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国宝部长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郭芳|北京报道

责编:张伟

编审:姚冬琴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9期)

p41张国宝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I摄影

张国宝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摄影

这是一个很突然的悲伤的消息。

当10月4日下午,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张国宝逝世的消息传出时,我们一度以为,这是个假消息。

因为他应邀为《中国经济周刊》撰写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文章在10月1日刚刚刊发,而就在9天之前,他还亲自与我们确认稿件内容。

但很遗憾,消息很快被确认是真的,许多与其打过交道的各界人士纷纷在社交网络上表达了哀痛和惋惜之情,不吝溢美之词。业界对他的评价较为一致:愿意倾听基层意见、平易近人、勇于担当,难得的能干、正派、专家型领导。

难得的专家型领导

享年75岁的张国宝历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正部级),分管技术引进、基本建设投资、能源交通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国防动员等领域的工作,并兼任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办公室主任和国家能源局局长。在任期间,具体负责制定了铁路中长期规划、船舶工业、汽车工业、钢铁工业、软件产业等发展规划,代表国家发改委向国务院汇报并实施了上千个重大项目,在能源、交通和工业领域颇有建树。

2011年1月卸任之后,张国宝于当年2月增补为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委员;后又担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及受聘为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院长。

在宣布他退休的第二天,习近平主席给他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十一五’时期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是与能源工作强有力的保障分不开的,其中也包含着你的辛勤劳动。希望你今后继续关心能源工作,为我国能源事业科学发展献计献策。”

事实上正是如此,卸任后的张国宝依然活跃在公共领域,为能源发展献计献策。这其中包括,他笔耕不辍,长期为《中国经济周刊》撰写专栏文章逾80篇,即使在美国治病期间,也不曾中断。

2015年初,张国宝曾因患重病远赴美国波士顿麻省总医院治疗。从美国治疗回国后,张国宝亦照常出席公众领域的活动。也因此,当他逝世的消息传出时,外界极为震惊。

今年8月底,他在美国治病的一篇旧闻突然被冠以《退休正部级高官:人生只是一套戏装》的标题再次在网络上被炒作传播。

身边的亲友对此颇为反感。张国宝也在朋友圈提示各位朋友:三年前我在美国治病的照片,未经我本人同意,篡改标题,在网上流传,容易造成曲解。近几天,三年后,某媒体又弄到网上,不知什么目的,请各位朋友勿转发。

一个多月后传来了病逝的消息。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停留在9月24日,孟晚舟引渡案再开庭,他转发并发声支持华为。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过去数年,张国宝在给《中国经济周刊》撰写的专栏文章中记述了他所亲历的那些被称为世纪工程的重大工程项目的决策和建设过程,包括青藏铁路的建设、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特高压输变电等超级工程,以及国家电网、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等发展规划和决策论证建设过程,以及他深邃的思考。

这些专栏文章的相当部分后来被收录进其在2018年出版的《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一书中。

“这些项目的建设构建了中国经济的骨架,这是我感到十分欣慰的。”张国宝在该书的自序中写道:当这些项目从谋划、论证、审批、实施,到一座座桥梁拔地而起,一条条铁路通达东西南北,变成一个个伟大工程项目时,作为参与者的豪迈心情大家可以感同身受。

这些亲历文章有别于官样文章,鲜见宏大叙事,相反,他总是娓娓道来,深入浅出,以小见大,有时还会诙谐地自我调侃。他的亲历故事,既见证了国家的大历史,也充满了人情味。

在长期为《中国经济周刊》撰写专栏文章的过程中,他的专业和严谨给编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几乎每一篇亲历文章,张国宝都会就具体的历史事实反复与相关方面进行核实,亦会就相关细节与所涉及的当事者再三核对,涉及到离任中央领导的文章还会报送其本人审核把关,并会在发表后给他们送去《中国经济周刊》杂志。当然,他也会充分尊重编辑的修改意见,并真诚致谢。

而他刚正不阿的个性也常在专栏文章中显露无遗。在很多重大决策中,争议在所难免,这其中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也有不同利益之间的博弈,有时难免涉及到具体的人,在文章中“点名”很容易得罪人,张国宝当然明白这一点。编辑有时还是会善意提醒“要不要匿名处理”,他会直接拒绝说,“匿名就没意思了,还是要尊重事实。”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作为中俄原油管道谈判的亲历者,张国宝撰文回忆了长达15年的艰难、曲折谈判过程。其中有一个细节是,俄罗斯石油公司谋求上市,要寻找战略合作伙伴,首先想到了中石油。“马凯同志和我主张应趁此机会,争取在俄罗斯石油中多占些股份,这正是我们过去一直争取的。但是中石油更多地从当时的商业利益考虑,认为俄石油股价估高了。后来时任中石油副总经理周吉平向马凯和我报告,说买了俄油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者股票,俄油很感谢我们。我当时听了就很不高兴,当着马凯同志面就说中石油,印度还买了10亿美元,我们的确应该是俄罗斯石油的战略合作伙伴,而且我们过去一直想拥有俄罗斯石油的上游资产,现在不正是机会吗?为什么我们买的还没有印度多?”

他会在文章里直言不讳地批评国内的银行:“我也很生气,我们银行的人就是这样的思维,所以我也不客气地说,你们买美国那么多债券经过哪个部门讨论了?”

徐匡迪评价张国宝,“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即便和有的领导同志意见相左,他也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这样的印象在张国宝撰写的亲历文章中亦“有迹可循”:

“有一次我陪同曾庆红副主席去海南,在三亚,地方安排曾庆红副主席参观三亚市的城市规划。在这种场合,一般介绍人员都会讲这个城市规划如何的好,参观的人也大多数赞扬一番。这次曾庆红副主席参观三亚城市规划展也不例外。大多数人听到讲解,看了展览,都说几句好话。唯独我又讨人不喜欢了。我说了一下我的看法……”

又有一次,他撰文回忆国家大剧院的诞生。因为国家大剧院之后,又出现了颇受争议的央视新大楼,一些老建筑专家上书中央领导。时任副总理曾培炎专门主持召开了一次座谈会,“会议开始后,这些对北京市近年建筑有意见的专家们激烈地发表了一些批评意见,声音基本是一边倒,与会的其他人员,包括中央部委的同志,通常都不愿意在这样的场合当面去撕破脸,反驳专家,大都是随声附和或模棱两可地敷衍几句……(我)发言的时候老毛病又犯了,第一是不愿意讲违心的话,第二改不了‘有话就说’的老毛病。我发言的意思是,在建筑领域也应该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允许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出现,一个城市的面貌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的演变与时俱进。我发言后全场哑然……”

他常在文章中调侃自己说,“老毛病又犯了。”不仅如此,他还会十分豁达地在文章中呈现“本真”,令人莞尔。

例如,在中俄原油管道谈判期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曾让张国宝到他下榻的房间汇报与俄方谈判中俄原油管道的情况。他在文章中回忆说,“胡锦涛主席和夫人刘永清正在吃晚饭,还给了我一块烤红薯,我拿在手里没敢吃。”

他也丝毫不介意谈起像“我对国家大剧院设计方案提的修改意见被嗤之以鼻”这样的“糗事”。“我突然异想天开,想到了贝聿铭设计的大教堂,如果从顶部俯视,引入中国概念,把它设计成一个八卦形状是不是很新颖?我画了一个草图,有一次和朱镕基总理开会时拿给他看,他们看后大概以为我是开玩笑,说:‘你这不是搞迷信吗?’我知道我是班门弄斧,所以哈哈一笑了之。但是我想如果我的这个设想能够直接讲给保罗·安德鲁听,也许他还能采纳呢。”

这是我们所认识的张国宝,一位刚正不阿又豁达有趣、富有人情味的高级别官员。

国宝部长,走好!

 

徐匡迪:我眼中的张国宝

张国宝同志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国家计划委员会工作后分管过多个领域,在30多年间参与过许多重大经济发展规划、政策和重大项目的审批、决策、实施。

我在上海市和中国工程院工作期间,在工作中和他多有接触。

上海市的洋山深水港集装箱码头、长江口航道整治、浦东机场、磁悬浮列车线、城市轨道交通明珠线、外高桥电厂、宝山钢铁厂、漕泾化工区、外高桥和长兴岛造船基地、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等许多重大工程,正是在他分管这些工作期间建设的。这些重大工程项目在论证决策过程中,难免有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

张国宝同志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他总能耐心倾听、实事求是,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即便和有的领导同志意见相左,他也能说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这一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他的很多意见在决策过程中被采纳,而且被以后的实践证明是正确的。

在长期的工作历练中,张国宝同志培养起协调复杂、跨行业、跨省区重大工程的能力。例如,本书中所述的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等,他都在工程领导小组中担任重要工作,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在微观层面,他有扎实的工程技术功底;在宏观层面,他能从全局和长远视角谋划行业的发展。

例如,本书中“将我国建设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一文,他向中央领导提出的把中国建设成世界第一造船大国的建议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他身体力行,从规划到审批并给予实质性的支持,建设长江口、环渤海湾、珠江口三大造船基地。

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造船工业处于低迷的情况下,他力陈国务院领导,支持将黄浦江畔的江南造船厂迁往长江口的外高桥。这些案例体现出了他对经济发展、行业发展的长远思考。他对能源周边外交的深入思考和身体力行极具战略思维。

张国宝同志的主要工作生涯正是我国改革开放40年走过的历程,他把这一时期自己亲历的重大工程和行业发展记录下来,从一个侧面记录了中国改革开放40年筚路蓝缕走过的不平凡的发展道路。

(本文为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为张国宝新书 《筚路蓝缕——世纪工程决策建设记述》所作序,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辑所加。)


2019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