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 发布会是“听”的艺术

p82

书摘:发布会是“听”的艺术

傅莹

我开新闻发布会,希望的是自己所传递的声音不仅能让在场的记者听得进去,而且更希望坐在电视机前或者收听广播的老百姓能听懂和接受,甚至能记住一些关键的信息。换句话说,就是让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年龄的受众在观看和收听全国人大新闻发布会的时候,都能听得懂、喜欢听、记得住。

第一个门槛是“听得懂”

这个看似简单的要求,其实最是不易。每年针对整理出来的社会热点和重点问题,我可以从人大常委会和政府相关部门获得大量相应的情况资料。但是,这些都是通常的公文,内容庞杂,语言比较规范和严谨,有些甚至艰涩难懂。我不能用公文化、专业化、理论化的内容去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而是需要把这样的书面公文体转换成通俗易懂的发布会答问要点。

怎么办?一问一答是说话。需要在确保关键信息清晰的基础上,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讲。

首先是讲话要短。在发布会上回答一个问题,控制在3分钟之内是比较恰当的,其间,差不多一分钟转换一个论点效果更好,时间再长或者内容再多,就抓不住人的注意力了。据此,团队在构建答问要点的时候,一个问题不能超过300字,分成三段式,在这个范围内打磨表述方式。

根据我在发布会上实际应用的情况,如果准备得对题,我可以在要点基础上现场发挥,一般讲到600字左右,时间能控制在4分钟之内。如果准备的要点与问题不特别对口,就需要讲更多的话来铺垫,这样就只能部分地使用准备好的要点。遇到毫无准备的问题,回应起来更容易散和啰唆。因此,一般情况下有准备的回应往往内容更加丰满,比毫无准备地现场临时组织语言来回应效果要好。

在发布会上回答问题需要尽量选择大白话,使用与普通人生活相关的表述。记得 2013年准备新闻发布会的时候,我需要考虑“全口径预算决算”改革的问题,查阅了不少资料才初步弄懂。我尝试用家人做实验,拿关于这个问题的专业口径念给他们,看看他们是否能听明白。结果,他们听我念完口径后一脸茫然:你到底想说什么?我重新调整,再试,再调整,直到第四次,我丈夫一边炒菜一边听我说完,回过头来说:“嗯,这次听明白了。”他甚至可以复述一遍。

这个过程对我很有启发。我们的政策和重大改革是为人民服务的,需要让人民了解和理解,才能更好地争取到人民的支持。

因此,当我面对公众的时候,首先需要说明一件事情或者一项改革与大家有什么关系。修改后的答问要点突出了公众最关心的内容,就能抓住人们的注意力了:“实行全口径预算决算,简而言之,目的是要把政府所有的收入和支出都纳入预算和决算,也就是说,要把政府花的每一笔钱都纳入监督,这是我们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一个很重要的举措。”

由此可见,“怎么说”同“说什么”一样重要。

第二个门槛是“喜欢听”

如果说让人“听得懂”是“技术”,那么,让人“喜欢听”就是“艺术”了。想要跨过这个门槛,就要真心与记者和他们背后的公众平等地交流,用拉家常的方式去沟通,大家自然就会喜欢听了。

人们喜欢听什么样的话?我的体会是,人们最喜欢听真诚的话。真诚不是形式,是实实在在的感受,是一种触摸不到却能通达人心的感觉。

当媒体记者有疑问的时候,说明公众有关切,这份关切往往关乎“切身利益”,比如房地产税、《证券法》;可能是“切身之感”,比如食品安全和雾霾;也有可能是“切肤之痛”,比如反家暴和妇女权益保护;甚至可能是“锥心之刺”,比如腐败、冤假错案、个人信息保护;等等。面对人们的关切,发言人需要“人同此心”,才能与大家“心同此理”,让人们接受并认可自己的回应。

让人“喜欢听”,我个人体会,还可以有一些幽默。发言人难免会对记者会环境中的“不可知”因素有恐惧感,因为提问的记者拥有一定的优势,是主动方,而发言人需要靠自己的临场回应来构建结果。这种互动构成发布会的张力,很容易让人有紧张感。有时候,改变气氛最好的办法是幽默。

例如,在 2016年的新闻发布会上,我回答记者关于雾霾的提问时,谈到全国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压力山大”,让公众以非常形象的方式了解我们的立法者。这样的网络语言诙谐甚至俏皮,可以在发布会上营造让人放松的气氛。

但是,选择一些时髦的语言需要相当谨慎和适度。我很少现场临时想到什么说什么,讲出来的话多数是经过学习和了解的。这点要感谢团队中的年轻人和一些智库朋友,他们经常会用新鲜的观点和语言来阐发道理,让我觉得被吸引,从而容易接受他们的想法和建议。这对我非常有益。

第三个门槛是让人“记得住”

要想让人们记住点什么,就必须简洁并且有重点。回答每个问题都需要考虑传递一个什么样的核心要点,这是每个答题中如同灵魂般的存在。要有几个关键句子,让人印象深刻。我和团队在讨论每一个答问时,首先商量的是这个问题“是什么”,先把问题搞清楚,然后商量“说什么”,要传递的核心要点是什么。

以这5年我对反腐败问题的回应为例,媒体乃至公众关心的范围相当宽泛,包括反腐败未来的方向、党风廉政建设、贪腐官员的量刑,如何推进制度化建设和八项规定的长效化落实,如何解决一些官员的懒政问题,还有涉及追逃追赃和国际合作,等等。准备的时候需要面面俱到,但是在新闻发布会的有限时间里,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回答,需要抓住重点。

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角度,需要传递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要加强反腐败制度化建设”,这也基本上可以涵盖媒体关注,可以把公众所关心的相关问题都纳入这个框架里面去。也就是说,只要是涉及反腐败的话题,都可以顺势引向这个核心信息。

(本文节选自傅莹《我的对面是你:新闻发布会背后的故事》一书,内容有删减,标题为编辑所加。)

编辑:牛绮思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41期)


 

2018年第4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41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