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谢玮 | 北京报道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8年第14期)
视觉中国
2017年3月之后,全国各地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堪称史上最严。即便如此,从近期密集发布的房地产商2017年年报来看,绝大多数主流房企业绩还是迎来了显著增长。
“恒大以前做规模第一,现在要做利润王”
——主流房企业绩继续冲高
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40余家上市房企公布了年报。从已经发布财报的企业看,超八成的公司实现了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长。
从整体业绩情况来看,恒大、万科和碧桂园2017年营收分别为3110亿元、2429亿元和2269亿元,同比增长 47.1%、1.01%、48.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依次为274.3亿元、280.5亿元、260.6亿元,同比增长378.93%、33.4%、126.3%。
不少房企在年报中将利润大幅增长归因于销售额的大增。
从销售额看,以碧桂园、万科、恒大为代表的龙头房企销售额突破5000亿元大关,依次为5508亿元、5299亿元和5010亿元,远超第二梯队。
销售额暂列第四、第五位的融创和保利地产销售额分别为3620.1亿元和 3092.27亿元。销售额超过2000亿元(不足3000亿元)的企业有两家,分别为绿地控股(2901亿元)和中海外(2320.69亿元)。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销售额超千亿元的房企已达到17家。
作为行业风向标,万科、恒大、融创等龙头房企在业绩表现抢眼的同时,也纷纷提前布局企业转型。
“以前恒大做规模第一的房企,现在要做利润王。”3月26日,在业绩发布会上,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表示。“到2020年,恒大要实现总资产3万亿元,年销售规模8000亿元,年利税1500亿元,且负债率下降到同行中低水平。”许家印还透露,从2018年开始,恒大要在战略上积极探索高科技产业。“比如航天、人工智能、生命科学、干细胞、互联网等高科技领域。”
3月27日,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公布了自2017年从王石手中接管万科后的第一张成绩单。郁亮在发布会中强调,中国房价单边快速上涨时代已经结束。“如果房地产企业还是有地就买、不看价格,那之前怎么赚的钱,之后就会怎么还回去。”郁亮表示,行业进入新时代,要告别旧思维,到了必须要做出改变的时候了。
50家房企去年拿地面积增长81.4%
——土地储备继续扩张,拿地重心下沉
在恒大业绩发布会上,许家印预言,到2020年房地产商三甲的销售额门槛将是8000亿至9000亿元;前十位的门槛则为5000亿元。
房地产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已经成为共识,多数企业规模诉求日趋强烈。在这种态势下,去年房企整体拿地再创新高。中国指数研究院统计显示,50家房企2017年招拍挂拿地总金额高达2.24万亿元,同比增长74.4%;拿地面积3754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1.4%。
此前,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表示,土地仍然是开发企业重要的生产资料,但是纯粹依靠土地生长的模式已经到底。在他看来,未来两年房地产企业集中度将进一步增加,开发商数量减少,但不会告别土地开发模式。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发现,2017年碧桂园的拿地热情十分高涨,新增土地投资4794.5亿元,新获取土地预期建筑面积为1.4亿平方米,分别同比增长170.1%和61.2%。截至2017年末,碧桂园已签约或已摘牌的土地储备2.8亿平方米,另有潜在的土地储备约1.42亿平方米。
恒大也在积极补仓。其年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年恒大新购土地储备226幅,并就现有39个项目进一步购买周边土地,全年新购土地储备建筑面积1.26亿平方米。截至2017年12月31日,中国恒大总土地储备项目个数766个,分布于中国228个城市,总规划建筑面积3.12亿平方米。
就拿地策略而言,房企在持续深耕一二线城市的同时,显示出拓展具有机会的三四线城市的特征。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冀以及中部城市群和经济圈成为房企布局重地。
以碧桂园为例,2017年,碧桂园新增881块土地,按面积计算,位于一二线城市与位于三四线城市的比重为31:69。对于未来的战略布局,碧桂园表示,随着国家分级调控出台,房地产市场分化加剧,碧桂园继续发挥项目均衡布局的优势,重点深耕三四线城市。
3月23日,保利地产公告显示,2018年1—2月保利地产新增19个项目,新进入河南许昌和山东德州。保利地产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公司在内地布局的城市增加到94个左右,大部分新增的城市在华东区域,今年则会注意在京津冀的城市下沉。对城市的选择,保利主要看中人口大市和经济强劲的城市。
碧桂园、万科资产负债率已超80%
——降负债成关键词
从主流房企发布的2018年销售目标来看,“不进则退”似乎成为一种共识。
展望2018年,多数主流房企定下了进取的目标。财报显示,恒大2018年销售目标为5500亿元;融创中国2018年销售目标为4500亿元;龙湖地产2018年提出2000亿元的销售目标。阳光城、富力、雅居乐、远洋等企业提出在2018年取得千亿销售额。而一些近几年业绩增长较快的企业,如新城控股,则提出了1800亿元的销售目标。
不过,对于2018年的业绩预期,还有一些企业,如万科、碧桂园,表示不设目标。碧桂园执行董事、总裁莫斌说:“我们不设销售目标,并不代表我们对自己没有要求。”
另一方面,多项金融去杠杆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信托及资管新规将继续对房地产开发商融资产生影响,房企表外和非标融资渠道进一步受限。业绩发布会上,大多数房企也指出了“降负债”的目标。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统计发现,不少龙头房企的资产负债率超过80%,碧桂园、万科的资产负债率分别为88.9%、83.98%,新城控股、融信地产的资产负债率亦超过80%。此外,招商蛇口、龙湖地产及华润置地的资产负债率超过70%。
不过,恒大的净负债率在大幅降低。2017年其净负债率为184%,同比下降248%。恒大方面解释,自2017年已开始由以往高负债、高杠杆、高周转、低成本的“三高一低”经营模式向低负债、低杠杆、低成本、高周转的“三低一高”经营模式转型,核心是大幅降低负债率,增加净资产。许家印称,恒大的目标是2020年负债率降至行业中低水平。
去年以来收购动作频频的孙宏斌也释出“谨慎投资”和“控制风险”的信号。“我一直坚持别乱借钱。因为政策在变,现在整个的资本市场也比较紧,还是要把风险控制好,让负债率降低,让公司安全。”孙宏斌说,“融创资金链会断吗?看看我们的现金流和土地储备,资金链断裂是不可能的。”
2018年第14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