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爽剧”路线的《冰雪之名》,如何致敬冬奥?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坤 | 北京报道

1980年春节前夕,黑河落着鹅毛大雪,乡村教师严义国欲回雪乡过年,但大巴停运,无奈之下他以手表为抵押,向大巴司机借来一副老式纯木质滑雪板,背着大包小包,一路滑过山丘和平原,终于回到儿子和学生身边。大家一起在炕上围着小方桌吃饺子时,严义国被学生“为什么有冬奥和夏奥,没有春奥和秋奥”的问题难住,应学生提议,他拧开砖头大小的老式“收音匣子”,一阵沙沙声后,一个男中音播报了中国第一次参加冬奥会(美国普莱西德湖第十三届冬奥会)的消息。

这是《冰雪之名》第一集开头的场景。这部冬奥题材电视剧,开篇即流露出浓郁的东北地域风情,年代感也扑面而来。

1

跳出竞技写竞技

以冰雪运动串起改革开放史

伴随剧情推进,在男主严振华(严义国之子)和女主李冰河搭档练习双人花滑的主线之外,越来越多时代印记开始出现:女主家搬进“干部楼”、国企改革、男主叔叔放弃铁饭碗“下海”、男主姑妈在遭遇下岗潮后再创业……为什么要在一部体育竞技题材影视剧里表现这些内容?

“如果我们都在写竞技,都在写输赢,都在围绕一个项目深挖,只是表现运动员的拼搏,讲他们为国家赢得荣誉,会不会看起来很重复?”该剧总编剧梁振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梁振华介绍了他在破题时的思路:冬奥的竞技项目跟夏奥相比,依赖自然的程度更高,这个戏可能要回到自然当中去,中国的冰雪项目发祥地就是东北,根本离不开这块黑土地,所以一开始就设置了靠雪板驾驭冰雪返乡的剧情。从雪乡走向城市,从城市走向首都,最后走向世界,这样整部戏就以冰雪运动作为红线串起了整个改革开放史。

“我跟主创、投资方沟通完之后,达成了一个胆子比较大的想法。就是通过这部剧,以冰雪的名义来讲述过去我们跨过沟沟坎坎,从曲折走向辉煌的改革开放40年。”梁振华说,“我们在冬奥会上的成就,包括举办冬奥会本身,都是中国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成果。”

梁振华认为,在改革开放历史里面,城和乡之间的关系很微妙,一代一代人从乡村走向城市。

“严振华就是从乡村走向城市的人,李冰河就是城里人,有了城乡结合,从李冰河这边又带出了整个国企改革带来的家庭命运变化。”梁振华说。

《冰雪之名》出品方之一文投控股常务副总经理、文投剧制董事长蔡敏介绍,根据“63 城” 收视率数据显示,该剧开播首日在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同时破 1,收视率最高达到 1.3%,播出第三天起,江苏卫视收视排名稳居第一。另外,该剧在视频平台的播放量也呈现增长之势,截至目前,在优酷、爱奇艺、腾迅视频、咪咕视频总播放量破 2.8 亿。

“这部剧题材比较厚重,剧情背景跨度长,反映在收视率上也是向上的趋势,现在的收视情况应该说是不错的。” 蔡敏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

2

尊重运动的专业性

两代运动员心态已经不同

体育竞技类影视剧面临的一大挑战,就是保证其中的运动元素足够真实和专业。《冰雪之名》在第二集就出现了男女主练习“后内点冰抛两周跳”、“内刃”与“外刃”之别这样的专业内容。

“在竞技层面,我们采访了不下20个专业运动员。”梁振华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说,“我们的专业顾问里有现役国家队的教练组成员,也有很多体育大学的专业教练,他们从文本阶段到拍摄到后期,基本上全程跟进,碰到专业领域问题,我们无条件服从专业。”

据梁振华介绍,除了保证具体的专业技术细节真实、弄清整个行业的运作逻辑,运动员入行的心态也很重要,为此他们采访了一些国际冠军、国内冠军、省级冠军,还有刚入行的冰雪项目运动员,包括送小孩去滑冰的父母。他发现两代运动员心态很不一样。

“你看严振华这一代人(注:20世纪90年代冰雪项目运动员),我认为是负重前行的,包括李冰河,是不是身上背负着来自家庭的使命,还背负着参加冬奥的梦想?包括‘振华’这个名字就带有那个时代的特色。所以严振华做什么都特别拘谨,他不能够失败,因为他失败不起,就特别敏感,有什么东西伤害到他了,他马上就要有反应。”梁振华说,“但是到了严阳(严振华之子),这些年轻的运动员,他们活得很有姿彩,他们去奔跑、去旋转,是他们生命力的一种释放。国家荣誉是建立在他们自我的生命力自由舒张之后,自然而然的结果。他们没有那么多负担,这个可能是时代带给他们的馈赠。”

3

不按“爽剧套路”出牌

体育竞技类型影视剧往往会有一些相对固定的剧情套路:主角树立远大目标—遭遇挫折、坠入低谷—遇到高人指点和朋友鼓励—重新崛起—收获成绩、荣誉、爱情。

但 《冰雪之名》至少在上篇没有按这样的“爽剧套路”出牌,结束时严振华和李冰河分道扬镳,也并未实现自己的冬奥梦想。

“严振华,现在看到好像这个主人公挺颓败的,一直没有那么振作,完全不像爽文主角,没有一点主角光环。”梁振华说,“但是我们这次文学性比较强,留给我们一些感伤惆怅的东西。我觉得生命中存在很多这种无奈,我努力想去攀登,但浑身没有力气;我在拼命呼喊,结果别人听不到;我知道那是终点,但对不起,我走不动了。大时代像一个森林一样,很多人会迷路。”

梁振华还介绍,这部冬奥题材剧讲励志、青春、热血的剧情,安排在了下篇。

“上下篇两个竞技项目代表了不同的情感倾向,上篇,冰上双人滑,缠绵;下篇,短道速滑,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尽在其中,热血感很强。”梁振华说,“上一代的遗憾,通过下一代的奋斗和他们的荣誉得到了弥补,生命的长河奔涌向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2年第3、4期)


2022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2年第3、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