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昆机会成2017年退市第一股吗?

52 视觉中国

视觉中国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国强 | 北京报道

(本文刊发于《中国经济周刊》2017年第13期)

每到年报披露期,ST类股常会迎来一波炒作行情。那些扭亏为盈的ST股,将会摘帽,这个利好一般会引来市场资金热炒。而那些扭亏无望的ST股,很有可能被暂停上市,也将会被市场资金抛弃;如果再有重大违规行为,就更麻烦了。

最近,*ST昆机(600806.SH,昆明机床)就因扭亏无望且涉嫌信息披露违规遭到立案调查。3月24日,证监会在回应*ST昆机涉嫌财务违规时态度严厉,“目前,公司已预告2016年将继续亏损,可能因连续三年亏损暂停上市。如公司财务违规经查实情节严重,还可能触及重大信息披露违法退市。我会将继续依法、从严监管,彻查公司违规行为,严肃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如公司触及退市标准,将严格执行退市制度,将其清除出市场。”

此前*ST昆机在控股股东股权转让、公司业绩预告等信息披露方面多次违规,并受到相应处罚。证监会此番严厉表态后,*ST昆机离强制退市还有多远,它会成为2017年退市第一股吗?

*ST昆机是否会被强制退市?

引发证监会严厉表态的导火索,是3月21日该公司发布的《沈机集团昆明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在2016年年度报告审计过程中发现以往年度可能涉嫌财务违规的重大风险公告》(下称“《重大风险公告》”)。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注意到,《重大风险公告》主要说明了两个风险:第一,2016年度公司仍将亏损且不存在盈利可能。该公司2014年、2015年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根据规定,公司A股股票将于2016年年度报告披露后被暂停上市;第二,在2016年年度报告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在2016年度公司存在存货不实、收入跨期等问题。随即公司展开自查,并发现以往年度存货、收入及费用等事项存在涉嫌财务违规的重大问题。这将影响公司以往年度年报数据,可能导致公司2013年净利润为负,从而出现从2012年到2016年连续5年亏损的情形,可能对公司造成重大负面影响。

有关暂停上市风险,该公司自2017年1月5日已经多次提示;而关于公司存在涉嫌财务违规的重大问题,在市场上引起了严重影响,自公布《重大风险公告》至3月28日,该公司股价已经连续6个跌停。

《重大风险公告》公布后仅一天,也就是3月22日证监会迅速对其立案调查,并严厉表态。*ST昆机的市场糟糕表现和证监会的严厉态度,是不是意味着它离强制退市不远了呢?不过,在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峰律师看来,“根据目前披露的信息,同时比较以往其他处罚案件,该公司退市可能性不大。”他告诉记者,最终是否强制退市,要根据证监会的调查结果。如果被证监会认定构成重大违法,或因涉嫌信息披露犯罪被移送经侦追究刑事责任,那离强制退市不远了。

证监会何时会公布调查结果呢?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管晓峰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说:“自2014年退市意见实施以来,真正退市的公司并不多,*ST博元是首例因财务信息披露问题而被强制退市。*ST博元从立案调查到移送公安机关调查历经9个月,到真正终止上市用了将近两年时间,其间还经历了破产重整。强制退市程序复杂、原因多样,因而*ST昆机退市还要视调查情况才能判断。但是*ST昆机作为本年度第一批执法案件,应该是重点调查和处罚的对象,年内证监会应该会公布调查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16日,*ST昆机就因控股股东股权转让存在信息披露方面违规,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决定书》:对昆明机床给予警告,并处以4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王兴和时任董事会秘书罗涛给予警告,并分别处以15万元罚款。

退市制度实施3年,仅3家企业退市

距离上次处罚仅一个多月,如今又发生涉嫌财务违规问题,*ST昆机被推到了舆论前台。这也引起了业内人士对现行退市制度的议论。

近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在博鳌论坛上直言,市场上没有任何投资价值的企业,就应该退市。他还表示,“目前中国资本市场在退市制度上做得非常差”。曾经有一段时间加快了退市机制标准的制定,退市速度有所加快,但是到现在为止与新增的企业相比,退市效率仍极其低下。如此下去,市场的投资效率会严重损害。

吴晓求对退市制度的吐槽不无道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从证监会2014年10月颁布《关于改革完善并严格实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见》(下称“《退市制度若干意见》”)以来,仅有3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ST二重因连续4年亏损主动退市,*ST博元因重大信息披露违规被强制退市,欣泰电气因欺诈发行被强制退市。而2015年至今年3月已有500家以上的公司进行了IPO,是同期退市公司数量的183倍以上。

《退市制度若干意见》较为详细地规定了27种退市情形,适用*ST昆机信息披露违规的,主要是第十和第十一种情形:“上市公司因信息披露文件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受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并在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被认定构成重大违法行为而暂停上市”,“或涉嫌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被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而暂停上市,在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日起一年内,被证券交易所依据其股票上市规则作出终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的决定。”

但《退市制度若干意见》又规定,重大信息披露违法暂停上市公司在规定时限内全面纠正了违法行为、及时撤换了有关责任人员、对民事赔偿责任承担做出妥善安排的,其股票可以恢复上市交易。

这或许就是A股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现象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不过,证监会高层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全国两会期间,证监会副主席姜洋指出,今年以来,证监会对退市工作提了几点要求:一是加强信息披露,防止财务造假;二是要求中介机构尽到“看门人”的责任;三是修改完善退市标准,现在正在积极做这方面工作;四是加强交易所一线监管。交易所要真正负起责任,该退市的就要实行退市。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教授认为,“证监会不必对股价一路高歌负责任,但必须对证券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负责任,对投资者的权益保护负责任。信息披露事关上市公司的诚信度和治理水准,事关广大投资者的公平投资权。信息披露违规既要有民事赔偿责任,也得有行政处罚;符合强制退市的,一定要强制退市。”

他还建议,“第一要提高资本市场的违法成本,降低违法收益,确保违法成本高于违法收益;第二要提高守信收益,降低守信成本,确保守信收益高于守信成本;第三要提高投资者维权收益,降低维权成本,确保维权收益高于维权成本。只有这样才能改变资本市场上‘好人受气、坏人神气’的现象。”

热炒ST股何时退潮?

记者发现,尽管*ST昆机自2017年1月5日以来多次发布股票暂停上市风险提示,然而从1月17日至3月17日两个月,它的股价竟然从7.1元被炒到9.43元,涨幅高达32.8%。

时至3月29日,*ST昆机以近乎跌停收盘,在此之前追高入市的投资者,恐多数处于亏损状态。

有数据显示,从2007年至2016年这10年间的3—4月份ST概念股的整体走势中, ST概念涨跌均衡,即使下跌,也几乎都跑赢了大盘,虽然不能全盘肯定ST在年报披露季的强势上升,但可以看出在这个特殊时间节点上,市场对于ST股的“情有独钟”。

投资者对ST股的疯狂为何如此,财经媒体评论员温鹏春分析说,“第一,市场存在ST股成功扭亏的赚钱效应,这是造成ST股遭爆炒的关键所在;第二,年报披露前,往往是ST股‘乌鸡变凤凰’的关键时期,此间ST公司会出现诸如变卖资产、股权出让、大股东注资等诸多‘保壳’手段,而‘保壳’成功率几乎超过90%;第三,在ST公司业绩预报期,会有部分公司发布业绩扭亏为盈的公告,提前释放了市场对其退市的疑虑,因此再度加大了市场炒作预期。”

他还认为,从投资者投资行为而言,尽管入手ST股有“赌博式”押注风险,但综合数年概率,成功率依然很高,因此最终导致了ST股屡遭爆炒的市场乱象。

为此,他建议,“一方面要把全部ST公司的审计列入特殊监管审计范畴,对其重组、资产注入、关联交易等行为进行穿透式监管,一旦中介机构所出具的审计报告查出问题,可直接将中介机构纳入监管黑名单,暂停业务。同时若该ST公司有弄虚作假证据,则立即启动直接退市程序。另一方面要加快退市制度的完善,增加公司退市的硬性指标,比如可以通过主营收入、主营利润率、净资产、股价等多指标设定更加明确和多维的退市标准,让无持续盈利能力的公司无机可乘。”

ST与*ST

ST意即“特别处理”。1998年4月22日,沪深交易所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Special treatment)。由于“特别处理”的股票会在简称前冠以“ST”,因此这类股票称为ST股。

而*ST是指连续3年亏损有退市风险而被特别处理的。

如果哪只股票的名字前加上ST,就是给市场一个警示,该股票存在投资风险。如果股票简称前加上*ST,那么该股票就有退市风险。

————————————————————————————————————————

2017年第1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2017年第13期《中国经济周刊》封面

顶部