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计划投资300亿元 并购子基金落地在即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加速“开花结果”

《中国经济周刊》 记者 姚冬琴|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3期)

3月13日,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落下了成立半年以来的第三子——斥资18亿元投入中国国航定向增发。

在此之前,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还参与了中信建投证券港股IPO的基石投资和中国中冶的定向增发,均获得了资本市场的高度关注。

上述三笔投资总额约26亿元。近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在前期大量项目储备的基础上,2017年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将加速“开花结果”,预计完成300亿元左右的投资额度。

作为由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基金,国企结构调整基金是名副其实的基金“巨无霸”——总规模3500亿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股权投资基金。它的股东阵容堪称“豪华”——由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诚通集团”)牵头,联合中国邮储银行、招商局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石化、神华集团、中国移动、中国中车、中交集团和北京金融街投资集团共同发起。

这只基金的使命和目标,从它的名字就可以清晰看出。去年9月26日的成立大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指出,设立国企结构调整基金,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企国资改革、优化中央企业布局结构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从成立伊始就确定的原则是坚持市场化、商业化、专业化,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是它的另一个使命。

在国企国资改革步入深水区之时,通过市场化的方式,而不是行政手段来推动,利用基金投资的形式来促进国企结构调整、布局优化,国企改革专家对这只基金寄予了很高期望。

国家战略与市场化原则如何兼顾?2017年将在哪些领域大展身手?预期取得什么效果?

近日,《中国经济周刊》就此采访了中国诚通集团总裁、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董事长朱碧新。

已投项目与结构调整紧密相关

—基金成立半年,储备了80余个项目,立项约10个,交割3个

在2016年初国务院国资委开展的10项改革试点中,诚通集团被确定为中央企业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

这一次,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牵头发起成立国企结构调整基金,是诚通集团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的一项创新业务模式。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成立半年以来,除了进行基金管理团队自身建设、建章立制以外,实质性投资运作也已紧锣密鼓展开。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的首笔投资是2016年12月,对中信建投证券港股IPO的基石投资,投资额为1亿美元,成为仅次于中信集团的第二大基石投资者。这笔投资不仅将获得一级市场投资收益,还将借助中信建投证券在资本市场和军工方面的资源,助力军民融合、转型升级和与资本市场的对接。

今年1月初,中国中冶完成A股非公开发行,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认购了其中的2476万股,认购金额9558万元。公开信息显示,中国中冶此次定向增发资金将主要用于新兴产业项目,如基建、节能环保、地下管廊、海绵城市等,有利于冶金建设等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3月13日,国企结构调整基金成功认购中国国航18亿元的股份,成为中国国航第七大股东。中国国航此次定向增发资金将用于完善机队、提升服务质量、升级改造直销电子商务和开发机上网络项目。

朱碧新表示,这3个项目表面看是在资本市场投资,但与结构调整紧密相关。投资体现了基金促进央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定位,有利于带动和引导资本的优化配置。

根据基金的目标和股东需求,将资金按照合理节奏进行长中短期配置,是需要现实考虑的问题。“基金首期募资1310亿元,去年10月底前20%认缴到位,也就是262亿元到账。这些钱要投出去,投到有效益、符合结构调整目标、风险可控的项目上去。”朱碧新表示,央企的结构调整项目往往投资周期相对较长,在两年到两年半左右,所以投资的长中短期结合非常重要,“也要有一些一见钟情的项目。”

根据规划,基金的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战略投资、转型升级、并购重组、资产经营4个领域。80%的投资将集中在中央企业和国有骨干企业的结构调整项目上,20%将投向以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代表的具有良好收益前景的市场化项目。

朱碧新坦言,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的任务目标很明确,工作挑战也很大。“社会各界对这只基金给予高度重视,希望在投资力度、速度、总量上,能尽快有比较明显的体现。与此同时,还要防控风险、保证投资效益,并带动国企结构调整。现阶段挑战还是比较大的。”

朱碧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成立半年来,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储备了80余个项目,已立项的有10个左右,近几个月会逐步推出一些投资,主要投到央企和重点国有企业的结构调整项目中。

“一些直投的结构调整的典型项目,我们正在加紧筹备实施,比已经交割的3个项目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系更加紧密。”朱碧新说。

首只子基金将挂牌成立

—将分别与央企、地方政府搭建子基金

3月17日,国企结构调整基金举行一届四次董事会,其中对2017年投资预算做了安排。“今年初步考虑,计划完成300亿元左右的投资额度。实际投资要结合项目成熟情况和资金到位情况。如果有特别重大的项目出来,也会与出资人商量,提前安排投资。”朱碧新说。

按照募资计划,在前期资金已经到位的基础上,今年9月底,还将有30%资金到位。明年底,首期募资将全部到位。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了解到,成立半年来,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和央企频繁接触。除了基金股东以外,还拜会了近40家一级央企。

“在每家谈的过程中,都发现了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能够起作用的项目——既能满足央企结构调整的需求,又能满足基金投资回报。我们有信心真正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实现结构调整。”朱碧新说。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的投资方式,主要分两大类:50%~60%为通过子基金方式投资;40%~50%为直接投资。之前完成的3个项目都属于直接投资,与央企、重点国有企业合作组建子基金的工作正在陆续推进。

朱碧新透露,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设立的第一只子基金——深圳国调招商并购股权投资基金即将挂牌成立。“该基金由国企结构调整基金、招商资本、深圳市引导基金及其他出资人共同发起设立,基金总规模500亿元。”这只子基金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杠杆放大作用以及在国有企业结构调整中的引领作用,通过对相关产业的并购投资、价值创造,为国有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际化经营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服务。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多层次的基金结构正在逐步形成。朱碧新表示,今后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将搭建三类子基金:一是与大型央企以及重点国有企业搭建的子基金,目前即将落地的有五六个与大型央企组建的子基金,主要投资于大型央企的产业布局结构调整项目;二是与地方政府搭建的子基金,主要投资于地方国企的结构调整,目前已经与内蒙古、四川等地国资委签订了框架协议;第三类是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自身组织团队组建子基金,正在探索筹备混改子基金以及海外并购子基金。

此外,《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还注意到,今年2月13日,朱碧新在诚通集团总部会见了来访的美国凯雷投资集团共同创始人兼联席首席执行官威廉·康威,探讨在基金、项目投资等方面合作。朱碧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在和包括凯雷投资、华平投资以及中信产业基金在内的诸多国内外著名投资机构积极交流,探索合作组建产业基金。

基金要确保市场化收益水平

—特殊性战略项目,收益不足部分将建立补偿机制

国企结构调整是国家的战略目标,而实现盈利是基金成功运作的基础。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要不要赚钱?能不能赚钱?

朱碧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在参与布局结构调整、完成国家战略使命的基础上,所有股东对于市场化回报也有追求。“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在募资阶段就按照市场化基金的回报要求设定,出资人对基金管理公司要求的年化收益是8%。我们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原则上以此为投资回报的总体标准。不过也不是所有项目都必须达到8%,一些成长性好的项目,前期低一些,后期也能够平衡。”朱碧新说。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需要完成国家下达的政策性任务吗?会不会影响基金的市场化收益?这也是外界非常关注的问题。

事实上,在去年9月26日的基金成立大会上,国务院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就强调,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要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国家级基金的资本优势、人才优势和机制优势,促进国家战略与国企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要坚持价值创造导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股权投资基金的运营发展规律,坚持市场化、商业化、专业化原则,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据了解,国务院国资委成立基金协调领导小组,指导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开展工作,督促落实国家战略,协调有关事宜。基金的募集、投资、投后管理及退出将委托诚通集团旗下诚通基金管理公司负责,实施专业化的管理。

“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由政府授权,但是行为是市场化的。政府对基金的管理是指导性的。”朱碧新说。

那么,对于那些在国企结构调整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又达不到市场化回报标准的项目,基金该如何处理?朱碧新告诉记者,对个别符合国家战略安排,但可能达不到门槛收益的、特殊性的战略项目,将建立会商机制和适当的补偿机制。

国企结构调整需接力推动

—基金总规模3500亿,存续期10年,第二第三期接力

拥有“豪华”的股东阵容,8家央企、1家金融机构、1家地方国有重点企业,如何抱成团,发挥协同效应?

作为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董事长的朱碧新坦言,主持这样基金公司的董事会,确实有挑战。“这只基金没有一股独大的概念,诚通集团只是受国务院国资委委托作为发起人,基金公司12个董事也来自不同的股东,互相非常尊重。我们所做的决策,符合这只基金的使命要求,符合所有股东的共同利益,这是发挥协同效应的基础。”朱碧新说。

他表示,国企结构调整基金股东与基金的目标是一致的,一是要推动结构调整,投资于央企和国有重点企业的结构调整项目,股东本身也可能是基金的投资对象;二是坚持市场化,有比较好的回报预期。在这两点的基础上,股东的积极性比较好调动,也比较容易达成协同和共识。

事实上,不仅仅是投资环节,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在强化风险防范与内部控制等方面,也秉承市场化和专业化的理念。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和基金管理公司设计了双层投资决策机制,以确保投资决策的严谨和谨慎。基金管理公司内部设立了投资决策委员会,有权对单笔投资30亿元及以下的项目进行决策;30亿元以上的项目由国企结构调整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进行决策;单个子基金投资规模或单笔项目累计投资金额超过基金注册资本15%的特殊或重大项目,则由基金股东大会进行特别决议。

“这只基金存续期是10年。国务院批的总规模是3500亿元,根据项目进展,空间还是比较大的,还可以进行第二期、第三期募资。推动国企结构调整需要大家接着接力棒一起努力。”朱碧新说。

“国字头”基金有哪些

去年以来,包括国企结构调整基金在内,由央企主导成立的一系列基金应运而生,各自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作为基金中的“国字头”梯队,这类基金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中国国有资本风险投资基金

2016年8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

2016年9月5日,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中央企业创新发展基金系的建设部署,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代表航天科技集团,联合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等企业发起成立。

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

2016年10月17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牵头,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参与组建,由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国家电网等51家中央企业共同出资,国家开发投资公司负责该基金的运营。

国新国同投资基金

2016年11月29日,经国务院国资委批准,由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等10家中央企业、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5家金融机构和浙江省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

————————————————————————————————————————

2017年第1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1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