银行今年7月发布的通知,由工、农、中、建四家大型银行在合肥、广州、成都、西安和青岛5个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单家银行试点规模不超过100亿元,试点期限为一年。
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包括整存整取、零存整取和整存零取3种类型,产品期限分为5年、10年、15年和20年4档,产品利率略高于大型银行5年期定期存款的挂牌利率。储户在单家试点银行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存款本金上限为50万元。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获悉,农业银行已于11月29日在5个试点城市开展特定养老储蓄试点,年满35周岁的试点城市居民即可购买,每人购买的上限为50万元。
农业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特定养老储蓄产品属于储蓄存款,保本保息,受存款保险制度保障。特定养老储蓄产品起存金额低,零存整取起存金额为5元人民币、整存整取起存金额为50元人民币、整存零取起存金额为1000元人民币。
——个人养老金理财产品
2021年9月,银保监会选择“四地四机构”正式启动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自2022年3月1日起,养老理财产品试点范围由“四地四机构”扩展为“十地十机构”。试点地区扩大至北京、沈阳、长春、上海、武汉、广州、重庆、成都、青岛、深圳十地。
中信证券一份研报显示,截至2022年11月25日,存续的养老理财产品共50只,规模合计995亿元。产品具有长期性、稳健性、普惠性的特征。整体业绩表现较为稳健,截至今年11月25日年化收益约3.1%。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
另据中国银保信官网消息,共有6家险企的7款产品入选第一批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包括国寿寿险、泰康人寿、人保寿险、太平人寿、太平养老及国民养老保险公司。根据银保监会相关规定,后续符合条件的产品通过保险条款和费率审批或备案的,可纳入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名单。
记者从国寿寿险公司获悉,截至11月26日17时,该公司已实现36家省级分公司个人养老金产品出单,覆盖所有先行地区。
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收益如何?作为参照,去年开始试点的专属商业养老保险收益情况已由6家试点寿险公司披露。根据相关披露信息,专属商业养老保险为“保底+浮动”的收益模式。其中,稳健型账户2021年年化结算利率在4%~6%,进取型账户结算利率在5%~6.1%。
事实上,相较于基金、银行理财等其他产品,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其实“别有优势”。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指出,一方面,在“打破刚兑”的大背景下,保险产品能“保本保收益”,可以满足低风险偏好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还可抵御长寿风险,普遍保障至终身,也就是所谓的“往后余生,活着有钱拿”。
——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
根据相关规定,在个人养老金制度试行阶段,优先纳入符合条件的养老目标基金;后续及时总结经验,适时逐步纳入适合个人养老金长期投资需求的其他基金。
11月18日,证监会公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和销售机构名录,共有包含40家基金管理人的129只公募基金产品入围,37家基金销售机构入选。11月28日开卖的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均在上述名单内,并增设了Y份额。
所谓Y份额是针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业务单独设立的份额,单独计算并公布单位净值。
国泰君安一份研报显示,在产品收益率方面,基金产品收益率相比储蓄、保险等产品更高。截至11月25日,列入首批个人养老金投资基金产品的129只养老FOF基金中,共有56只有近3年业绩数据。近3年平均年化收益率6.06%,近3年年化收益率区间为2.22%~13.37%。业绩排名前十的基金近3年年化收益率均在9%以上。
综合而言,基金类产品预期收益率相对最高,但收益率波动性也较大,收益和风险并存。
所以,对于李女士关心的“20年后退休能拿到多少钱”,最终还得取决于李女士对投资产品的选择。
在不考虑税收、收益提取等因素的前提下,若每年缴纳1.2万元个人养老金用于投资相应产品,连续缴纳30年,累计投入本金36万元,可大致判断其到期收益。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3%,则到期税前本息总收益约为58.80万元;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5%,则到期税前本息总收益约为83.71万元;若平均年化收益率为8%,则到期税前本息总收益约为146.82万元。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23期)
2022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