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被人工智能代替吗?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银昕|杭州、北京报道

编辑:蒋莉莉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6期)

自IBM Watson被称达到医生助手水平之后,又一位智能助医引起了外界关注。

由清华—讯飞联合实验室开发,官方名称为“智医助理”的一位电子医生此前参加了2017年度全国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笔试测试,在全球范围内这是首次让电子医生与人类考生同步参与国家级职业资格认证考试。

清华—讯飞联合实验室于11月14日对外通报了考试结果,经专家阅评,“智医助理”分数为456分。在及格线为360分的情况下,这是一个在全国位居中高等的水平,分数超过了今年安徽省90%以上考生。

清华—讯飞联合实验室主任吴及表示,团队对“智医助理”的训练方式并非“题海战术”,而是针对医考需求研发,使其具备词汇、句子、段落间的多层次推理能力。“应用后将有助于提升医生的诊断精度,缩短诊疗周期。”他同时表示,“智医助理”不会尝试代替医生进行独立诊疗。

对人工智能持谨慎乐观的声音也存在,“我认为这只能证明电子医生的应试能力过关了,在职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拿到中上等的分数,这距离成为一个真正优秀的医生还差得很远。”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院长于广军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应试环境下的语境、规则相对简单和清晰,题目内容也以典型性病案为主,“最考验医生水平的是疑难病症,规则不清晰,需要对复杂的情况进行推敲和判断,这一点电子医生还做不到。”于广军说。

是助手,而非替代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目前与人工智能的一项结合是帮助医生测试儿童骨龄,骨龄判断的传统方式是对照图谱,由医生判断,但问题在于不同的医生对图谱的认知和记忆程度有差异。而人工智能在医学某些领域的影像识别上表现确实明显优于人类,“用人工智能来做医学影像识别是非常好的应用场景。”于广军说。

据了解,自IBM Watson进入上海、天津等地医院之后,外界之前对其过度的吹捧和过高的期望纷纷落空。业内人士分析个中原因,大都认为,Watson是在国外训练完成,以国外专家的逻辑判断构成的知识库为主,到了中国、韩国等地易出现“水土不服”,不符合当地情况;Watson的知识更新并不会自动进行,需要人不断根据现代科学的新进展实现,更新速度比较慢。此外,Watson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逻辑判断,而逻辑判断与灌输给它某种逻辑的专家水平有关。

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Watson目前最强的领域仅限于肿瘤病的诊治。由于肿瘤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分期治疗方案基本一致,“土办法”和“特殊情况”较少,而基于其对病例检索以及影像识别上的超强能力,Watson可以在这个规则相对清晰和单一的领域有较大建树。“IBM的Watson团队从来也没有说过Watson的出现是为了替代人类医生,而是帮助人类医生将专业能力放大和扩展。”李天天说。

“与围棋相比,医学领域的复杂性要高得多。”于广军说,“我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人工智能的发展路径选择肯定是人机合作辅助,而不是简单的替代。”

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目前的问题是分级诊疗不够好,大医院人满为患,小医院门可罗雀,需求与资源恰好形成“倒三角”的资源错配。“与在高端技术上的诊疗环节相比,将人工智能真正用于基层的公众卫生方面同样重要。”李天天告诉记者,与参与诊疗和决策相比,人工智能在医疗资源下沉、在基层解决常见病和多发病方面有更多合适的场景,“我们不能等到肿瘤等重大且复杂的疾病出现了才想起人工智能。”

据介绍,丁香园曾利用人工智能收集人群的血糖指标,在发现异常后及时预警,提示人们及时改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预防高血糖的发生,“人工智能应该向前端去靠,在基础卫生、慢病治疗管理和健康数据的管理上加强应用。”李天天说。

中医中药能否也“智慧化”?

11月15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国际智能医疗大会上,作为承办方的微医(前身挂号网)公布了一款与中医中药有关的智能产品——华佗智能医生的应用情况,备受中医药界人士的关注。

微医创始人廖杰远介绍,华佗智能医生掌握大量的经典验方和名方,通过对病人的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的分析开出处方,由医生直接确认签署使用。“中医最难的就是标准化和复制,而通过大数据和AI,就能够实现传承。我们已经在把中医大师的诊疗标准化,在全国中医中广泛复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华佗会成为一个中医大脑。”

廖杰远称,华佗智能医生2.0版本目前全面投入使用半年多,已经服务了我国超过400家医院,累计处方量超过160万张。服务医院范围主要为我国二三线城市的基层公立医院。

然而,华佗智能医生这种将中医融入智慧化体系的方式是否稳妥,业界对此尚未达成共识。“中医是完全不同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李天天告诉记者,“目前有将中医诊断方法电子化的产品,比如脉诊和舌诊,但仅仅依靠这些,是无法融入智慧医疗体系的。”

作为经营中医医馆多年的人士,和顺堂董事长宋钢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达了中医中药智慧化的担忧。“以前说中医现代化,结果是一帮根本不懂中医的人来做,最后搞成了中医‘西医化’,我怕在这次智慧化的浪潮中又要重蹈覆辙。”

在宋钢看来,以对西医的智慧化方式做中医智慧化不可全盘否定,但背后的风险也很大。“这种方式会有些作用,通过一些数据的输入,机器根据病情,再根据已经掌握的经方和病案做出诊断和治疗方案,部分病是可以治疗的。但这会失去中医的精髓,导致一些特别好的治疗手法,在治疗疑难病症时失传了。”宋钢说,中医中药目前的重点仍然是保存和传承。

——————————————————————————————————————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6期封面

《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46期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