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侯隽丨北京报道
8月20日下午,中国酒业协会在北京召开了中国葡萄酒行业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反倾销新闻发布会。
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火兴三表示,和2012年酒协申请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调查不同,此次申请对澳大利亚葡萄酒反倾销调查协会将坚持到底。
8月18日,商务部发布2020年第34号公告,决定即日起对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装入2升及以下容器的葡萄酒进行反倾销调查。本次调查通常应在2021年8月18日前结束,特殊情况下可延长至2022年2月18日。
澳大利亚葡萄酒在华井喷发展,国产酒市场份额大幅下滑
“此次反倾销调查申请也是代表国内企业、行业提起,筹备时间已超过半年。从2015年到2019年,国内葡萄酒同类产品市场份额从74.43%下滑至49.58%;销售收入则从466.05亿元下滑到145.09亿元,大幅减少68.87%;行业利润也下降了79.71%。” 火兴三在发布会上如是表示。
据火兴三介绍,作为酒类消费大国和新兴的葡萄酒消费市场,中国市场是包括澳大利亚在内的全球葡萄酒主要生产国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为了抢占和扩大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澳大利亚葡萄酒厂商不惜采取低价、降价的手段向中国市场大量出口葡萄酒产品,大量低价倾销正在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
根据中国酒业协会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葡萄酒产业反倾销调查申请书》(下称“申请书”)显示,2015年中澳两国签署自贸协定后,双方政府公布了葡萄酒等产品未来5年内关税的阶段性减免方案。根据澳大利亚外交贸易部发布的中国关税减免承诺时间表,对于起泡酒以及小于2L容器的进口葡萄酒,关税由14%,在第一年降至11.2%,第二年降至8.4%,第三年降至5.6%,第四年降至2.8%,在2019年降至0。
自此开始,澳大利亚葡萄酒在中国市场呈现井喷式发展,从2015年开始,如2015年前4个月,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量同比上升48%,进口额激增90%;2019年,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金额达到8.2亿美元,超过第二名法国近20%。据海关总署统计,2015年至2019年,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的葡萄酒数量从56642千升至120811千升,规模翻番。
根据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就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澳大利亚葡萄酒至中国大陆的出口额上升了0.7%至11亿澳元,出口量则下滑了17%至1.21亿升(等量于1300万箱9升装)。平均出口额上升了22%至9.07澳元/升(离岸价)。
中国酒协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通过反倾销调查,中国酒协希望,一方面可以消除倾销造成国内葡萄酒产业的损害性影响;另一方面,反倾销也符合公共利益,我国酿酒葡萄主要产区分布在山东、河北、宁夏、新疆和甘肃等地区,对当地及周边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能够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区别于其他酒种,葡萄酒产业属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且不占用耕地,对当地经济、就业具有很强带动作用,目前全国有11个主要产区,约有300万户家庭依靠葡萄酒产业生活。”中国酒协相关人士表示。
澳总理强硬回应,澳洲酒企很焦虑
“对于澳洲葡萄酒在中国倾销的说法,我们完全不认同。澳洲永远不会就主权做出退让。”8月20日,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就此回应。
和莫里森的强硬态度不同,澳洲葡萄酒从业人员非常焦虑和无奈。
“这是我从业20年来的至暗时刻,估计撑不到一个月我的酒庄就会倒闭,政客们就会说,没有人关心我们这些小酒庄的生死。”澳大利亚Australian Grape and Wine公司的酒庄经营者David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他告诉记者在中国宣布反倾销调查之前,澳洲葡萄酒产业已经摇摇欲坠了。
“我们的CEO Tony Battaglene在邮件中预计我们会有30%酒庄倒闭。你知道Australian Grape and Wine不是一个小企业,有2600多家酒庄,也就是说多达七八百家酒庄面临关门的危机。” David说。
据ABC News报道,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澳洲三分之一的酿酒厂正面临倒闭。
本来就受到疫情沉重打击的葡萄酒产业,如今再面临中国的反倾销调查,令很多企业也纷纷发声。
就在反倾销调查启动当日,澳大利亚最大的葡萄酒厂商之一富邑集团(Treasury Wine)表示,将配合中国有关部门的反倾销调查。该公司在声明中表示,将继续保持当前的运营模式,并与合作伙伴共同努力,增加对中国的贡献。富邑集团方面表示,“仍将把中国视为其优先供应的市场,中国市场一直以来都是重要的增长点”。
虽然富邑反应迅速,但是富邑股票当日跌幅超过14%。8月19日,国产葡萄酒产业相关股票出现上涨,其中莫高股份、通葡股份、张裕A三只葡萄酒股票涨停。
澳大利亚天鹅酿酒集团董事长李卫表示,“我们非常重视此事,积极关注,第一时间与相关单位沟通咨询。此次的调查期比较长,目前没有收到任何关于此事的临时措施和相关消息,我们保持谨慎乐观对待,将会维持企业的节奏步伐,正常进行品牌建设,并对渠道经销商体系进行解释沟通。”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6期)
2020年第16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