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的包容性日益显现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评论员  葛丰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9期)

据不完全统计,在“十一”长假结束后的近10天时间里,科创板上市委先后要审核多达近10家科创板企业的上市申请,这样的节奏相比过去一段时间有了明显提速的迹象。

伴随发审节奏提速,更多类型的“特殊”企业也在陆续进入审核乃至注册环节。如首家同股不同权的企业目前已顺利通过发审会。此外,目前已有5家企业,正在按照上交所专门用于支持未盈利新药研发企业的第五套标准申报上市。

科创板的生命力有赖其能否做出自己的特色。上述这种正在加速体现的包容性,正是科创板必须具备的特色所在,原因在于:

一方面,从过往情况来看,中国改革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通过增量改革促存量改革,而这种促进作用得以发挥的基本前提,是增量改革本身要切实有效。否则的话,只消看一看此前也曾被寄望成为“中国版纳斯达克”的中小板与创业板的情况就能明白,如果不能在包容性这一点上取得突破性、实质性的进展,新设立的板块不仅很难取得其预期效应,而且其本身,也可能被存量部分逐步同化。因此这个“学费”,科创板不需要也不应该再次支付。

另一方面,再从预期情况来看,科创板之所以被寄予厚望,是因为其精准地把握并着力于补齐我国金融体系很重要的一项缺失。这项重要缺失概言之,就是在各种复杂条件约束下,我们的金融体系经常会表现出某种过度管制的倾向性。而这种曾经在特定发展阶段具备相当合理性的政策倾向,正在随时间推移越来越难以适应形势变迁。

当下中国经济的基本使命之一,就是要努力实现向创新驱动转型。因此,这就需要作为现代经济核心枢纽的金融体系,及时做出相应调整与回应。而这种调整与回应很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对原本较多受制于金融抑制的中小企业、初创企业,给予更具包容性的适当环境。

在之前资本市场包容性不足的条件下,常有人士扼腕叹息一些优秀科技企业只能远赴海外上市,而实际上,相比这些业已取得相当成就的“幸存者”,更值得关注的是数量远多于此的、仍在“挣扎”中的一些有潜力的科创企业,以及中国经济因这种金融抑制而蒙受的潜在效率损失。

譬如说,中小企业是当今世界科技创新与应用的重要力量,但此前曾有数据显示,我国80%的中小企业主要依靠自有资金来开办和扩张,90%以上的初始资本来源于其主要的所有者、合伙发起人和家庭。这种情况与当今科技发展、产业发展趋势的不合之处在于,技术变革和投资通常是间断地以成批形式出现的,如果仅靠内部积累,将越来越难以达到最低限的资金门槛,继而也必然越来越难以跟上全球技术变革的步伐。

所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科创板从其诞生之日起,要解决的就是一个如何以最快速度、最大限度,增进我国金融体系包容性的课题。这个课题如此重要,希望科创板不负众望,不等不靠,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

编审:张伟


2019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19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