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11”买家电买服装什么的都太平常了。
这天,阿里拍卖平台起拍价逾20亿的上海明天广场房产拍卖引来了数万网友的围观。该拍卖最终只有2位神秘土豪交足2亿保证金拟“剁手”这件超壕标的物。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这笔大买卖的背后卖家是曾经显赫一时的能源巨头华信系,2018年华信系“坍塌”以来,当前再次以破产清算资产“甩卖”引起市场关注。
曾经的浦西第一高楼房产“双11”直降5个亿仍流拍
阿里拍卖平台信息显示,上海明天广场7至32层房产起拍价为20.57亿元,于11月11日12时起拍,已是第二次拍卖。10日晚9点,已有近3万人围观,一位土豪买家报名竞买。该房产评估价为25.7亿元,需缴纳2亿元保证金才可参与竞拍。
此前的10月27日,该房产已拍过一次,当时的起拍价为25.7亿元,虽然吸引了5万多人围观,然而却因无人竞拍导致流拍。
此次“双11”的再次拍卖,该房产起拍价格较上次直降5亿元,降价幅度达20%。网站披露的竞拍规则显示,本次拍卖竞价时间为一天,拍卖开始后也可以交保证金参加竞拍,“至少一人报名且出价不低于起拍价,方可成交。无人报名或出价的,本场拍卖将流拍。”
至当日下午,报名参加竞拍人数仍为一人。彼时,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最终只有一名报名者竞拍,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很有可能以起拍价成交,但前提是该报名者出价且价格符合成交的规则要求。
12日中午12点,该场拍卖结束,结果仍然是流拍。不过,拍卖信息显示,竞拍人又增加一位,一共2人报名参加了竞拍。
曾经问鼎“浦西第一高楼”的上海明天广场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南京西路,左边为人民公园,右边是人民广场,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该大厦高达282米,共60层,由上海国盛集团旗下的上海明天广场有限公司于2003年建成。
此前,华信系公司旗下的上海盛懿投资中心(有限合伙)通过公开拍卖买下明天广场这246套房产,将其改造为办公场所,其中24至32层为中国华信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华信)和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华信)的办公场所。
阿里拍卖网信息显示,目前,该大厦8层部分房产被马里兰商务中心承租,19至22层房产现由上海华信证券和甬兴证券共同使用,其余楼层大多处于空置状态。
背后卖家华信“甩卖”资产引关注
事实上,该拍卖引人注目不仅是该房产的巨额拍卖价格,资产处置单位华信系公司的身影浮出水面更让市场关注。
阿里拍卖网站信息显示,本次拍卖的明天广场246套房产的处置单位为“上海华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15家关联公司合并破产清算案管理人”。
华信作为曾经风光无限又极为神秘的能源巨鳄,尽管在两年前遭遇溃败,但时至今日仍然是资本市场令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出生于1977年的福建人叶简明在靠房地产行业赚来第一桶金后,投身能源行业。2002年,叶简明创立了中国华信,主营能源与金融。
在能源行业低调深耕十余年后,华信开始显山露水。截至2017年,中国华信连续第四年进入《财富》世界 500 强,当年以 437 亿美元的营业收入位列世界500强第 222 位。叶简明彼时也风头无两,频频被曝出与外国政要会谈、洽谈合作等消息。然而,关于叶简明的身世来历、发迹详情等一直为人所猜测,但始终未见权威的报道或消息,华信的神秘也使其显得“高深莫测”。
凭借在中东与东欧的国际合作,最辉煌时,中国华信在海内外拥有三大集团公司,15 家一级公司和一家A股上市公司华信国际(现已退市),年营业收入超过 2000亿元,成为上海民营企业 100 强第一位。
华信的最高光时刻是 2017年9月拟以约90亿美元收购俄罗斯石油公司14.16%的股权,华信因此一度被坊间称为中国“第四桶油”。
然而,快速膨胀的华信在2018年命运发生了转折。
叶简明在2018年3月因涉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副主任委员、甘肃省原省委书记王三运受贿案而无法正常履职后,华信系一夜之间“崩溃”。华信系旗下上海华信2018年9月在关于“16申信01”债券违约的公告中称,由于受控股股东中国华信董事会主席不能正常履职等不利因素冲击,公司正常经营已受到重大影响。
此后,华信系公司不断爆雷,债务违约,各种诉讼、执行、仲裁案不断,旗下的上市公司华信国际也因财务问题被退市。
2020年4月,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宣告中国华信及其3家附属公司上海华信、海南华信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上海华信集团财务有限公司破产。
华信系部分公司的破产清算、资产处理拉开序幕。
在阿里拍卖平台,也可以看到华信系公司的多个资产拍卖标的。今年6月21日,上海华信为资产处置单位的日照港富华国际码头管理有限公司25%股权进行了拍卖,该笔拍卖以成交价60.59万元成交。8月21日,上海华信持有的玻钢院100%股权和1.08亿元债权进行了拍卖,不过该场拍卖流拍。10月10日,该资产再次进行拍卖,共有7人报名竞拍,经过960次出价,以11.49亿元成交。不过,华信国际的多个股权标的资产在近期的拍卖中全部流拍。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21期)
2020年第2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