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濮韶华:从出口创汇到让国人吃上更多“外国鱼”

36-1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宋杰|上海报道

责编:陈惟杉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33期)

“走出去”与“走回来”对接,一方面,通过跨国并购、合资等多种方式,以获取渔业资源为重点,整合国际远洋渔业价值链;另一方面,把通过远洋捕捞或贸易而获取的优质远洋渔业原始产品或加工产品运回国内,借助冷链物流运输和精深加工等环节,满足国内市场需求,让中国消费者的餐桌“更丰盛”。

这可以说是上海水产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上海水产集团” )对自己40年来发展战略的高度概括。

作为以获取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为核心业务的国资企业集团,在“产业外扩,产品回国”战略引领下,上海水产集团正在努力搭建资源型的跨国产业链,优化国内的水产品消费结构。

近日,上海水产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濮韶华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专访,就集团对顺应国家海洋战略,在改革开放40年中经历的不同发展阶段做了介绍和回顾,并对行业未来做出展望。

36-2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_副本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宋杰 摄

国家远洋渔业政策40年转变:从倾向支持捕捞到鼓励综合投资

《中国经济周刊》: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为什么提出发展远洋渔业?上海水产集团采取了怎样的经营模式?

濮韶华:改革开放从1978年起步,中国的远洋渔业“走出去”始于1985年,我们最初的想法是“走出去”创汇。当时我们的船队到国外捕捞,一方面是为了获取全球的海洋资源为国家创汇,另一方面是把近海可捕捞的渔业资源留给集体经济组织的渔民。

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上海水产集团不仅购买了德国的大型渔船在北太平洋公海作业,还开辟了在非洲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等国家经济专属区的渔场,那时我们的渔获产品主要销往欧美、日本市场,主要关注出口创汇。

世纪之交时,上海水产集团开辟了鱿鱼钓、金枪鱼延绳钓和金枪鱼围网等作业项目。这些项目填补了当时我国渔业捕捞的空白,之前我国没有这样的装备,也没有这样的技术,经过15年左右的积累,我们有了这样的资金和技术的实力,这是一个转折。与此同时,上海水产集团的海外项目发展到了中西太平洋的斐济、马绍尔等岛国,并到南极试捕磷虾。

在大型拖网时代,我们捕捞的阿拉斯加鳕鱼被加工成鱼柳、鱼饼,进入西方国家超市销售,并在中国用作一些汉堡包的原料,但我们只负责捕捞,没有延伸到加工产品的开发,这是根据当时我们的经营业态和国内市场的消费情况决定的。

《中国经济周刊》:改革开放40年来,您认为国家的远洋渔业政策发生了哪些变化?

濮韶华:国家对远洋渔业的政策也经过了不断的调整和优化,最初的目标是换汇和“获取资源”,一方面是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是地域资源。我们去了很多之前没有去过的地方,比如基里巴斯、马绍尔群岛,这两国都没有跟我国建交,但是我们到那里就代表了中国经济的存在。

渔业政策已经从主要倾向支持捕捞,到现在慢慢调整为鼓励建设综合基地,如在海外基地建设码头,包括加油、修理等设施和配套的冷库、加工厂等,今年上半年已经提出了一些项目,下一步还会继续提供这方面的支持。

对此,我个人有两方面的理解,从国家战略角度讲,在渔业政策上,希望把资金从原来偏向捕捞自然资源转到综合投资;从产业角度讲,海洋资源再多也有穷尽的时候,所以远洋渔业捕捞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国家层面也认为有必要进行调整。

通过并购绕过欧盟贸易壁垒

《中国经济周刊》:上海水产集团“走出去”近年来发生了哪些改变?

濮韶华:上海水产集团是上海“走出去”20强国企之一,虽然我们“走出去”的绝对规模可能没有那么大,但是从集团角度看,利用全球资源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服务,无论是营收、投资的比例,还是效益、从业人员的比例都超过50%,也超过了上海很多大的企业集团。

本世纪初,上海水产集团已开始走向陆上,独资、合资开办加工厂,“十二五”期间,昔日“出海型”的“走出去”模式向“上岸型”的发展得到提速。通过跨国并购的资产运作推进上海水产集团改革,如2013年,上海水产集团成功收购摩洛哥希斯内罗海产有限公司,除了4艘有证生产船,还有可持续发展的厂房、冷库等配套设施,改变了早期采用的“入渔他国,在双边合作上,我方提供船只,对方提供资源”的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在摩洛哥专属经济区获取资源的基础,提升了产品和资产价值。

当地人曾说,“美国、韩国、日本的船都是捞完鱼就走了,上海水产集团在捞鱼的同时给我们建立一家非常现代化的工厂,解决了当地人的就业问题。”之前他们只是卖鱼,现在则可以卖经过当地人加工的鱼产品,这些地区过去几乎没有工业,现在有了食品加工业,顺应了所在国的需求。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近几年我们具体实施了一些并购,包括在阿根廷、西班牙等国,其实就是贯彻“一带一路”倡议,利用当地资源,同时又在当地进行投资,为当地带来经济收入,取得共赢。

《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上海水产集团的国际并购发展很快,特别是在阿根廷和欧盟国家。这一重大突破是如何实现的?

濮韶华:“十二五”期间,在国资注资和国家相关政策的扶植下,上海水产集团在船舶更新、捕捞装备上快速壮大,为获取更多资源奠定了基础。在 “产业外扩,产品回国”战略引领下,2014年“上海水产”旗下的上海金优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了阿根廷马德林的阿特玛渔业公司,包括产品品牌、4艘有证生产船和一座标准加工厂,新增年产量10000吨、产值4000万美元的红虾、鳕鱼、鱿鱼等产品。2015年该公司生产的约2800吨阿根廷(船冻)红虾回国销售,成为国内市场消费的新亮点。

由于欧盟的贸易壁垒,长期以来我国海产品进入欧洲市场面临较大阻力。2016年6月,上海水产集团旗下的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出资6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6亿元)全资收购了有100多年历史的西班牙阿尔博股份有限公司(下称“ALBO公司”),获得了终端产品进入欧洲的“入场券”。

ALBO公司是西班牙罐装鱼类产品和金枪鱼快速食品的中高端品牌,有近百种高品质产品主要在西班牙销售,分销渠道遍布西班牙17个行政区,在欧洲其他国家、北美和非洲亦有销售,其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位居西班牙国内前列。本次全资收购,包含ALBO公司的品牌、市场渠道和现代化食品生产流水线,不仅有力提升了上海水产集团在境外的海产品精深加工能力,而且对开拓全球海产品终端市场,增加和优化回国产品的数量和品种结构有着非凡的意义。

2017年,上海水产集团又进一步拓展了阿根廷业务的延伸,引进了(陆冻)原条红虾、去头红虾,通过国内的产品开发加工,形成了包括红虾虾仁、凤尾虾等系列产品,由着眼于资源获取,延伸到覆盖捕捞生产、加工、占有市场和品牌塑造的完整产业链下的跨国经营模式。

年捕捞总量的一半回到国内——让国人吃上更多的海产品

《中国经济周刊》:近年来上海水产集团推行“产业外扩,产品回国”战略的情况如何?

濮韶华:作为以获取世界海洋渔业资源为核心业务的国资企业集团,在“产业外扩,产品回国”战略引领下,上海水产集团正在努力搭建资源的跨国产业链,优化国内的水产品消费结构。近年来,上海水产集团在船队装备上抓紧更新换代,夯实发展基础,远洋捕捞技术、水平、装备等方面得到全面提升,率先使用了直升机探捕等先进捕捞技术,“渔场、渔船、渔具、渔法”已位居中国远洋渔业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作为中国大型金枪鱼围网和大型拖网作业的组长单位,捕捞作业已经走在中国远洋渔业捕捞的前列。

目前,上海水产集团已在海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合资合作公司及办事处,海外投资与经营规模居国内远洋渔业企业前列。拥有80余艘大型远洋拖网加工船、金枪鱼围网船、金枪鱼延绳钓船、大型鱿钓船、捕虾渔船和过洋作业渔轮。常年在太平洋、大西洋等公海和资源国授权的专属经济区生产作业。2017年5月,在上海市政府的战略布局下,上海水产集团与光明食品集团实施了联合重组,上海水产集团融入到光明食品集团后,在转型发展中,依托光明食品集团的战略布局和在经济上的支撑将会更有助于上海水产集团下一步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上海水产集团各种优质自捕海产品回国数量已由2011年的1.5万吨,提升到2017年的7.03万吨,占当年捕捞总量的54.92%,品种有增加、品质有提升。目前已开发形成了中西太平洋深冷金枪鱼系列产品,西非章鱼、墨鱼等软体鱼系列产品,北太平洋牡丹虾、鳕鱼系列产品,大西洋红虾、鱿鱼系列产品,进口三文鱼、银鳕鱼、野生蓝鳍等特种水产系列产品近百种,通过上海水产集团所属的“龙门”“水锦洋”品牌的直营店、“良友”“爱森”便利店,以及电子商务平台和直供宾馆、连锁餐饮等渠道的线上线下互动,不断增加优质海产品对国内市场的有效供给,让市场和消费者越来越多地享受到国家扶持远洋渔业的政策红利,造福百姓,回馈社会。


 

2018年第3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8年第3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