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之城”三门峡的文旅魅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 河南省三门峡市报道

编辑:谢玮 

编审:张伟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7期)

2019-年8-月下旬,三门峡大坝正值泄洪时节,几位参观的游客正感受开闸放水的恢弘气势。《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胡巍_-摄

2019年8月下旬,三门峡大坝正值泄洪时节,几位参观的游客正感受开闸放水的恢弘气势。《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唇亡齿寒”“假道伐虢”,这两个成语源于春秋时期晋灭虢的历史事件。位于三门峡市区北部的虢国博物馆,收藏了解读这些历史典故的大量文物。其中, 2001年4月,虢国墓地入选“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大发现”。

“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三门峡的故事最后形成的成语超过150个,这是一个历史厚重、人文资源丰富的地方。”中共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介绍。

8 月 28 日,由中国报业协会、中共三门峡市委、三门峡市人民政府、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联合主办的首届全国党报文旅宣传报道工作研讨会在河南省三门峡市举行。与会的官员、学者及媒体人士共同探讨发展文旅产业,激发文旅消费潜力。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全程参与了此次研讨和调研。

资源型城市谋转型,2000年以来关闭了上千家企业

三门峡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大天鹅之乡、首届《魅力中国城》“十佳魅力城市”、中国摄影之乡,被誉为黄金之都、黄河明珠、文化圣地、天鹅之城。据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介绍:“每到冬天,成千上万只天鹅来三门峡过冬,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今天,这是一座风景秀丽的城市,可是曾经的三门峡却是全国十大污染城市。” 

三门峡是一座因坝而立的城市。1955年7月,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的决议》,确定修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作为苏联帮助中国建设的156个工程项目中唯一的水电项目,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于1957年4月13日破土动工, 三门峡市也随着三门峡大坝的兴建得以命名。

三门峡又是一座因矿产开发而兴的城市,曾依靠资源型产业红火一时,赢得“豫西明珠”的美誉。目前,三门峡已发现矿藏6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50种,保有储量居河南省前三位的有31种,其中“黄”(黄金)“白”(铝)“黑”(煤炭)是三大优势矿产资源,是中国第二大黄金生产基地,铝矾土保有储量居河南省第一位。

据介绍,资源型经济给三门峡带来了巨大财富,也让其陷入“资源型产业结构困局”:产业结构偏重,工业产值一度占全部经济总量的65%,而资源型工业又占工业总量的60%以上;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尽管三门峡水利枢纽提供了大量水电,但煤炭仍占能源消费的79%,长期开采资源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逐渐显露。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三门峡市坚持开放发展和创新发展双轮驱动,着力优化升级黄金、铝及铝深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构建起了传统产业升级发展与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目前全市黄金产量占全国四分之一,氧化铝占全国十分之一,电解铜箔和压延铜箔占全国十分之一强,年产10万辆新能源汽车已获批并顺利投产,新型智慧城市框架形成并率先启动。

“2000年以来,我们关闭了上千家企业,才迎来今天的美好环境,所以大家看到的是一个正在解决问题中的城市,同时是一个正在蓬勃发展,走向经济繁荣、自然环境友好、人民幸福安康的三门峡。” 刘南昌书记介绍说。

虢国墓考古发掘现场如今向公众开放,图为一号车马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虢国墓考古发掘现场如今向公众开放,图为一号车马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所陈列青铜器文物上的龙饰.《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jpg

三门峡虢国博物馆所陈列青铜器文物上的龙饰.《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绿色发展造就“天鹅之城”

在“黄”“白”“黑”三色之外,三门峡还做起了“绿”色的文章。

得益于大自然的恩赐,三门峡市山多、水多、湿地多,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0.7%,是河南省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辖市,且位居中国北方城市前列。同时,黄河绕城而过,为三门峡市留下了2.85万公顷的湿地,为包括白天鹅在内的各种鸟类栖息提供了良好环境。

三门峡市珍惜环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保护生态环境。三门峡市在全国率先以地方法规形式出台了《三门峡市白天鹅及其栖息地保护条例》,为白天鹅创造了更加安全舒适的栖息环境,白天鹅一年比一年多,最多时有6000余只白天鹅在天鹅湖栖息越冬,为三门峡市赢得了“天鹅之城”的美誉。作为全国最大的白天鹅栖息地和观赏区,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因为白天鹅与三门峡结缘。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乡村民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风情、慢生活体验,尤其是物美价廉的优势,日益受到市场热捧。近年来,三门峡市文化旅游部门主动适应市场需求,提出了“以乡村旅游和特色民宿为抓手,有效实施旅游精准扶贫,全力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打造由多种业态构成的豫西山地民宿产业集群。

目前,三门峡市已规划建设民宿27家,总投资超过5亿元。其中,卢氏县的豫西大峡谷秘境·山水隐庐、绿藤居、星空房车营地、汤河温泉山墅等8家民宿已建成运营。

2019年上半年,三门峡接待海内外游客2597万人次,同比增长17.7%;旅游总收入234.9亿元,同比增长18.2%。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达到735万人次,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773户2846人脱贫。

据介绍,到2020年,三门峡市将创建优秀旅游乡镇5个、乡村旅游示范村45个、三星级及以上乡村旅游经营单位30个,培育若干个乡村旅游产业集聚区和旅游田园综合体,使特色民宿和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三门峡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力军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

陕州地坑院景区游人如织。居住于地平面以下,地坑院这一奇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独一无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陕州地坑院景区游人如织。居住于地平面以下,地坑院这一奇特的民居建筑形式在中国乃至世界都独一无二。《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胡巍| 摄

文旅融合助推转型发展

三门峡的旅游产业,不仅得益于日益改善的自然环境,更得益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这里有着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

1920年,瑞典学者安特生第一次来到渑池县的仰韶村时,西方还普遍认为中国没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1921年,安特生第二次造访,在这里发现了彩陶碎片,便在随后的秋天组织考古发掘。在这里被发现的文化被命名为“仰韶文化”。 

2011年11月7日,在当年安特生考古发掘现场附近,仰韶文化博物馆正式开馆,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于一体,成为国内首家仰韶文化专题博物馆。

同样是在渑池县,秦赵会盟的故事从这里走向全国,历经数代不断修缮的会盟台位于三门峡市渑池县,今天也成为一处接待游客的景点。

函谷关历史文化旅游区位于豫秦晋三省交界处的三门峡市灵宝境内,是一处融军事文化和老子文化为一体的国家4A级景区。

函谷关始建于西周,兴盛于战国,鼎盛于秦汉,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和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函谷关不仅是军事重地,还是一座文化圣地。围绕着这座重关名城流传着“紫气东来”“老子过关”“公孙白马”等故事和传说。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正如三门峡市委书记刘南昌所说:“据不完全统计,发生在三门峡的故事最后形成的成语超过150个。”

近年来,三门峡市紧紧围绕“打造文化高地和全国知名旅游目的地”的目标,持续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态势良好。目前,全市有各类文化产业企业2569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园区)10个,文化产业从业总人数3万余人,年总产值近百亿元;A级旅游景区19个(其中4A级14个)、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省级研学旅游示范基地3个,为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9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9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