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可鸿蒙”
挑战谷歌争锋苹果,华为欲颠覆旧格局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孙冰|北京报道

如果有一天,HarmonyOS(鸿蒙)真的成为一个通用的主流操作系统,那么2021年6月2日,将会是一个被反复提及的日子。在巨大的期待和不断的质疑中,“鸿蒙手机”终于来了。

6月2日晚,华为正式发布HarmonyOS 2及多款搭载HarmonyOS 2的新产品。华为Mate 40系列、Mate 30系列、P40系列、Mate X2、nova 8系列、MatePad Pro系列等总计近百款设备将陆续展开HarmonyOS 2升级 。

2019年5月,谷歌在美国对华为的贸易禁令之下,开始限制华为对安卓操作系统的使用。作为华为“备胎”之一,自研系统鸿蒙开始步入大众的视野。这套原本只是服务华为自身并主要应用在智能家居、IoT智能终端、汽车、工业互联网等场景的操作系统,对于“极限生存”中的华为变得尤为重要。

很多人把华为将鸿蒙这个物联网操作系统升级为手机操作系统,看作是应对美国制裁不得已而为之的举动,但事实不止于此。从过去到现在,华为都有更大的目标和野心。回顾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从PC互联网时代的macOS和Windows,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iOS和Android,HarmonyOS会在万物互联的新时代留下自己的名字吗?

66 华为发布HarmonyOS 2

华为发布HarmonyOS 2

鸿蒙要的不是替代,是颠覆

“过去开机画面中‘Powered by Android’的字样消失了,HUAWEI之后会出现‘HarmonyOS’的字样,但手机使用起来好像并没有太大变化,可能我目前还没有其他鸿蒙设备吧,炫酷的连接体验还没办法感受。但看完发布会还挺种草的,打算入手MatePad,感觉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娱乐体验。”作为华为手机的多年用户,Alan迫不及待地将自己的P40手机升级成HarmonyOS。

确实,从用户的使用体验角度,从Android切换到HarmonyOS,若单纯使用手机,感受并不会有太大区别。毕竟,华为也要考虑用户的使用习惯,不能让用户有使用障碍和学习门槛。但是,当“鸿蒙手机”与外部的鸿蒙智能家居、IoT智能终端、汽车等其他设备连接交互时,巨大优势就会体现出来。

据介绍,全新的HarmonyOS桌面可以通过上滑APP生成万能卡片,呈现更丰富的信息,省去打开APP的时间;HarmonyOS全新的多设备控制中心,一拉即合,可以带来多个智能终端“无感和顺滑”的全新连接体验,操控多个设备像操作一台设备一样简单。

可能很多人会认为,HarmonyOS的目标是为了替代谷歌的安卓(Android),与苹果iOS争锋,打破双强垄断,成为手机操作系统的新一极。这其实完全误解了华为的意图和野心,就像“5G和4G的区别就是快一点儿?”也是一个很大的误解。

华为鸿蒙和谷歌安卓、苹果iOS其实并不是同一条赛道上的选手。华为从计划推出鸿蒙系统开始,就没有想做一个手机操作系统,因为这种打算,大概率前路凶险。毕竟,想要在老业态颠覆头部企业,几乎是不可能的,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了这一点。

2005年,安卓被谷歌收购,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的开发。2007年11月,谷歌牵头成立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联合了34家公司共同打造安卓智能手机生态。随后,又有数十家公司加入,包括华为。

2007年,苹果正式发布iPhone,iOS系统也正式亮相。2008年,基于安卓平台的第一部智能手机推出。

随后,先发优势导致智能手机市场长期处在谷歌和苹果两强垄断的状态中。死在沙滩上的“前浪”既有微软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统、三星的Tizen操作系统等,也有国内阿里云OS、锤子OS、小米OS等。

但是,这是4G时代的故事,5G时代的到来会不会带来新机会?答案是肯定的。新时代、新技术对新一代操作系统的需求已经呼之欲出。

HarmonyOS从诞生之时就不是针对4G时代,而是希望抓住随着5G到来的万物互联新时代的新机会。看似被美国逼到绝境才启用的“备胎”,实际上是想成为万物互联新时代的崭新操作系统,做旧时代的颠覆者而非挑战者。让“万物皆可鸿蒙”,才是华为真正的目标。

“随着每个人身边的智能设备越来越多,我们已步入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是一个孤岛,每个人、每个设备都是万物互联大陆的一部分。”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

67 HarmonyOS 2 拥有全新的系统架构、革命性的分布式技术、全新的原子化服务、全新的卡片设

HarmonyOS 2 拥有全新的系统架构、革命性的分布式技术、全新的原子化服务、全新的卡片设计、极致的系统性能

鸿蒙能否穿越“16%生死线”?

虽然我们身边的智能终端越来越多,但由于系统的碎片化,导致连接复杂、操控繁琐、体验割裂。既然要做“颠覆者”,HarmonyOS究竟有何不同?

分布式和全场景,这是我们在HarmonyOS的“自我介绍”中反复听到的两个高频词。

所谓分布式,是指鸿蒙系统本质是通过一套分布式系统,让每个设备的操作系统都可以便捷高效地互通协同,从而让一组相互连接并能交换信息的设备形成一个整体,华为消费者业务、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将其称作是“超级终端”。

比如,在鸿蒙系统下,手机、Pad、PC、大屏、耳机、智能家电、汽车……只需要在手机上轻轻一拉,用户就能根据自身需要,任意组装场景化的“超级终端”。

再比如,王成录举例说,目前用户用手机操控一个智能家电,几乎都要下载专门的APP,但现在用户下载安装这种APP的比例还不到10%,即使安装了,真正使用的用户还不到5%。但只要冰箱、烤箱、豆浆机等安装了HarmonyOS,用户只要轻轻触碰手机,就可以调用功能和操控设备,无需再下载APP。一碰配网,一拉即合,让消费者像使用一台设备一样简单。

因为HarmonyOS为不同设备的智能化、互联与协同提供统一语言,设备无论大小,只需一个系统就可以覆盖内存小到128K,大到4GB以上等大大小小的智能终端设备。而对于开发者来说,HarmonyOS可以实现一次开发、多端部署。

而所谓全场景,是指鸿蒙系统可以覆盖“1+8+N”的整个物联网。HarmonyOS技术架构支撑“1+8+N”战略。“1”是指手机,“8”则包括平板、PC、穿戴、智慧屏、AI音箱、耳机、VR、车机,N是指万物互联。

不过,鸿蒙要做的第一件事是闯过“生死线”。

“对于一个操作系统生态来讲,软件使用量和市场占有率是它能否活下来以及能否成功的最核心因素,16%的市场占有率是一条‘生死线’。华为希望能快速跨过这道生死线,但这也意味着我们要在一年内走过别人5到10年走完的路。”华为消费者业务AI与智慧全场景业务部副总裁杨海松表示。

谷歌曾在“2021年Google开发者大会”上透露,目前全球范围内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等活跃的安卓设备数量超过了30亿台。根据多家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的统计数据,安卓系统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为85%左右。由此估算,鸿蒙系统要想跨越16%的生死线,活跃设备数量至少需要突破5.6亿台。

根据华为2020年年报公布的数据,截至2020年12月31日,华为全球终端连接数已经超过10亿,手机存量用户突破7.3亿。

“2021年,华为‘1+8’设备将会全面升级鸿蒙操作系统,预计到年底整体规模超过2亿;同时,我们也会面向第三方合作伙伴进行全面适配,包括智能家居、健康仪器、出行、教育等各类终端,设备数量也会超过1亿。”5月17日,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21华为中国生态大会”上表示。

5月28日,魅族科技通过官方微博宣布,魅族将正式接入鸿蒙系统。而目前其他手机品牌还都处在观望中。不过,如果一旦有类似安卓不再可用的“黑天鹅事件”发生,HarmonyOS将会成为Plan B。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估算,目前全球约1/2的安卓手机是中国品牌,约1/4的安卓手机卖给了中国用户,安卓手机的前十大品牌中有9个中国品牌,而目前谷歌Google Play和苹果iOS有接近38%的收入是中国开发者贡献的……这或许是HarmonyOS和华为的最大底气。

手机“跌倒”,鸿蒙能否支撑华为“由硬变软”?

5G时代的机会华为看到了,谷歌和苹果当然也看到了。操作系统从来都不是技术的PK,更多是生态和商业的比拼。实际上,谷歌和苹果也都在极力将智能生态拓展至汽车、智能家居、家电、IoT智能终端等多个场景。

不过,谷歌虽然早已布局横跨手机、电脑以及物联网终端的全平台系统Fuchsia OS,但其目标和华为鸿蒙系统一样,是为万物互联时代准备的。但Fuchsia OS一直被吐槽进展缓慢,生态自然也无从说起。直到近期HarmonyOS开始加速,Fuchsia OS也开始频频传出即将正式推出的消息。

Fuchsia OS为何进展缓慢?显然并不是技术问题。犹如当年的诺基亚,并不是技术上做不出优秀的智能手机产品,而是在其庞大体系中,功能机带来的利益太多了。诺基亚在智能手机上的每一步积极创新探索,都会被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所制约。

虽然我们并不知道华为能不能成功,但华为确实非常适合做这件事。自主研发能力过硬,软硬件业务完整,而且还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公司……万物互联的核心是连接和通信,这是华为的老本行,这些都能让华为成为这条赛道上一个不容忽视的实力选手。

目前,华为的手机出货量已经跌出全球前五,随着芯片存货的减少,华为手机明年的日子将更为艰难。硬件受挫,系统、生态、平台势必会成为华为消费者业务转型的方向,华为“由硬变软”过程中, HarmonyOS无疑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今年5月,华为一份内部备忘录透露,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呼吁公司员工“敢于在软件领域引领世界”,专注于构建软件生态系统,如鸿蒙操作系统、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等。

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事情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对鸿蒙不吹不黑,好用就换。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1年第11期)

《中国经济周刊》第11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第11期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