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驻村工作队扶贫记

文| 颜朝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后,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一直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抽调精兵强将,组成太钢驻村扶贫工作队全面开展工作,抓党建夯基础、兴产业助发展、聚人心凝合力,使定点扶贫的1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摘帽,村民幸福感和获得感大大增强。

87-1 太钢投资60 万元在包扶的蔡家庄发展养牛项目,项目可带动全村贫困户129户472 人增收脱

太钢投资60万元在包扶的蔡家庄发展养牛项目,项目可带动全村贫困户129户472人增收脱贫。

87-2 太钢帮助包扶的杜家庄村培育发展西洋参项目,目前已建成30 亩大棚,项目可带动全村贫困户91

太钢帮助包扶的杜家庄村培育发展西洋参项目,目前已建成30亩大棚,项目可带动全村贫困户91户321人增收致富。

抓党建,激活脱贫攻坚“内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是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经验。

山西省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太钢驻村扶贫工作队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开展工作的重要路径,全力把党的组织资源、组织优势、组织活力转化为贫困村的发展资源、发展优势和发展活力。扶贫先扶志,扶志先扶“精气神”。

通过走访,太钢驻村扶贫工作队发现,贫困村党建工作不够有力,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不突出,村民没了“精气神”,贫困户等着要救济、要补助。

扶贫工作队于是把目光聚焦到党支部建设上,从抓村支两委、带队伍、强堡垒入手,建立健全了党务村务公开制度、党支部班子议事规则等,梳理划分了职责分工并挂牌公告,真正做到村内各项事务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理论教育、廉洁教育和业务培训;制定党员发展计划,将年轻有文化的创业致富能手吸收入党,为组织增添新鲜血液。种种举措树立了党组织的威信,赢得了村民的认可。

党建工作抓起来了,广大党员成为一支撤不走的工作队。在党员的带动下,村民对影响村容村貌的柴堆、粪堆、石堆进行了清理,还建起了综合文化广场。路好走了、广场靓了、村庄美了,村民们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奔头,精气神提了起来。

兴产业,铺就脱贫增收“致富路”

要脱贫也要致富,产业扶贫至关重要。太钢扶贫工作队坚持问题导向,突出产业支撑,用实实在在的增收提高贫困群众生产的积极性。为了给贫困村脱贫找准发力点,工作队精准入户走访调研,跑遍了各个村的犄角旮旯,掌握民情民意,挖掘发展潜力,最终确定了“企业+贫困户”“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扶贫思路,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娄烦县蔡家庄村有养牛传统,但由于方式落后、种牛质量差,一直没形成气候。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决定因地制宜继续发扬这一传统,把肉牛养殖作为主要脱贫项目。他们帮助村民兴建标准化牛舍、购买优质种牛、建设草料场,还聘请农业专家举办培训班,为村民传授养殖技术。目前,蔡家庄村肉牛养殖业已初具规模,牛肉制品成了“香饽饽”。

除了肉牛养殖,工作队还在村里搞起了光伏发电项目,年收益106万余元。

产业村村有,脱贫路子宽。在工作队的帮扶下,由太钢集团帮扶的河北庄村香菇产业远近闻名,杜家庄村西洋参种植红红火火,大娄则村山羊养殖已成规模。村民看到“扶贫花”开出了“致富果”,脸上都笑开了花,大家在奔小康的幸福路上越走越有信心。

2015年至今,太钢在山西娄烦县开展定点扶贫工作以来,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娄烦、保德的产业扶贫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扶持,截至目前共搭建西洋参种植大棚23个、香菇种植大棚54个、建设牛舍44间,对贫困村实施产业道路修缮、移民新村管网建设等项目,强化龙头带动,引导专业合作社、产业带头人、家庭农场等与贫困户建立产业增收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村村有产业,户户有人管的局面,为全力以赴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多渠道,汇集小康建设“正能量”

保德县腰庄乡铺房墕村2018年前村民生活饮用水都是从很远的取水点手提肩挑,洗衣种菜等就靠积存的雨水,在院里大面积种菜根本不敢想。2018年,太钢扶贫工作队进驻后,实施引水入户工程,惠及全村102户村民。用水方便了,村民们开始在院子里种植有机瓜果蔬菜,搞起了“菜园子”,实现了日常菜品自给自足,仅此一项平均每户每年可降低生活支出800至1000元。

太钢扶贫工作队坚持开发式扶贫和保障式扶贫相统筹,精细管理、精细扶持。

2018年,由太钢集团帮扶的杜家庄村响应政府号召,家家户户种上了红皮土豆。到了收获的季节,由于运输不便、销售渠道不通,土豆眼看要烂在地里,村民们犯了愁。

为了解决土豆滞销的难题,扶贫工作队一方面积极协调申请修路资金,另一方面向全体太钢职工发出了“献爱心——购买扶贫村土豆”的倡议。太钢党委高度重视,组织拟定了消费扶贫采购协议,广泛宣传发动。短短两周时间,太钢干部职工就向贫困户购买了40万斤土豆,把贫困户的滞销土豆变成了致富“金豆”。

借鉴土豆销售的成功经验,整合现有资源,与15个定点扶贫村建立了农特产品包销协议,定期推广销售小杂粮、牛羊肉、山蘑菇、土鸡蛋等农特产品,促进企业力量与帮扶需求有效对接,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扶贫工作队还在扶贫村举办扶贫产业观摩会、乡村文化摄影节,推介宣传乡村文化和农特产品,实现旅游扶贫与消费扶贫的有效融合,走出了一条消费扶贫进企业新路子。

工作队又与15个定点扶贫村建立了农特产品包销协议,定期推广销售小杂粮、牛羊肉、山蘑菇、土鸡蛋等农特产品,帮助村民拓宽致富渠道,太钢消费扶贫的做法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肯定。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3期)


2020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20年第2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