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三省,李强率上海团走长三角深意何在

p72 上海欲借力区域经济,在互补融合中求得共赢

上海欲借力区域经济,在互补融合中求得共赢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大江东工作室 郝洪

责编:周琦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9期)

12月6日至7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市长应勇率领上海市党政代表团走访了安徽合肥、江苏南京、浙江杭州,实地考察科研院所、高新企业、政务中心、特色小镇,两天三地,一路马不停蹄。

此时,距离李强履新上海一个月零一周,距他以江苏省委书记身份率领江苏党政代表团走访浙沪两地一年又两个月。

李强为何对长三角情有独钟?如此高规格考察长三角,上海有何深意?

取经苏浙皖关键词——创新、高标准、区域一体化

从考察线路图来看,上海党政代表团“长三角之行”离不开3个关键词:创新、高标准、区域一体化。

首站合肥,上海市党政代表团考察的两个点都和科技创新密切相关。

在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所,上海党政代表团参观了全超导托卡马、稳态磁场实验装置。前不久,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通过国家验收,这一装置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而且,这一装置上有着我国自主研发、国际独创的组合显微系统和国际领先的科学实验手段。

在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代表团一行了解了人工智能技术最新进展及典型应用情况,希望企业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领域与上海全面深化合作。

在南京,江苏政务服务中心、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吸引了代表团的目光。在江苏,省级各部门网上政务服务窗口与江苏政务服务网无缝衔接,全省超九成政务不见面审批。在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中,“开办企业”“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报建审批”3项平均办理时限,江苏均位列全国首位。

到杭州,代表团考察了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云栖小镇、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和钱江新城城市阳台。

白沙泉并购金融街区在一年时间内,通过危房改造、环境整治,在行政审批、税收、人才营商环境上全方位创新,将杭城名气最大的“城中村”变身为浙江省首个以并购金融为主题的特色街区,目前集聚股权投资类、证券期货类、财富管理类机构100余家。

“高标准”背后的忧患——直面难点、痛点,补齐短板弱项

回溯李强履新以来在上海调研走访踪迹,不难理解上海市党政代表团急行苏浙皖三地所关注的内容。

此前两个月,李强几乎以一周调研一个区的速度,密集走访了上海各地,每到一处,必谈创新,每提创新,必求对标高标准。

单单在浦东调研时,李强就一口气提出了多个“创新”和“高标准”——

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要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特别是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加强改革开放系统集成,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

要打造提升政府治理能力的先行区,找到改革的“难点”“痛点”,更好简政放权、做好“放管服”的大文章,真正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政府更好发挥作用;

要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建设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加快集聚和建设世界一流的大科学设施集群,提高科学中心集中度和显示度,按照规划高标准建设张江科学城。

对“创新”和“高标准”高度关注的背后,是上海强烈的忧患意识。

就在李强履新上海第二天,世界银行发布了《2018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改革以创造就业》。该报告分析并统计了全球190个经济体的营商难易度,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证、登记财产、获得信贷等10个领域。报告显示,中国营商环境排名保持在78位,相较去年,评分有所提高,但是提高幅度不大。

上海是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数据重要来源之一,这份报告对上海而言极具对标价值,而“78”这个名次显然与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的目标有相当距离。

在城市创新力方面,上海的领先优势也遭遇到了挑战。今年8月第二届长江发展论坛发布的“长江经济带城市科技创新排行榜”显示,除云南、江西、贵州外,长江经济带其余8个省市区域与创新能力提升指数均超过10。在长三角中,浙江提升21.92,江苏提升19.12,安徽提升17.74,均领先上海。这3个省份在研发强度上提升的幅度也最大。

上海怎样向先进水平靠拢、缩小差距?

11月8日,李强在浦东考察时,首提“忧患意识”,要求上海干部“紧盯短板弱项,只争朝夕、加倍努力”。

11月15日,李强主持他上任后的第一次区、大口党委书记季度工作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李强要求上海各级领导干部始终瞄准国际最高标准、最高水平调整发展标杆,虚心学习兄弟省区市先进经验,强化横向纵向比较,用更高标准推进上海改革创新各方面工作。

强调区域发展规划对接——借力“一体化”求得发展“加速度”

两天三地,上海市党政代表团所考察的点各有侧重,但有一个话题始终如一,那就是“区域一体化”。

许多人都注意到了李强的“长三角心结”。长期任职浙江,先后主政苏沪,特别的政治履历,李强对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甚为熟悉,在多个场合阐述过融合共赢的发展理念。

在浙江省省长任上时,李强就特别注重融入长三角。主政江苏后,李强率江苏代表团先后赴皖、沪、浙三地学习考察,提出四省市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科技产业合作,加强环境保护方面的合作。

此次率上海市党政代表团长三角之行,除了对长三角区域合作机制、协同市场体系上的关注,李强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提出了更加具体的建议,包括四省市在区域发展规划上的对接,在重大国家战略和改革上的联动,在区域重大专题合作质量上的提升。

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度关注的背后,是上海谋求更高、更快发展的新思路——借力区域经济,在互补融合中求得共赢。

在今年8月举行的第二届长江发展论坛上,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书长郁鸿胜提出一个观点,过去讲经济发展“三驾马车”,这是基于一个行政经济区的判断,没有考虑到区域联动和区域协调。“如今我们从原来的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必须考虑到区域合作与交流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在郁鸿胜看来,长三角区域已经进入了制度合作阶段,是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合作、深度合作。进入合作深水区后,需要通过制度合作改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9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9期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