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20年第13期)
得益于新兴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逐步渗透到医疗器械领域,在精准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将助力服务医疗行业推向高质量发展。
7月11日,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EO顾捷(下称“傅利叶智能”)受邀出席2020世界人工智能健康云峰会AI生物医药专题论坛二“AI变革,医疗新边界”并发表主题演讲《智能康复——迈向未来》。
顾捷在演讲中透露了未来“智能康复港”里的场景:通过傅利叶智能自主研发的核心模块、机器人训练引擎,通过机器人的产品矩阵,帮患者从肩关节到肘关节到腕关节到髋关节等各个部位做精准康复训练,共用一个软件和硬件的平台架构,数据上传后推送最佳诊疗方案给康复治疗师,整个训练过程就像玩游戏一样。最后,机器人还可以跟患者一起回家,每天在家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AI的行业有多大?动辄上百万价格的康复机器人走入社区寻常百姓家,“人人享有康复”的美好愿景要多久才可以实现?《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带着疑问在会后专访了傅利叶智能CEO 顾捷。
傅利叶智能康复港整体解决方案
自主研发降成本,未来买康复机器人就像买洗衣机一样便捷
傅利叶智能2015年7月成立上海总部,2018年在新加坡成立了全球海外事业部,负责海外业务,联动全球合作伙伴建立和发展全球的销售服务网络,在广州、珠海、马来西亚等地建立了子公司。康复机器人产品已经进入全球20个国家,批量出口欧美等国的医疗机构、社区康复中心,为当地用户提供优质的智能康复服务。
经过5年的发展,傅利叶智能逐渐实现从制造智能康复设备向为康复机构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角色跨越。产品已实现覆盖上肢、下肢、踝关节、腕关节等不同部位,同时针对用户不同时期的康复训练,提出“智能康复港”解决方案。
顾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傅利叶已和上海瑞金医院、阿里合作做脑卒中知识图谱,“如果是脑卒中患者要做康复评定,原来需要通过医生根据评定告诉他处方,现在则是通过系统和机器人自动推送给到处方。未来整个智能化的康复港中,人工智能在医疗当中可以落地,可以为基层老百姓提升康复训练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顾捷举例道:很多脑卒中患者手臂神经受损需要恢复,通过穿戴手部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就可以使他的手重新具备抓握能力,结合一些电子化的模块进行一些传统康复训练的升级,把它变得娱乐化,使患者不放弃康复训练。接下来是有氧训练,主动训练和被动训练,通过设备加上数据就可以变成智能化网络,把数据上传到平台当中,将他的每一个动作都记录下来,通过早期训练帮他恢复得更快。
再以外骨骼机器人为例,眼下,国际上生产类似外骨骼机器人的有以色列的Rewalk、日本的Cyberdyne等,产品报价在7万美元~20万美元之间。高昂的价格令人望而却步。
不过,在顾捷看来,未来购买康复机器人,会像买一个洗衣机或电风扇一样简单,患者把机器人带回家,在家里就能做康复训练。
顾捷向记者介绍说:“傅利叶智能自主研发的个人家用版外骨骼机器人争取定价在20万元以内。目前,傅利叶核心模块已经实现产业化,一方面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前沿技术,与芝加哥康复中心、墨尔本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把最先进的技术引进来,另一方面努力打通产业链,主要的生产基地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成本还可以再降,到时候一台外骨骼机器人的售价应该和一个高端轮椅差不多。”
后疫情时期搭建康复产业生态链:备战科创板,资本动作频频
记者注意到,傅利叶智能已先后完成多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IDG、火山石、张江科投、景旭创投、前海母基金、国中创投等。就在今年5月,傅利叶刚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投资方为前海母基金。
顾捷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智能康复领域的技术研发、市场推广以及康复生态体系建立,帮助公司进一步提升实力,从而为客户提供高科技和高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
顾捷坦言,今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较严重的时候,医院康复科室和康复中心无法正常运营,原计划要参加的许多线下展会陆续推迟到下半年甚至直接取消,无法与潜在客户面对面沟通导致失去了很多销售机会,对业务拓展影响较大。
“但危中有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患者的肺部损伤较大,特别是重症患者,出院不代表完全治愈,后续还需要康复训练。随着国内疫情逐渐好转,此时是康复产品大显身手的时候,也是推动业务发展的良好时机,我们的产品研发推进速度不仅没有减慢反而正在加速。”顾捷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据顾捷透露,中国每10万人只有0.4名治疗师,中国的治疗师缺口大概在30万。上海6所高校每年培养的治疗师大概只有300多名,全中国一年培养近万个治疗师,通过人工智能方式,如果提供30万台康复机器人,未来患者就可以享受康复治疗,患者不需要到三甲医院,可以分流到社区,甚至在家里通过智能化康复方式就能获得一部分康复服务。
有报告显示,广义的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则由2014年的2.2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32亿美元,预期年均复合增长率为 46.6%。未来我国康复市场规模达百亿,成长空间巨大。假设未来我国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建设完成,预测未来二级以上医院康复医学科数量近1万所,这里还不包括社区等康复机构,考虑到康复设备单价在数十万至数百万元之间,即使一所康复医学科配一台设备,市场空间将达到数百亿元,成长空间巨大。
今年6月,傅利叶智能成功收购瑞和康医疗,顾捷透露,公司接下来有计划打通C端领域,公司经营范围也将从智能器械提供扩展至服务运营等,未来2~3年力争上科创板。
傅利叶智能是康复产业链上游器械提供商,已形成丰富的产品矩阵,包括上下肢智能机器人、单关节机器人等智能康复系列产品。而瑞和康医疗作为一家三级康复网络建设服务商,深耕康复领域多年,已先后为200多家医院客户提供服务,协助医院构建区域化康复中心,各县级市基层医院能通过瑞和康医疗提供的康复医疗设备、专业的技术运营服务、三级网络的信息化服务,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建立康复科,最大化地实现技术和经济效益的提升。
此次收购瑞和康医疗,傅利叶智能完善的智能康复产业链资源及系列高端智能设备,与瑞和康医疗的线下渠道资源相互叠加,将助力智能康复港、三级康复网络迅速在全国落地,通过数字化康复诊疗系统、医疗技术与运营服务、医疗物联网设备为更多的基层诊疗机构赋能并惠及更多的患者。
“其实中国康复领域需要的不仅是产品,还有很多生态、产业链需要建设,比如说康复机构、康复治疗师等等。 这和汽车产业很类似,要有整车厂,还要有4S店、有高速公路、有驾校。我们愿意来做这个生态的建设者之一,这是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顾捷对记者说。
2020年第1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