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首席评论员 钮文新
责编:张伟
编审:郭芳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9年第17期)
《中国经济周刊》首席摄影记者 肖翊|摄
当2019年的时钟进入8月份,我们看到美国ISM制造业PMI爆冷跌破50荣枯线,至49.1,创下2016年1月以来最低水平,加剧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担忧。与此同时,欧元区制造业PMI为47.0,日本制造业PMI为49.3,亦均处荣枯线之下。其中,欧盟制造业PMI已经连续7个月低于荣枯线。
与全球经济景气低迷相比,中国进出口贸易状况相对平稳。从海关总署9月8日公布的数据看,今年前8个月,中国进出口总值20.13万亿元人民币,仅比去年同期增长3.6%。其中,出口10.95万亿元,增长6.1%;进口9.18万亿元,增长0.8%。
从国家和地区的情况看,今年前8个月,中国与欧盟进出口3.15万亿元,同比增长9.7%;中国与东盟进出口2.74万亿元,同比增长11.7%;但是,中国与美国进出口2.42万亿元,同比下降9%。除此之外,中国与拉丁美洲和非洲等新兴市场贸易增长分别达到8.4%和8.8%;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外贸同比增长达9.9%,高出同期我国外贸总体增速6.3个百分点,比重持续扩大至29%,达到历史最高位。
从贸易数据看,欧盟、东盟和美国仍为中国前三大贸易伙伴,而美国收紧对华贸易对中美贸易确实产生了较大影响,从原来的第二大贸易伙伴跌落至排名第三。但总体上看,今天的贸易数据来之不易,说明中国贸易企业用了很大的力气另辟蹊径,克服特朗普政府带来的贸易冲击。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中国内需强度欠佳。8月份,国家统计局给出的中国制造业PMI仅为49.5,前值49.7。这说明,中国无法回避全球性经济增长疲弱的态势,未来经济增长无法依托净出口不断增长,而现在更需要“平衡发展”,内需为重。
平衡中“内需为重”
尽管中国对外贸易情况不甚理想,但前8个月,中国竟录得1.77万亿元的贸易顺差(净出口),同比扩大46%。按照这样的趋势,投资、消费、净出口——经济三驾马车中的“净出口或顺差”应当不会对中国经济构成太大的拖累;但如果贸易顺差是因为内需疲弱、进口减少所致,那这样的净出口(顺差)增长也绝非一种健康现象,而且还会给贸易对手攻击我们的借口。
所以,抑制贸易顺差增长,不该是抑制出口,而应当是扩大进口。中国政府一直在扩大进口方向不懈努力,比如每年一度的进口博览会等。但从根本上说,扩大进口的最佳手段应当是强化内需。只有国内的投资和消费强劲,进口需求才会相应增加,否则哪来的进口需求?
强化内需不只是缩减顺差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应对全球经济各种挑战的必由之路。从当前情况看,美国政府四处点火、挑动贸易战,这对全球经济已经构成严重干扰;加之过去40年金融自由化带给世界246万亿美元的债务(相当于地球GDP的320%),如此低劣品质的资产负债表同样严重制约全球经济增长,它显然需要很长时间的消化、修复。在此背景下,我们很难指望全球经济呈现出积极的增长亮点,所以对中国而言,最直接、最现实的选择就应当、也必然是:不要指望别人,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扩大内需,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2019年9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上半年我国经济延续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增强紧迫感,主动作为,把做好“六稳”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围绕办好自己的事,用好逆周期调节政策工具,在落实好已出台政策基础上,梳理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精准施策。
随后,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向与会者通报了国际国内总体经济形势,并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从货币金融角度布局支持实体经济、拉动内需的各种政策。
有些人因此而认为“中国外需不行了,需要拉动内需去维系经济增长”。其实不该这样看问题。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所谓“六稳”实际是一个系统性安排,而执行过程也是一个“平衡推进”的过程,中央政策倾斜于内需政策,也并不意味放弃外需。
应当看到,中国外贸从数量上看,早已世界第一,但质量如何?我们需要看到的是:中国外贸不再是一个规模、数量问题,而中央更希望外贸同样可以实现高质量的增长,而非简单的规模扩张。正因如此,中国政府一再强调,不采用人民币贬值的方式去拉动外贸增长,这实际是说:中国出口商品更讲求品质,不要低层次的价格竞争。
政策协同
从现在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看,“六稳”工作大致分为四个层次推进。
第一个层次是在稳外资、稳外贸方向,中央政府更多是以扩大开放为抓手大力推动。比如新华社在8月30日发布消息称,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山东、江苏、广西、河北、云南、黑龙江6个自贸试验区,而此次自贸区扩容,将使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更加完善。这不仅会对中国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大有裨益,同时也彰显了中国推动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决心。
第二个层次是在内需方向,这方面的工作安排很多、很细。
首先是涉及眼前亟须解决的民生问题,比如高职院校扩招100万和运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结余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等工作,研究进一步增加高职、技校招生规模和技能培训资金规模;再比如通过落实猪肉保供稳价措施,稳定物价,同时启动对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保护民生基本需求。
其次是在扩大投资和制度改革方向,长短期政策结合,激活经济内需。第一是国务院要求,切实落实简政减税降费措施,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第二是要着眼补短板、惠民生、增后劲,进一步扩大有效投资,今年限额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要确保9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10月底前全部拨付到项目上,督促各地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为体现令行禁止、刻不容缓的工作姿态,国务院不仅决定“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和使用”,而且将提前下达明年专项债部分新增额度,确保明年初即可使用见效,并扩大使用范围,重点用于铁路、轨道交通、城市停车场等交通基础设施,城乡电网、天然气管网和储气设施等能源项目,农林水利,城镇污水垃圾处理等生态环保项目,职业教育和托幼、医疗、养老等民生服务,冷链物流设施,水电气热等市政和产业园区基础设施。
第三个层次是辅之以金融手段,在稳健货币政策的总基调之下,采用“普遍降准+定向降准”的手段,向市场投放长期流动性,引导金融市场更多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将资金更多用于普惠金融,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此外,央行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贷款基准利率LPR的形成机制,将LPR由央行给定改为“依据一年期中期流动性便利(MLF)的利率水平加点报价”形成。把“LPR变革和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加在一起,未来势必推低LPR报价,从而更好引导企业贷款成本的降低,这明显是“常规的内需拉动”措施。
第四个层次是改革,这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层次,它将为中国经济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必须的制度供给。
9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确定的各项改革任务,前期重点是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中期重点在全面推进、积厚成势,现在要把着力点放到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上来,巩固和深化这些年来我们在解决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政策性创新方面取得的改革成果,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这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实施重要农产品保障战略的指导意见》《统筹监管金融基础设施工作方案》《关于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平安中国建设的意见》《绿色生活创建行动总体方案》《国有金融资本出资人职责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涉及诸多方面,并借此充分体现中国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已经把着力点放到了“加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方向。
这些重大举措,不仅为中国如何才能“办好自己的事”给出了答案,而且为未来中国经济如何高质量发展指出了方向。
2019年第17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