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牛绮思 综合整理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4期)
当下,人工智能(AI)的迅猛发展让不少职场人焦虑,他们普遍担心自己会被AI抢饭碗。但除此之外,一个人们不太熟悉却不可被轻视的问题是,监管者可以在工作环境中利用AI对雇员进行严密管控。比如,亚马逊设计了一款专利腕带,其内置系统能够追踪仓库员工的手部活动,并以振动的方式敦促他们提高工作效率;还有一家叫Humanyze的创业公司销售智能工作证,可以跟踪佩戴该证的员工在办公室的活动,从而分析出同事间的互动情况。
工作中的监控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却缺少相关法律规定这之中该如何收集数据,并且许多员工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都对接受监控毫无戒心。
因此,当监管机构和用人单位衡量AI在工作场景中的应用时,应考虑:第一,数据应该匿名。比如微软有个产品,能做到向使用者展示其个人的工作时间管理,但只会给经理们提供员工时间安排的统计信息。第二,AI的使用应该是透明的。员工们应该被告知自己供职的公司正在使用哪些技术、收集哪种数据,并且公司用于招聘、解雇和晋升政策的算法应接受测试,看是否存在偏见或意外后果等。
【印度财长:比特币在印度不合法】
印度财政部打破多年未对比特币表态的情况,其部长阿伦·贾伊特在2018预算中表示,比特币在印度不合法,也不会成为法定货币。为投资者和千禧一代所追捧的比特币,近年来却让监管者伤透了脑筋,这也体现了自由市场和监管预期之间的冲突。全球的银行监管部门觉得它会削弱主权货币发行机构的地位,因此,印度更偏向把比特币或加密货币定义为一种“资产”。不过也有评论认为,比特币可以被看作一种货币,但必须对其做出足够的约束。印度《今日商业》2018年4月8日
【数字时代,西方的民主还可信吗?】
操控选举听起来是句玩笑话,实则不然,互联网的存在让选举黑客们钻了空子。臭名昭著的哥伦比亚黑客安德烈斯·塞普尔维达(Andrés Sepúlveda)从2005年开始帮自己的“金主”搞破坏,入侵对手党派的电脑,盗其资料、黑其主页,并操纵网络水军引导舆论。没过几年,他通过这门“生意”每月获得的报酬就达到了2万美元。西方所标榜的民主正在被“劫持”,不久前曝光的剑桥分析公司盗取脸书用户数据、操纵美国2016年总统竞选一事也只是冰山一角,它更深层次反映了独裁者和跨国公司组成的联盟对选举质量和民主的破坏。英国《旁观者》2018年3月31日
【美国控枪,这次学生冲在了前面】
一直以来,美国的民主党和共和党在控枪方面都没有什么实际动作。而在今年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克兰校园枪击案发生后,美国首都华盛顿等各大城市的上百万青年和学生举行大规模的主题为“为生命游行”的抗议活动,呼吁政府加强控枪立法。《时代》杂志也以道格拉斯中学的5名学生为封面人物,配以白底大字标题“ENOUGH(够了)”。美国媒体最近一项民调显示,认为应该立法限制枪支使用的美国人从2017年11月的60%上升到68%,而公众对美国全国步枪协会(NRA)的支持率则降至37%。美国《时代》2018年4月2日
2018年第1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